分享

在冷冷清清中过得风风火火

 胡高清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写在前面的话——

上周六,我给学生讲木心。我讲了木心先生的生平以及他的几十句名言。下课的时候,我对学生说:“这一周的作文我想换一个方式,题目是'感悟木心’,材料就是木心先生的这些名言——你可以挑选其中的一句两句或者三句作为作文的材料。你可以写成议论文,也可以写成随笔散文……”

我的目的是想让学生们在“感悟木心”的时候记住木心。可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从上周六一直到昨天,我竟然没有收到一篇学生的作文!

我想,其中的原因,一定是当学生忽然面临很多选择的时候感觉茫然无措了。学生们已经习惯了面对一个确定的作文材料——比如一则寓言或者一句名言。当他们面对着几十句名言的时候,他们也许就很惶惑。再加上他们平时写的都是应试作文,你让他们可以写出自己的随笔感悟,他们一时间是不是会很纠结?——这好比他们经常面对的就是“华山一条路”,他们想也不想就开始攀登;可是你忽然把他们带到十字路口,他们是不是会“荷戟独彷徨”不知西东了……

幸而,今天早上醒来,我看到了开一学生范毓心给我发来的“随笔”,我当然是喜出望外!

范毓心,谢谢你!谢谢你在我“冷冷清清”的时候看到了你的“风风火火”……

“胡高清作文教室”线上学生作文展台

作文材料

木心以及他的语录。

在冷冷清清中过得风风火火 

——感悟木心

大开一中高三范毓心

  提起木心,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尤其是那首广为流传的《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是的,对于木心来说,文学是他的爱人,亦是他在异国他乡的寄托。

走近木心,我才知道,木心一生坎坷,生不逢时,凡俗肉身遭受过无数次磨折,但他的灵魂却总是在发光,他没抱怨,也从不谈论他的苦难;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从未中断,靠着这份痴恋,保持着心灵的豁达宽容放松自由。

木心先生早年生活优渥,但他从不因身世的幸运而固步自封于舒适圈,他一个人独自上山,在清冷与寂静中感悟美、体悟人生。木心一生受尽政治迫害,上世纪五十年代至文革结束先生多次入狱。虽然在现实世界中他身不由己,但是在艺术世界里他的心却是无限自由的。当厄运来临身陷牢狱之中时,他在纸上画出钢琴键,在无人的深夜无声地弹奏着肖邦,用蝇头细字在写反省报告的纸上写下56万字的小说。木心不被眼前的境遇拘泥,是因为他知道人生的无常也是人生之常,唯有一颗宠辱不惊,超脱淡然的心能帮他泰然面对人生的一切遭遇。

落叶归根。木心先生在国外有个简单的“文学课堂”,这虽然把他从颓然的情绪中解救出来,却只能是一个暂时的寄居地。“五十知天命”的他依然忘不了那一片梦中水乡,忘不了乌镇的碧柳烟霞,忘不了年少时的故家宅院。异国的风景虽然精彩纷呈,却抵不过故乡的一阶青苔。当他回到乌镇时,他发现虽然五十多年过去了,但是乡音却是一点儿都没有忘记。因为乌镇是他朝思暮想的故土,是助他奔向远方的精神家园。

木心先生是个富于传奇性和戏剧性的人物:灾难与幸福与其俱在;置之死地而后生对于生命来讲如此,对于艺术来讲亦如此。84年的岁月中,木心的情感经历却绝非空白,且是一种别样的“热闹非凡”。 在《文学回忆录》中,他描述自己: “人生,我家破人亡,断子绝孙。爱情上,柳暗花明,却无一村。说来说去,全靠艺术活下去。”木心先生没有婚姻,没有子嗣,一任生死,似那般天中移月,踏雪飞鸿。虽然木心说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但是他活出了生命的最好状态——“在冷冷清清中过得风风火火”。

我以为,木心活得苦,然而他幸福。今天,木心先生软弱的肉身逝去了,而他顽强美丽的精神留给了我们,他说:“即使到此为止,我与人类已是交浅言深。”他的作品充满伟大、纯真、明智的风格,于是,我们异常喜爱他的作品,同时也喜爱他这个人——这是他的幸运,也是我们的幸运。

“胡高清作文教室”作文展台

欢迎大家关注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