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新教材-湘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第三节
2022-06-23 | 阅:  转:  |  分享 
  
配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第三节地球的圈层结构素养目标1.了解地震波的特征及其在划分地球内部圈层方面的应用。2.
掌握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及圈层特点。3.理解地球外部圈层的组成及意义。内部能量固体固体、液体和气体课前预习二、地球
的内部圈层传播速度横波纵波莫霍面古登堡面外核地幔地壳厚薄越高越低软流岩浆
岩石圈液态熔融固态三、地球的外部圈层1.大气圈包裹地球的气体层,密度随高度的而迅速
。2.水圈(1)组成:由、固态水和组成。(2)分类
按存在的位置和状态分为:海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与人类社会关系
最为密切。3.生物圈(1)构成: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2)范围:大气圈的
、水圈的和地壳的。增加减小液态水气态水陆地水陆地水生
存环境底部全部表层一、地球的内部圈层问题探究1.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示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
、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2.地球内部各圈层的主要特点归纳圈层名称不连续界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特征地壳
莫霍面古登堡面平均172900纵波和横波速度明显加快纵波速度突然下降,横波消失①固体外壳;②
厚度最小,其中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幔上地幔①固态,上地幔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物质处于熔融状态;②温度、压力、密度增大
下地幔地核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压力、密度很大[特别提示]地球内部圈层划分图的判读技巧可提取的信息种类
:地震波的类型、莫霍面、古登堡面、地球内部圈层的结构。(1)横波(S波)和纵波(P波)的判断。横波传播速度慢,只在固体中传播;
纵波传播速度快,固、液、气三态中都可传播。(2)莫霍面的判断。在地下(陆地部分)平均37千米处,横波和纵波的传播速度都突然增大—
—不连续面(莫霍面),即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3)古登堡面的判断。在地下2900千米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的传播速度突然减小—
—不连续面(古登堡面),即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4)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根据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5)地球内部圈层物质状态的判断。根据地震波的传播情况可判断出物质的状态。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
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①—④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下列对应正确的是()A.①——
地壳B.②——岩石圈C.③——地幔D.④——软流层(2)下列对地球内部各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横波传播速度最大B.②——内部物质组成均匀C.③——呈液态或熔融状态D.④——由硅酸盐
矿物组成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①位于地表,判断为地壳;②位于地壳以下,到约2900千米范围内,为地幔;③位于290
0—5150千米范围,为外核;④为内核。(2)结合图示及上题可知,①为地壳,地震波在此圈层传播速度不是最大;②为地幔,地震波
波速不断加快,说明其内部物质组成不均匀;③为外核,横波不能穿过,说明其物质呈液态或熔融状态;④为内核,由铁、镍成分组成。答案:(
1)A(2)C二、地球的外部圈层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这些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外部圈层概念组成主要作用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成分是氮和氧①使地球上温度
变化和缓②提供氧气③天气现象影响人类活动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水
圈的水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影响地理环境变化发展生物圈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生物在获取物质和能
量的同时,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影响地理环境发展例2读下面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完成(1
)—(2)题。(1)图中所示的圈层甲、乙、丙分别为()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C.
岩石圈、水圈、生物圈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2)下列对甲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有()①是有机圈层②是厚度最小
的圈层③是质量最大的圈层④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⑤存在于地球的外部圈层和地幔之间A.①②⑤B.②③④
C.③④⑤D.①④解析:(1)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它与其他圈层相
互渗透、相互影响,水圈位于大气圈和岩石圈之间。(2)甲圈层(生物圈)是有机圈层,同时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答案:(1)D
(2)D北京时间2019年5月30日,智利北部发生4.9级地震,震源深度94.6千米。据此完成1—2题。1.
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A.地壳B.岩石圈C.下地幔D.软流层
2.此次地震发生时,地面上人们的感觉是()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C.只有上下颠簸D
.只有左右摇晃课后检测1.B2.A解析:1.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94.6千米,
超出地壳深度;岩石圏指的是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平均厚度在100千米左右,从震源深度看,此次地震可能发生在岩石圈范围内;软流层在
岩石圈之下,深度可达400千米,下地幔在上地幔之下,深度可达2900千米,远远大于震源深度。2.地震波分为横波和纵波,横
波传播速度慢,纵波传播速度快,地震发生时人们先感受到纵波的影响即上下颠簸,后感受到横波的影响即左右摇晃。当地时间2019年
5月22日晚,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喷出高达3500米的灰柱。读下面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3—4题。3.火山喷
发的物质发源于()A.地壳上部B.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4.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
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
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为软流层3.B4.D解析:3.一般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4.大陆地壳较厚
,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图中④为软流层。当地时间2019年5月24日夜间,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喷发,火
山灰柱高达5000米。下图示意火山景观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据此完成5—7题。5.此次火山喷发的岩浆最有可能来自(
)A.①B.②C.③D.④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
()A.①与②交界处B.②层内部C.②与③交界处D.③与④交界处7.喷发蔓延的火山
灰物质在地球圈层中迁移的顺序是()A.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B.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水圈、生物
圈→大气圈→岩石圈D.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5.B6.C7.A解析:5.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
,图中②为地幔。6.在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最大的地方是古登堡面处,此处横波突然消失,纵波波速下降。7.喷发出地表的火山
灰物质首先冲入大气圈,然后在重力作用下降落到地表,接触到地表的生物或直接落入水面,经过外力作用,最终成为岩石圈的一部分。读下面地
球圈层结构示意图(部分),完成8—9题。8.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A.生物圈
B.水圈C.①圈层D.②圈层9.下列有关图中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圈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B.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C.①圈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递减D.②圈层中硅镁层在大洋洋底缺失
8.A9.B解析:8.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人属于生物圈,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空间范围最接近生物圈,A项正确。
水圈中主要是海洋生物,B项错误。①圈层是大气圈,②圈层是岩石圈,不是人类生存空间最接近的圈层,C、D两项错误。9.水圈、大气圈
、岩石圈有交错在一起的部分,所以水圈不都分布在海平面以下,A项错误。生物圈孕育于其他圈层中,B项正确。①圈层在底部的对流层温度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中部的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C项错误。②圈层中硅铝层在大洋洋底缺失,不是硅镁层,D项错误。地球表面四
个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交换,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读下图,完成10—11题。10.①圈层的主要特点是
()A.连续但不规则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11.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
述,正确的是()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
D.都属于地球的外部圈层10.A11.B解析:10.根据图示圈层之间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关系,可以推导出①为水圈
,②为大气圈,③为生物圈,④为岩石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的水通过蒸发进入大气圈;大气圈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生物圈
能进行光合作用;岩石圈由坚硬的岩石组成。11.岩石圈属于地球内部圈层,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属于外部圈层,图示四大圈层相互渗透、相
互联系,而不是上下平行分布,其中生物圈占据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而不是单独占有空间。12.阅读下面图文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地震仪可以记录从地球不同深度传来的地震波,通过分析该处地震波的波速和频率等特征,可以大致判断该处的物质状态
、密度等状况。材料二在海洋中释放人工震波,震波会从海底不同深度的岩层反射回来,由反射波可绘出海底地质图,从而确定石油和天然气矿
床的位置。这一过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1)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
的是()(2)若此时海底发生了地震,轮船会产生怎样的运动?海岸边行驶的汽车呢?12.(1)A(2)轮船只出现上下颠簸。汽车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解析:(1)纵波可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较快,而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且传播速度较慢。因横波不能在液体中传播,故海底若有石油,那么横波在传播过程中将完全消失,故符合题意的是A。(2)由于轮船航行在水上,汽车行驶在陆地上,能够通过固、液、气三态的只有纵波,因此两者都能出现纵波引起的上下颠簸;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波速相对较慢,故汽车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需要更多好题、新题,请见《中学教材全解》谢谢观看配套新教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第一章第三节
献花(0)
+1
(本文系在羡智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