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牢笼人生丨我留在孤岛上三年后,人们彻底忘了我失踪的事

 胡叨叨女士 2022-06-23 发布于山东

这里是雅安市,是海洋环绕的海岛城市,边上有无数小孤岛环绕。

我是这座小小城市的一个普通的住民。

作为一名普通的宅女,我的梦想也很普通——睡懒觉,读书,玩手机,周一的铃声永不响起。

昨天傍晚,我的梦想实现了。组长找我聊天,以经济不景气为由,帮我永久按停了周一的闹钟。我收起桌子上的手办,交还了公司的物品,背着一个小包飘出了公司。已经晚上了,月光正好,照得街道一片惨白,树影微动,像恶魔在蠢蠢欲动,吓得路边的路灯闪了两闪。实现梦想的兴奋刚萌生,就被生活的刀刃斩断,留下的残躯化成了焦虑和迷茫。回家瘫在沙发里发呆,却被不断响起的微信提示音拉回现实。是前不久加入的读书写作群。激起波澜的,是群主发出的一则公告:

小伙伴们,要不要给自己三个月的时间,放下责任和所有压力,看书创作,提供所有你想要的书和文具。

地点:孤岛(无网络,可静心)

参与方式:搭明晚最后一班101到码头,车终点站会有穿绿色衣服的工作人员,出示群报名信息,就会有人带你上船。

我看了看自己的存款,给父母打完半年的补贴之后,还可以有六个月的缓冲时间,于是果断报了名。我需要静心,需要阅读,需要探索活着的意义。

第二天,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在夜幕降临之前出了门。

我慢悠悠晃到地铁站,坐在长凳上看了半个小时的人来人往。然后我上了车。一小时之后,下车,冲着黑夜中的几抹翠绿走过去,展示群报名信息之后,手机关机,上了船。

船比较破旧,散发着一股潮湿的味道,人不多,各自坐在座位上发呆。我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过了一会儿船启动了,慢慢前移。这一切都好像是虚幻的,是梦境。发了一会儿呆,我就真的进入了梦乡。

再次醒来之后,我在一个小房子里。房间布置很简单,有一扇窗户,窗户下面有一张床,床边摆着一张书桌和一把椅子,和书桌隔了两米远的,是一个浴室,小小的,但是东西很全。房门上贴着一张纸。

逃离生活,去做一个美梦

这里没有责任

没有浮躁

只有书

还有沉思

(拉动门铃获取需要的物品,三餐及换洗衣物会每日提供) 

我这才看到门边有一条拉绳,轻拉之后会从房间正中间的一个排气窗(位于天花板中间,三餐会由此放入)放下一个篮子,篮子中有一块儿白板。在白板上写上所需物品,30分钟左右就会由排气窗送到。我第一天要了一个本子和一支笔。先做规划:

90天

第1天,规划并休息。

第2-30天,每天读一本书,并做读书笔记。

第31-40天,将阅读得来的灵感写成草稿记录。

第41-80天,读书并不断充实作品。

第81-84天,整理读书笔记和作品

第85-89天,回味并精修作品。

第90天,发呆,探索问题的答案。

接下来的90天,基本按计划进行,中间会因为拖延和懒惰延迟,所以读的书比既定计划少一些,作品也粗糙一些,但是心灵的宁静却是前所未有的。

本来,故事到这里就该完美落幕了。但是在手机开机之后,我过去三个月的平静都崩塌了。不断的消息提示音打破了我的心理防线,我害怕再次面对责任和压力。

我拒绝离开,群主说,想留下也可以,下一份签约是十年。

在恐惧的驱动下,我几乎没怎么费力就签了合约,重新回到了我的小房间,令我安心的小房间。这次我完全没有做规划,只是不断地读书,在看又没有在看,在害怕外界又在想念外界,在逃避又在想要面对。

在这样混乱的三年之后,在我失踪的消息已经不再出现在报纸或者人们脑中的时候,我拉铃要了一个打火机,点燃了我的作品和自己,和我留在世间的记忆一起慢慢消散了。

如果不是因为逃避而是因为喜爱而读书,结局会不会不一样呢? 

读书活动还在继续,门上的标语换了:

三个月的时间

在一个虚幻的孤岛

爱上读书

然后回到生活中

每日挣扎

在生活的尾端

给自己留一座

小小的孤岛

喜欢本文可赞赏作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