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酒论史]一个‘炀’字,道不尽昏聩之君的窘态...

 一林冷月图书馆 2022-06-23 发布于吉林

作者:一林冷月  2022-06-23

先来解释一下这个字。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áng。意思是熔化金属。烘干,烤火。 古代命名君王皇帝谥法(后世给前面逝去的君王加符合身份称谓),去礼远众称“炀”。“”字是恶谥。说白了就是但凡用”字作谥号的帝王,板上钉钉或是那些丢掉江山社稷的末世之君,或者是那些声色犬马、行为另类的昏聩帝王。因为这个“炀”明白无误的代表着昏庸残暴、荒淫无道、丑恶不堪。

下面我们从众多帝王中选取4位带有“”字谥号的皇帝,分别是南齐炀帝东昏侯萧宝卷,金炀帝即海陵王完颜亮,南北朝时代南朝的陈炀帝陈叔宝,还有那个名声远播的“隋炀帝”杨广,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吧。

 

第一位:南齐的第六位君主炀帝萧宝卷(483年—501年),是南齐明帝萧鸾的二儿子,他不学无术,性情怪诞,登基后不理朝政,大白天的不上朝处理国事,反倒是深更半夜的带着一大帮子太监宫女将皇宫大内翻个底朝天,到处找老鼠洞捉老鼠,捉蜻蜓逮蝈蝈,玩的那叫一个嗨!为了让爱妃潘玉奴高兴,他命工匠们将大量黄金凿成莲花的形状,一朵一朵贴在地板上,让纤细藕壁,香踝玉足的潘玉儿赤裸脚踝,袅袅婷婷漫步其间,营造出步步生莲花的迷幻美景。后来大概是宫中玩腻了,萧宝卷带着一众大内跟班,出宫祸害老百姓去了。搞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种种恶行真是罄竹难书永元三年初(501年),萧衍在襄阳起兵。同年十月,萧宝卷被宦官黄泰平、张齐所害,结束了荒唐奢靡的一生,年仅十九岁。萧衍贬他为东昏侯,谥号“炀。”

  

第二位是金炀帝完颜亮(1122年-1161年,就是金太祖完颜阿骨达之孙,金国的第四任皇帝——完颜亮。虽说他是靠着政变篡位登基,但史书记载其:天才英发,似深沉有大略,风里咸逸静茹体态雄伟练达。并极崇尚汉文化,喜好与留居金地的辽宋汉族名士交往,宗室之内名声颇善,当之无愧堪称是所有金国帝王中诗词最好的大文豪。他上台伊始开始展现出他的雄才大略,之后渐渐的开始声色犬马,祸乱后宫了。公元1161年的10月,完颜亮倾全国之兵,分四路人马对南宋发动全面进攻,准备一统天下,结果壮志未遂遭遇惨败,被宋将虞允文在采石矶火攻,金朝水师战船全部焚毁,兵卒人马死伤无数。他此时昏招叠出,严令将士三日内必须渡江取胜,将苦苦相谏的随军大臣处斩,终于激起兵变。完颜亮被冲进帐中的叛将一只利剑放倒又被一顿刺杀。看其手足游动、一息尚存,叛将们最终也将其活活勒死。正如他常常勒别人一样,尸体被以庶人之礼安葬,谥号为“”。

 

第三位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陈炀帝,即陈后主陈叔宝[553年-604年],南陈的末代皇帝。把江山社稷直接给玩儿废了。陈叔宝喜欢什么?诗词歌赋。和后世的南唐后主李煜和北宋徽宗赵佶有的一拼。在他所宠信的后宫势力中,有一大批文人墨客,比如江总、张正见、陆琼、陆瑜和岑之敬等人。他们最喜欢的是吟诗作对,在陈叔宝时期,整个南陈都弥漫着一股诗情画意的靡靡之风,自上而下的保守和享乐随处可闻。平心而论陈叔宝虽然昏聩,但并不霸道,体制高层对他的所作所为也还认可,但这种“温水煮青蛙”般的沉沦其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比那种残暴血腥更让人感觉可怕。

陈叔宝没能继承他父亲陈宣帝陈顼的唯贤恃举的施政方式,继续巩固已经萌芽的官僚政治,却自暴自弃地整天吟诗作对,过于消极了。不过这种消极也还有其积极的社会意义,使之灭国时犹如摧枯拉朽般的不堪一击,减少了社会面人员财产的损失...杨广当上皇帝后,给陈叔宝起了一个恶谥“炀”,所以陈叔宝就叫了“陈炀帝”了...

第四位,是大名鼎鼎的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了。祯明三年(589年),杨广秉承之父杨坚军令,率军攻入建康,俘虏后主陈叔宝,陈朝灭亡,至此,169年的南朝历史宣告结束,隋朝建立,而隋朝的建立,标志着从西晋建兴四年(316年)开始的长达273年的分裂和混战的结束,中国重新回归大一统。杨广曾经是个风华正茂、根正苗红的好青年,公元589年,年仅20岁的他就被授予元帅军衔,统领51万大军去南朝捉拿据说是犯了大逆不道罪的陈叔宝。但杨广的具体工作仅仅是在隋军占领建康后去陈朝宫殿参观游览缅怀留念一番。

生于帝王家而又精明强干、诡于伎俩的杨广,那能眼睁睁看着大哥杨勇即位,而自己只能当任人宰割、可怜巴巴的亲王呢?于是乎杨广十几年如一日,风雨无阻的施展了他那堪称奥斯卡小金人儿般的精湛演技。公元600年,被杨广蒙蔽的隋文帝杨坚下令废太子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四年后,已经成为杨广即位绊脚石的隋文帝也在病中被杨广一刀结果了性命,杨广随后顺利登极,于是隋朝的灾难降临了。

隋炀帝登基后,先是大兴土木,兴修扩建皇宫和花园,最大的手笔是开凿五千里的京航大运河;开通连接洛阳到长安的壤沟;筑长城千余里;修驰道几千里;修建大兴城等等。但还感觉意犹未尽,隋炀帝又开始热衷于公费旅游:一会东巡扬州,一会西访青海,水路并进,好不热闹。还兵锋所指桀骜不驯的高句丽,结果事与愿违,兵败导致士兵死伤无数。

在杨广不作不死的骚操作下,各地反隋起义风起云涌,隋朝大厦堪堪即倒。公元618年,已经走头无路,众叛亲离的隋炀帝被部下宇文化及一根绳子绞死,繁盛一时的隋朝就这样灭亡了。

平心而论,杨广还貌似是个以大手笔干事的君王,他下令开凿的京航大运河到今天还在发挥着疏通南北水系运输的社会效能,开疆拓土征伐高句丽也没有错误,但是操之过急,好大喜功,又沉迷于声色,让他栽了个亡身国灭的大跟头。

杨广当上皇帝后,给陈叔宝起了一个恶谥“炀”,所以陈叔宝就叫了“陈炀帝”了,只不过可惜后来这个“”谥号被又杨广自己用了,后世提起来,隋炀帝名气可比陈炀帝大了去了,你说这是搁哪说理去吧...

自始至终,人类历史残酷的一面,向来都是“成王败寇”,历史只能由胜利者来书写,一个'炀’字,道不尽人世间昏庸无道之君的窘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