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年度工作]开展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
2022-06-23 | 阅:  转:  |  分享 
  
[年度工作]开展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



开展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总结

按照关口前移、风险导向、精准管理、科学预防的“精准治安”理念和要求,今年5月份以来,根据的部署安排,我县大力实施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力争提前完成“两个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切实解决过去安全生产“想不到”“管不到”“治不到”问题。由县各行业安全监管部门负责组织推进,通过深入研究安全生产事故规律特点,切实抓好文山普阳煤化工、干河铝土矿等3个试点先试先行工作,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行业领域的关键环节,全面掌握本辖区、本行业(领域)重大风险点情况,形成重大安全风险点“一企一册”、“一县一册”,使各级党委、政府摸清重大风险点底数,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重大风险进行研判,做到有备无患,牢牢把握主动权,切实解决过去安全生产“想不到”的问题。

同时,县、乡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按照“分级、属地”原则,将对本辖区、本系统、本行业领域的重大安全风险点逐一落实监管责任,定期对企业风险管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或在线实时监控,确保每一处风险点都有部门监管、有专人监控、有信息系统在线监测、有专家评估、有防范保障措施、有应急处置对策。对涉及区域性、系统性的重大安全风险,定期组织专家进行研判,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切实解决过去安全生产“管不到”的问题。

另外,以安全生产隐患“大检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为总抓手,在风险排查、评估、管控过程中,我县持续保持对隐患整治和打非治违的高压态势,严格做到了凡是生产经营的企业必须查,凡是检查发现重大隐患的企业必须立案,凡是立案的企业必须顶格处罚,凡是处罚的企业必须公开曝光,凡是整改后仍存在重大隐患的必须停产整顿,凡是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必须关闭取缔,努力解决过去安全生产“治不到”的问题。

二是企业全面排查自身风险点建立“一企一册”、“分级防控”。10月份开始,我县对照安全风险管控地方标准督促企业补齐短板、转型升级,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企业为主体,今年9月底前为全县企业全面排查管控风险点阶段,借助聘请专家查隐患工作的开展,将构建企业双重预防机制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各企业立足于每一个岗位、每一名员工,全面分析、预想、排查、研判各类安全风险点,排查出来的风险点按照危险程度分为4个风险等级(1级最危险,依次降低),用“红、橙、黄、蓝”四种危险等级颜色逐一标识,将风险点逐一明确管控层级(公司、车间、班组、岗位),落实具体的管控责任单位、管控责任人和具体管控措施,建立企业安全风险管控档案(或电子档案),形成动态化的“一企一册”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县开展“一企一册”上报企业数256家,上报风险点1192个,其中一级76个、二级179个、三级243个、四级694个。

三是各个风险点企业有针对性地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一时不能消除的隐患,则落实整改措施和应急方案,严防盯守,限期消除。同时,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企业编制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有关应急预案相衔接的应急预案,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开展经常性的全员岗位应急知识教育和自救互救、避险逃生技能培训。

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管理效果较好的企业将被评选为县、州、省级行业标杆企业,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点指导下,其典型经验做法将被系统总结、提炼,形成一整套可借鉴、可推广、可套用的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地方标准。10月份开始,我县将对照安全风险管控地方标准,通过对标、达标,督促和引导企业补齐短板,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各行业领域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对达不到标准要求又整改无望的企业,将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由县政府督促企业退出市场,降低区域性重大安全风险。

四是依托云南省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撑实现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全县风险管控和隐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依托云南省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系统,并与全省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重大风险点和重大事故隐患在线实时监测监控和预警。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拓展云南省安全生产大检查长效机制管理系统功能,加快数据采集步伐。

同时,各企业进一步完善提升建设安全生产视频及预报预警系统,对排查出的风险点信号及温度、压力、特殊气体浓度等,通过企业自查方式填报XX县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的企业自检自查上报模块,一旦报警提示出现异常,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立即责令企业处置并反馈情况,使风险点始终处于动态监控之中。利用XX县安全生产监管综合信息平台中的“隐患自查自报”模块,企业将及时录入发现的隐患及整改情况,履行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企业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记录、管理、分析、处置,每一个环节做到痕迹化,实时监控隐患整改情况,对没有按期整改的重大隐患,将根据工作痕迹倒查责任,问责到位。目前,全县已有256家企业完成了信息录入。

五是立足现状,正视问题,着力推进双重预防机制整改提升工作。一年来,我县双重预防构建工作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同时仍然存在和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问题:一是部分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尤其是企业管理层对做好预防机制建设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导致必要的安全生产投入不够;二是对预防机制创建学习宣传不到位,尽管企业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对各风险点进行评估辨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和防范措施,但由于学习宣传不到位,部分员工未严格执行和遵守,导致机制建设形同虚设;三是政府安全监管部门监管方式和技术措施严重滞后。尽管双重预防机制构建是企业的主体责任,不少企业在构建中通过不断的投入改进,不仅逐步实现了生产工艺的自动化,同时也提升了生产过程监控预防的智能化,但作为负有监管职责的政府管理部门,履行监管的方式措施却变化不大,与企业生产现场的视频音频同步监控等技术手段缺失。为此,在下步的工作中,我们将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探索机制建设的新理念、新思路、新途径,强化自身建设,将我县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XX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XX年12月16日



献花(0)
+1
(本文系安全生产资...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