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号称军力世界第二,却玩不转无人机?俄军在乌克兰曝出巨大短板

 和硕广亲王 2022-06-24 发布于海南

图片

图片

自冷战结束后,无人机在战场上的应用越发普遍,已经成为现代战争的标配,不仅中美等大国对军用无人机极为重视,连土耳其等中小国家也积极跟风。

在近年来的历次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无人机可谓大放异彩,特别是2020年的阿亚战争中,阿塞拜疆凭借无人机的优势狂虐亚美尼亚,更让土耳其的TB-2无人机一炮走红。

除了执行侦察监视任务外,现代无人机还可以挂载各式精确制导弹药直接对目标实施精准打击,已经被视为斩首行动、定点清除的最佳选择。

图片

▲2020年阿亚战争中,阿塞拜疆无人机攻击亚美尼亚军队阵地的视频截图。

在此次俄乌冲突中,军力常年稳居世界第二的俄罗斯却暴露出无人机装备及运用上的巨大短板,在开战初期俄军无人机近乎缺席,反被乌军各型无人机吊打,TB-2、“弹簧刀”各种霸屏,连打带拍,愣是把战场变成了直播间。

总体而言,乌军无人机无论外援装备,还是自研型号,技术水平都不算高,理论上难以对具备完善防空体系的俄军构成威胁,然而战场实况却是俄军在作战初期对乌军无人机鲜有应对举措。

战事进入第二阶段,画风为之一变,俄军也开始大量使用无人机进行侦察监控和目标指引,颇见成效,反无人机作战也很有起色,俄军最新战报显示已击落1260架无人机!那么俄军运用和反制无人机的水平究竟如何呢?

图片
第一阶段攻守失措
在俄乌冲突第一阶段,俄军多路出击,狂飙突进,可很快就止步坚城,后续乏力,更被乌军的渗透袭扰搞得日夜不宁。

乌军的一大战术优势就是频繁使用无人机进行战场侦察,掌握俄军动向,甚至直接进行打击,由乌军无人机拍摄的俄军丢盔弃甲、狼狈应战的实战视频在网络媒体上大量曝光,令俄军在舆论战上更加不利。

针对乌军的小分队渗透战术最有效的反制手段就是出动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对前线及后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随时发现乌军反坦克分队、巡飞弹分队的活动并给予即时打击。

然而,在作战初期,俄军几乎没有投入无人机作战,更没有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的踪影,导致俄军对乌军渗透行动的监视碎片化,不能有效遏制乌军的袭扰。直到第一阶段后期,俄军无人机才姗姗来迟,未能发挥明显作用。

图片
▲乌军所装备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在此次俄乌战争初期同样大放异彩。

对于俄军无人机在冲突初期的缺席,笔者以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是轻敌,这也是俄军初战失利的根源,在预计战事迅速结束的情况下,未必会优先考虑使用无人机;其次,俄军现役无人机型号少,数量不足且性能也较为一般;再次,俄军缺乏与无人机匹配的精确制导弹药,限制了无人机的打击能力。

没有数量充裕的无人机和足量的配套弹药,俄军很难实现对敌方行动侦察、监视和打击的无缝衔接,就无法挫败乌军的渗透袭击,也难以为地面集群的推进提供助力,反而需要抽调兵力进行人力清剿,加剧了前线兵力的匮乏状况。因此,俄军在第一阶段的无人机运用颇受诟病和质疑。

图片
▲乌军巡飞弹分队正在发射一具美制“弹簧刀”300巡飞弹系统。

在反无人机方面,俄军同样乏善可陈,很多实战视频显示,俄军对于在头顶晃悠的无人机熟视无睹,很少采取反击行动,那么俄军真的对无人机束手无策吗?

非也,俄军通过对利比亚内战、叙利亚内战以及纳卡冲突的观察和实战经验,已经意识到无人机的严重威胁,近年来在强化反无人机能力方面也颇为用心,一方面研发各型新式装备,一方面对现役防空系统进行改进升级,提高对“低、小、慢”目标的捕获和打击能力,可是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俄军面对乌军无人机的应对乏力又如何解释呢?笔者以为问题出在俄军的战术选择和协同配合上。

图片
▲上述画面由乌军TB-2无人机所拍摄,显示了一辆俄军“山毛榉”系列中程防空系统遭到毁灭性打击。

在作战初期,俄军主要采用快速穿插,纵深推进的战术,力图通过迅捷猛烈的突击从多个方向割裂、瓦解乌军的防御,因此俄军担负突击任务的主力部队一路狂奔,大胆深入,势头不可谓不猛,却协同组织失调,包括大量防空单位和后勤补给分队的后续部队与主力行动脱节,难以及时跟进,被甩在后方,不仅未能为己方部队提供防空掩护,自身反而成为乌军反击的目标,或被乌军小分队摧毁,或者沦为乌军无人机的猎物,如“铠甲”、“通古斯卡”等防空系统就曝出被俄军遗弃后遭乌军俘获、破坏的情况。

反无人机少不了各种电子对抗手段,而俄军电子战部队的表现同样糟糕,甚至新锐的“克拉哈苏-4”电子战系统被乌军缴获,着实令俄军颜面扫地。

图片
▲遗落于野外,被乌军所缴获的俄军克拉哈苏-4电子战系统。

图片
第二阶段亡羊补牢
俄乌冲突第二阶段开始后,俄军从北线基辅方向全线退兵,在南线转入防守,集中兵力于乌东方向,重点进攻顿巴斯。

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俄军大力加强了无人机的运用,除了出动数量有限的“猎户座”、“前哨-R”等中型察打一体化无人机外,还大量投入“海鹰-10”小型多用途无人机、“立方体”巡飞弹系统等无人装备,逐渐扭转了在无人机对抗领域的劣势,取得了显著成效。

图片
▲俄军“猎户座”无人机于2021年12月在克里米亚某机场接受测试,机翼下处于发射状态的系9M113“科尔内特-D”反坦克导弹。

尽管“猎户座”和“前哨-R”的数量不多,但在悉数投入使用后仍然使俄军在战场感知能力和监控力度上较前期作战提升了一个量级,使俄军能够掌握乌军装甲车辆、火炮阵地、后勤纵队乃至袭击分队的活动迹象,并采取反制措施。

鉴于在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数量不足,俄军以“海鹰-10”小型无人机和“立方体”巡飞弹作为补充。“海鹰-10”虽然体型较小,滞空时间短,缺乏打击能力,但得益于成本低廉、数量充足、任务属性灵活多样的优势,完全能够胜任俄军的耳目角色,尤其在指引炮兵火力方面作用甚大,使得俄军炮兵的反应速度、射击精度和火力持续性都大为提高,有效支援了地面推进,极大限制了乌军部队的行动。

“立方体”巡飞弹可以使俄军对隐匿的乌军分队实施拔点打击,从而遏制了乌军的渗透袭扰。

图片
▲在乌克兰战场上被大量使用的俄军“海鹰-10”小型多用途无人机。

进入第二阶段作战后,俄军也改变战术打法,放弃快速突进,改为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不再追求基于机动优势带来的速胜,更加强调通过各军兵种的密切配合,凭借火力优势对乌军发起渐进性打击,逐步消耗其有生力量,减少己方损失。

在这种作战模式下,俄军推进节奏放缓,战线变动幅度较小,从而为俄军防空系统的妥善部署创造了条件,反无人机作战逐渐步入正轨。

“道尔”、“铠甲”系列防空系统悉数配置到位,为向前突进的俄军地面集群清除了不少来自空中的威胁和干扰,特别是“道尔”防空系统的总体表现可谓十分出色,令外界刮目相看。

此外,俄军还出动了“寻衅者”车载军用激光武器系统,俄方宣称该系统可对各型无人机实施精准打击,甚至能对乌军士兵造成致命一击。

总之,在第二阶段作战中,俄军一改前期作战中在反无人机方面的颓势,为乌军无人机展开天罗地网,取得斐然战绩,乌军无人机的活跃程度和实际战果都明显下降。

图片
▲第二阶段作战中俄军“道尔”M2防空系统拦截TB-2无人机发射导弹的画面。

图片
结语
尽管眼下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无人机运用颇有改观,在反无人机作战上也占据上风,但俄军无人机技术已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是不争的事实,技术基础薄弱,发展态势乏力,不仅型号数量少,技术性能也不出彩,与西方先进无人机差距明显。

这种局面归因于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技术发展陷入停滞,错过了无人机发展的黄金时段,直到2009年国防部长谢尔久科夫推进军改时,俄军才重新拾起无人机这种作战利器,至今也不过13年而已,与一流强国的差距远未缩小,实战中暴露出各种问题漏洞在所难免。

相信经历了俄乌战场的切肤之痛,无人机及反无人机系统将成为俄军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而且是迫在眉睫的需求,因为在乌克兰背后,俄罗斯将要面对北约阵营更为激进的抵近战略。

洗护一套搞定,扫码立即预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