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当袈裟

 皓皓说吧 2022-06-24 发布于江苏

  文/郑文光

  什么叫“传统”?西方人定义,以托马斯·格林为例,他说:“某种在过去产生,并在群体或社会中流传、具有象征意义或特殊指向之信仰与行为。”

  中国定义以《辞海》为准,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积极的传统,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保守落后的传统,对社会进步和变革起阻碍作用。”

  在当下的中国,提及“传统”的人,一是自认为忠诚的“守护者”;二是拿“传统”当袈裟充法相庄严的“骗子”。总的来讲,对传统当代化的“新赋能”,不外乎三种倾向:

  一、传统成为巨大的保护伞。一件事物只要跟传统挂上号,它就具备了不容置疑的合理性、合法性和接受度。

    只要能举出一些传统思想中的论述或段子,来佐证或提升所作所为的正当性,那怕没有任何实质性关联,甚至八杆子打不着,只要拉上传统作垫背,将所有事物归功于“她”,膜拜于“她”,其迷信色彩愈浓烈,则保护度愈高……

  二、传统不再具体,但无论如何是无处不在的抽象整体。可以自动地赋予神圣的光环,可以当成袈裟,披在身上充其不二“法门”。

    在形态上,极适宜商业营销,凡旧的、破四旧反传统残留的东西,如老房子、老城墙,重新拾缀拾缀,都成了“亮化”的传统。正如许晏先生说的,对人的心智没有任何启迪作用,如同麦当劳那个金色的大“M”……

  三、传统可以是过去中国的,也可以是当下中国的。出于这个理由,传统不再是通常定义。无论是什么时代,“她”与她的中国从未分开过,因此可以从无数的传统中,寻找自己的答案或需要,但从不追随其中的任何一个。

  中国传统的当代化,已经无法解决真正“传统”的延续性问题。而反传统、反僵化、反固化,听上去很美,但反完之后,还是要制定新的秩序。

    秩序是永恒的,反秩序只是建立新秩序的开始。于是最可怕的,是拿传统代“万金油”,动不动就“涂抹滥用”,以至看不到进步,却只有“怀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