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桥,慈母故事说古道今

 来来永胜 2022-06-24 发布于浙江

图片

茶村“慈母桥”,一听名字,就会让人觉得这是个“有故事”的村庄。

慈母桥,横跨在村子东面的横山溪上。桥名的来历,本地民间说法不一,却无不同孝敬父母相关,其中一个讲的,是明末钱塘名儒北京户部右侍郎葛寅亮追思并“补孝”生身母亲的故事。

葛寅亮(1570-1646),字水鉴,号屺瞻。他是明朝重建杭城西南郊定山北乡(今转塘)陡门闸造福乡里的名门葛氏的后人。葛寅亮自幼秉赋异质,发愤苦学。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他应举浙江乡试夺得第一名“解元”,一年后,又成殿试二甲第十九名进士。他不但为人善良正直,史称“风裁竣正”,而且勤于为文,所撰往往议论超妙,见解深刻,阐发贴切,雄辩滔滔

葛寅亮一生,几度出山为官,又几度隐退还乡,他先后担任过明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正五品)、江西布政司右参议(从四品)、江西按察司按察副使(正四品)、福建按察佥事、南京尚宝司卿,后又赴山西主持乡试,终官明北京户部右侍郎(雅称“少司农”)。南明隆武政权建立后,任命葛寅亮为工部尚书。隆武二年(清顺治三年,1646)八月,南明政权败亡。年逾古稀、身患重病的葛寅亮其时避居闽地乡间,听到消息后情知朱明大势已去,决心一死以示忠孝,于是“屏汤药不肯进”而卒,时年七十有七。他辞世后,安葬在今转塘街道午山、牛坊岭以北的百丈山祖茔。

图片

葛寅亮为“庶出”子,他的生母是其父葛大成侧室(妾)陈氏。不幸年少丧母的钱塘才子,毕生思亲至深。葛寅亮多年仕宦常居外省,因远离家乡不能尽孝而常怀憾疚之感。他后来别号“屺瞻”,正是取自《诗经·魏风陟彼屺兮,瞻望母兮。母曰:'嗟!予季行役,夙夜无寐。上慎旃哉!犹来无弃’”,寓含深切怀念母亲、感激母恩之意。当他闲居、讲学乡里时,曾舍宅为庵,辟建了一处叫做“普度庵”(又叫“渡亲庵”)的小佛庵作为纪念母亲的香火庙,以寄托哀思、提倡孝道。清雍正《西湖志》引旧邑志所载称:“寅亮,定北乡人,学宗阳明一派……以母氏不得于其嫡(大意是生母为偏室而不见容于正室),贵后,为作渡亲庵”。慈母桥民间也相传,葛寅亮生母为其父偏房,颇受大娘的欺凌,生活很是清苦。母亲的娘家在龙门坎村陈家里,每年清明、冬至两节都要回去探亲。那时横山溪口无桥,母子俩往往涉水而过。冬春时节,水寒刺骨,葛寅亮母亲背儿过溪,备受艰辛,因此落下腿疾。待葛寅亮显贵之后,母亲早已逝世,他特地在横山溪口建桥,起名为“慈母桥”,以表示追思和感恩母亲以尽孝心之意。这座体量不大却跨越历史长河的古桥,现在虽然面目已经迭为改观,却仍是村里的重要地标,更是本村绵延至今的慈孝文化古迹与风气的载体。至于“渡亲庵”,经考其遗址在今西湖南岸的长桥附近。这一带,明末曾有过一座南屏书院,是葛寅亮在湖上讲学的地方,他的满门桃李和钱塘清流人士,为此尊称他为“葛湖南”。前来听讲的弟子中,有后来名标中国思想史的伟大民主启蒙先行者黄宗羲。

图片

慈母桥来历的另一个说法是:从前,有费姓三兄弟轮流赡养父母,为方便父母出行,他们集合资建起了慈母桥。不过另据知情者回忆,费家兄弟建造的,应该是位于慈母桥所在横山溪下游的费家桥。说起这座桥的背景,同样相当有趣。

费家桥是通往以老焦山为座山的大型坟茔——“费家坟”的必经之路。“费家坟”的文献记载,见于五代吴越钱氏家族后裔、民国早期杭州名贤钱文选《白龙潭游记》所附《游杭州白龙潭七绝八首》;兴造时间,大致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2013年西湖区政协文史委组织编写《西山揽胜》一书时,该书主笔之一雨友亦芳在著名网络旧书店家“布衣书局”的拍卖品中见到有这本《白龙潭游记》,复经寻查和检索,终于在国家图书馆藏书中找到了该游记和附诗的全文,于是将这一发现告知了龙门坎村热衷于龙坞茶镇文史挖掘、考查和写作、利用的退休老干部葛以华。经葛以华联络慈母桥村文化礼堂辟建人员,遂引起村委会的重视。

钱文选《费家坟》一诗中写道:“华表崔巍峻矗云,土人遥指费家坟。夜深翁仲如相语,北徼何时靖塞氛。”诗下附注:“费家坟上有华表高矗,翁仲峙立,气象雄伟。”

由此可知,该大型墓葬颇具规格,当是某势力广、财富多的费姓家族或达官贵人选择风水形胜宝地后所兴造的。再从未见其他记载和报道传播这一点看,很可能“费家坟”只是一处生圹(即墓主生前预造的坟墓),墓主身份则尚待考稽。据慈母桥村的老年村民回忆,当年费家坟兴建时,村里有不少人家参与施工,一个正劳力所得的工钱,足够维持全家人的生计而不必再另谋收入,他们记得这种状况持续了好几年。至于费家坟与费家桥有着何种关系?坟主是否是传说中建造费家桥的费氏三兄弟的宗亲?这些问题,给后人留下了种种疑团,是龙坞茶镇一个值得探讨的区域历史之“谜”。

图片

慈母桥村从前称横山村,当地人还多称慈母桥村为“横山里”。20世纪60年代前村子的规模不大,人口也不多,其时与何家村等并属“横山生产大队”的下一级生产队。明末杭城名门之后江元祚其人与他颇有名声的横山草堂别业,本刊曾在龙坞茶镇何家村的专题报导中做过比较详细的探寻,感兴趣的读者可参阅(见本刊2016年第三期《横山深处觅草堂》)。有趣的是,规模宏广,构筑雅丽的横山草堂入口处的“六松林”,原址现为慈母桥村委会所在处。十多年前,村委会门口,还可见到“上马石”。据考,江元祚常住横山草堂约二十年中,习佛施善,著书立说,纂辑成中国孝文化史上颇有影响的《孝经大全》一书。这个层面的话题,又很有可能是慈母桥村慈孝文化的另一个源头。

现在慈母桥村委会办公室附近的“横山畈”,曾经有过一座通“横山大庙”的土地神庙,据说是由早先的三个自然村慈母桥、葛衙庄和仇家埭合建和共祀的。从史籍所载看,庙址很可能是定北古刹妙静寺所在。这一带的村民都视庙神为三村“总主”,香火十分旺盛,故神像上方置有“横山总主”匾额,额文据说为葛寅亮所题。横山大庙虽已毁于文革,但至今仍留存在本地许多老一辈茶农的记忆之中。

慈母桥村的茶园,主要分布在大山、青龙山和横家山等坡地,因为这些地方朝东南向,阳光充足,宜茶。当年龙门悟空寺、小和金莲寺等寺庙以及横山草堂的禅茶,对附近茶村饮茶习俗影响很大,老辈人一谈起种茶的历史,就会联想到横山禅茶。明、清时期这里所产茶叶称为“定北茶”,后来种茶农户逐渐增多,茶山面积也随之扩大,到清末民初,已有茶山100余亩。

图片

慈母桥村地处龙坞茶区的中心,周边村的茶农多喜来此进行茶叶交易,逐渐形成了茶市,出现了茶商。上世纪30年代慈母桥茶叶市场曾一度相当兴旺,为了满足来往人员的生活需要,这里还出现了各种店铺:有食品小吃、南北杂货和“水阁楼”茶馆,还有说书场、天和堂中医药店等。热闹的茶市持续了近10年,日寇入侵后茶市才衰落。

1949以后,“横山里”的茶叶生产得到复兴,1961年茶园已经发展到500多亩,当年全大队6个生产队共生产旗枪茶625担。由村里30多名青年男女分别组成的男、女青年突击队,开辟有试验茶园。其中朱正莲任队长的试验茶园曾获得亩产茶叶300多斤的好收成,当时的《杭县报》上对此做了大篇幅的报道,是慈母桥茶叶生产史上带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一个辉煌时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