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命题规律】从2020-2022年高考真题探究语言文字运用命题规律

 阅读美丽星空 2022-06-24 发布于山东

教学目标:

探究命题规律,把握复习备考方向。

教学重点:

真题试做,感悟高考真题难度,接触高考命题形式。

教学难点:

探究做题规律。

教学过程:

一、教考衔接

在部编教材中,语言积累与梳理贯穿必修、选择性必修两个阶段,直接对应的有“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逻辑的力量”两个知识单元。部编教材要求学生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

二、教材与考点对应比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考对语言文字运用的要求:

熟悉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中常用规范字的字音、字义和字形;掌握基本的语法规范和标点符号用法、语篇衔接的常用手段,以及常用的语用规则、修辞手段;能根据具体的交际对象、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正确地遣词造句,准确地表情达意,有效完成交际任务。

三、从近三年考试真题探究语言知识运用命题规律

(2020·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1分)

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

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

“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

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

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

1.(标点符号)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李时珍花了二十多年时间,才编成这部药学经典——《本草纲目》。

B.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C.到山上打柴的记忆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D.你不能用这么简单的方式对待一个人——一个有活力、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2.(修辞手法)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

3.(句式运用及表达效果)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

(2021·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

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   “牙膏”:宇航员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然而,吃货的生产力   。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天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    

然而,制订太空菜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词语辨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

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

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

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

2.(选句连贯)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还有咖啡杯和煎锅

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而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还包括咖啡杯和煎锅

3.(病句修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

(答案及解释详见课件)

(2022·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学家栾恩杰当年高考时报考的是电机系,因为服从国家安排改学自动控制,从此与国防和航天事业有了  

20世纪60年代,栾恩杰到第七机械工业部工作后参与的第一个重大任务就是我国潜地导弹“巨浪一号”的研制,潜地导弹作为秘密武器,在欧美国家是  的国防项目,鲜有资料可供借鉴,在没有国外技术援助、自身又缺乏技术力量的情况下,整个团队按照先在陆上发射台发射、再把导弹装进发射筒以模拟水下发射环境、最后进行潜艇发射的规划开始了“巨浪一号”的研制攻关。这三步被称为“台、简、艇”,但每一步都失败过。

失败在航天领域的研发过程中是  的。奕恩杰从导弹研究的技术员到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经历过各种各样的失败,大到火箭里面的特殊装置出现问题,小到一个插头插错了,这些失败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多少个日夜的辛苦付之一炬,意味着接下来的工作更加艰苦卓绝,意味着你在世界的航天格局中可能突然之间换了赛道,奕恩杰认为:失败也是在给我们上课,当问题一一解决的时候,成功就在我们前面。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5题。

节日期间,无论是家人团圆,还是老友欢聚,“吃”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因此,节后很多人会增添新的烦恼,那就是“节日肥”“过年肥”,减肥也就提到日程上来。事实上,生活中你会发现,有许多整天嚷嚷着要减肥或者正在减肥的人,其实根本不胖,反而是一些真正应该减肥的人对此却毫不在意,那么,怎么判断是否需要减肥呢?从医学角度来说,身材是否肥胖,  。体质指数是用体重千克数除以身高米数之平方而得出的数字,国人的健康体质指数为18.5—23.9,如果低于18.5,就是偏瘦,不需要减肥,而高于23.9,就可以考虑减肥了。

提到减肥,不少人都为之“奋斗”过,节食、跳绳、跑步都是常用的减肥方法。临床中还发现,很多人用不吃晚饭来减肥,这种方式不但难以长期坚持,  ,有人就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而且,如果以后恢复吃晚饭,  ,甚至比以前更胖。不仅如此,不吃晚餐,营养素供给不足,蛋白质供应下降,肌肉量也会随之减少,体重反弹后,在同样的体重下,体脂率反而会比减肥前更高。因此,减肥一定要讲究科学。

4.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你要觉得这段话对深化文章的主题没什么帮助,就删了吧。

B.听了老师的话,三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吭声了。

C.他是个非常用功的同学,尤其是钻研精神叫你不得不佩服。

D.请你选三名学生参加今年五月的“青春和梦想”演讲比赛。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追流溯源,明确备考方向

“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考卷中最不稳定的版块,题型灵活多变,内容丰富多彩,历年来常考常新。

试题变与不变

不变:

5道题,两个文本情境理解语言运用,一道简答题考查衔接填空。

变化:

①2020年和2021年都是3道选择题,分别考查标点,修辞、成语、病句、衔接;2道简答题,一道考查对偶修辞,一道衔接填空;2022年1道选择题,4道简答题,对学生的理解、运用能力要求更高。

②2022年选择题不再考查成语、病句、衔接的考点,转而考查人称代词“你”的指代内容,题型对于学生比较陌生,但题简单好答。

③4道简答题。一道不变考查衔接填空,一道考查修辞,但修辞换成了设问、排比,另外两道简答题,一道考查句式变换,长句变短句,近三年没有考查。一道成语填空,题型新颖,要求成语储备充足,难度系数大大增加。

统观近3年新高考卷和全国卷,有如下几点需要注意:

1.素养立意更明显

新高考试题“素养先导”的命题原则更加明显。近3年选材均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明确的育人功能。启示:训练题多选此类材料进行命题设计。

2.语言基础是重点

尽管命题形式不断变化,但词语、病句、语言表达的连贯可谓语文试卷中永久飘扬的“旗帜”。虽然2022年没考病句辨析,但不等于明年不考,很明显知识点是更换着考。语句的补写是近年来的常考热点,2022年题型明显改变的前提下,这个题型依然没变。

3.情境命题全覆盖

“无情境不命题”在新高考卷和全国卷中得到了充分体现,无论是新高考Ⅰ卷还是新高考Ⅱ卷,乃至全国甲卷和乙卷,均因文设题,不拘一格。

4.命题形式求创新

3年语用题从词语,成语、病句、修辞、句式、标点符号、人称代词等均有设题,命题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句式考查上,2021年新高考Ⅰ卷考查了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2022年新高考Ⅱ卷则考查了长句变短句的句式变换。启示:复习要全面覆盖,不漏任何一个知识点,注重主观表达的训练,答案简洁规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