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建斌‖秦俑缘(长篇纪实散文之第三章)(主播:张志英)

 陕南野山菌文集 2022-06-24 发布于陕西

作者:杨建斌

主播:张志英

                03

“石滩杨”村,顾名思义就是座落在乱石滩旁的杨姓村庄,曾有歌谣,唱道:“石滩杨,石滩杨,只长石头不长粮……”,由此可见此地地理环境之贫瘠。

这村庄不大,解放前大约有二三十户,南距骊山二里路,村南有庞沟村、王俭村,村北有一条宽阔的东西官道,叫临马公路,从县城临潼直达东面二三十里外小镇:马额。村子东西两边各有一条干涸的河道,东河道源自骊山下庞沟村的死娃沟,西河道源自王俭村西的焦家滩古河道。平时两河道中并没有水,尽是砂砾,但若逢雨季或山洪暴发,则两河道中黄水咆哮,隆隆作响,面目相当狰狞,非常吓人。有时能将牛羊猪及石碌碡顺流冲走。

石滩杨村(西杨村)类似个井字形,从南向北有三个台阶,三条东西街道,村中央一条南北主道向北直达临马公路。村南地势最高,里面的人住在一圈土城内,人称“堡子里”。向北中间次之住户们紧挨着垒有土墙的崖畔而居,人称“城门口”或“村子门”。在此之下东面的土崖下又住了两溜人家,大多很穷,也是面北而居,俗称“崖底下”。从崖底下住户门前走过,再过小石桥向东出村,便通向东杨村及山任村。

村中土城墙高约一两丈,墙东西正中有一城门楼上有雕楼,可驻人守望,中间两扇厚厚的杂木城门,门洞上额有砖雕“兴隆堡”字样,城门口西北角有口大涝池,涝池北岸有座关公庙,庙北长着几株高大威武的大白杨,许是村中先人们所栽。

杨志发的家住在“崖底下”的西北角,是个没有院门的边庄子西户。据传,这村中供奉的是三位先人,全村共一个先祖,但到了杨志发这辈,村中已分出三个宗室,各宗之间也只是祖辈们离得近未出五服。至于何年何月迁居此处,已无准确考据,杨志发只记得在庞家沟村南还有一座老辈人口中念念不忘的“杨家城”,他小时上山打柴常路过那儿,只见一圈脏土围子里面,荒草萋萋,不成眉眼,常有鼠兔出没。再到后来土地改革年代,“石滩杨”村的村民革命热情高涨,都烧掉了自家的宗谱,后来连城门楼子城墙都拆了给新修的农田做肥料,于是石滩杨村的历史便变得更模糊了。

后来“石滩杨”村又因国家行政区域重新划分,从渭南地区划归西安市管辖,将东边几户又划到代王镇,取名东杨村,于是一个石滩杨村的两部分分别具有了两个名称,一边叫西杨村,一边叫东杨村。

东杨村小,没有几户人家,西杨村则居住着石滩杨村大部分人家,后来村东小桥下来的山洪水,日积月累在村东北角淤积了一片几十亩的肥沃洼地,这村中人很是珍惜,在地畔西边邻路又修了座娘娘庙,所以这片宝地在村人眼中很是值钱,被人称为“米面洼洼”或“小庙”。

杨志发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环境艰辛的村庄,如果没遇上兵马俑,可能世人也永远不会认识他。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小秦俑,原名杨建斌,西安市临潼区秦陵街办秦俑村人。好文学,旅游,雕刻,收藏等。著有《秦俑缘》一书。


【主播简介】

张志英,一个曾经的文艺工作者。喜欢旅行,热爱朗诵。虽然经历沧桑,但仍然追逐梦想。 

  

晒丹凤,你也可以秀

文学顾问:孙见喜   木南   东篱   

              丹竹    吕学敏   远洲

诵读顾问:海俊

主编:丹凤晒晒

副主编:墨海顽石

责编:方子蝶 张芬哲 白月光   曹苌茳

校对:邻家小妹    七月未笺

自媒体支持:

方子蝶        无言年华       小麦的籽

温暖相见     家在商洛       雪舞梨花

大乾州        新新文学       我是布衣

往事余味        力 荐         松风阁语

平台往期文字阅读:

杨建斌‖秦俑缘(长篇纪实散文之第一章)(主播:海俊)

杨建斌‖秦俑缘(长篇纪实散文之第二章)(主播:沉默的人)

小秦俑‖古风四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