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伤风免疫接种的概念 破伤风的主动免疫,指将 TTCV 接种于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的一种预防破伤风感染的措施。其特点是起效慢,一般注射约 2 周后抗体才达到保护性水平。从未接受过 TTCV 免疫的患者应连续接种 3 剂才能获得足够高且持久的抗体水平,全程免疫后的保护作用可达 5~10 年。 ![]() 破伤风的被动免疫主要指外源的抗体,虽然可以先帮自身抵挡毒素一阵时间,但是外来的物质有可能让机体产生过敏反应,而且在人体内存留的时间不长,F(ab')2/TAT 保护时间一般只有 10 天,而 HTIG 也只有 28 天。 2、破伤风免疫制剂分类 破伤风主动免疫制剂为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TTCV 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TT)、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以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aP)等。 ![]() 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包含破伤风抗毒素 (TAT)、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F(ab’)2)和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 HTIG)。 3、通常所说的“破伤风针” “破伤风针”通常是指破伤风抗毒素(TAT)、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和破伤风疫苗(含破伤风类毒素,TTCV)。 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马源性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就是给马注射破伤风疫苗,从马的血浆中纯化制成的抗毒素球蛋白制剂,属被动免疫制剂,由于是动物蛋白,过敏反应发生率非常高,可达5%~30%。注射前需要做皮试,优点是价格便宜。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是人源性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是给健康的人接种破伤风疫苗然后从人的血浆中将抗体分离、纯化等制成的,也是被动免疫制剂。由于来源于人类血浆,过敏反应发生率极低,接种前不需要做皮试,但价格较贵。 破伤风疫苗(TTCV)的抗原是破伤风类毒素,通过接种破伤风疫苗可以刺激我们人体的免疫系统源源不断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HTIG),可以更持久的保护我们,属于主动免疫制剂,是预防破伤风最重要的措施。 4、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 ![]() 全程免疫是指既往按时接种过所有疫苗。 a表示受伤后接种一次破伤风免疫制剂,接种剂量为0.5ml。 b 表示重新完成全程免疫,即在受伤后的第0天、1个月后、7个月后分别接种一次破伤风类毒素,每次接种剂量为0.5ml。 c表示一次性注射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250~500IU。 5、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作用 主动免疫:接种破伤风疫苗后能够使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并产生特异性保护免疫,当再次接触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时,机体可迅速识别并产生免疫反应,抑制和清除病菌,从而预防疾病的发生。 被动免疫:接种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后只能中和尚未与神经系统结合的毒素并消除其致病性,使得机体迅速获得免疫力,但持续时间短。 6、破伤风疫苗和被动免疫制剂的使用原则 应结合伤口性质与既往免疫史综合判断: (1)、全程免疫且最后一次注射后的 5 年内。 所有类型伤口,均不推荐使用 TTCV、HTIG 或 F(ab')2/TAT。 (2)、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后≥5 年,但不足 10 年。 清洁伤口不推荐使用 TTCV、HTIG 或 F(ab')2/TAT。不洁伤口及污染伤口应加强接种 1 剂 TTCV,不推荐使用 HTIG 和F(ab')2/TAT。 (3)、全程免疫最后一次注射已≥10 年。 部分患者体内抗体水平降至保护水平以下,所有类型伤口均应接种 1 剂 TTCV,以快速提高体内抗体水平,不推荐使用 HTIG和 F(ab')2/TAT。 (4)、免疫接种史不详或不足 3 次接种 清洁伤口仅需全程接种 TTCV。不洁伤口和污染伤口在全程接种 TTCV 的同时应注射 HTIG 或 F(ab')2/TAT。 7、接种程序 主动免疫之破伤风疫苗 (一)适用对象 发生创伤机会较多的人群,妊娠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疫苗可预防产妇和新生儿破伤风。 (二)接种剂次和间隔 1、无含破伤风类毒素成分免疫史者:基础免疫3剂,第2剂与第1剂间隔4-8周,第3剂与第2剂间隔6-12个月。一般每10年加强免疫1剂,如遇特殊情况也可5年加强免疫1剂。 2、经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者:最后1剂接种后5年以内受伤时,不需接种;超过5年者,清洁伤口不需接种,不洁或污染伤口加强免疫1剂。 3、用含破伤风类毒素的混合制剂做过全程免疫者:每10年加强免疫1剂。 4、妊娠期妇女:可在妊娠第4个月接种第1剂,6-7个月时接种第2剂。 (三)接种部位和途径 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被动免疫 1、既往未全程接种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为至少注射过3剂TTCV)的患者和接种史不明确的患者,如果出现不洁伤口或污染伤口,应肌注HTIG进行被动免疫。HTIG 难以获得时,应当优先选择F(ab')2,其次选择TAT。 HTIG 用量为250 ~500 IU/次,单次注射,接种部位为大肌肉处(如臀部),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 F(ab')2/TAT 用量为1500~3000 IU/次,接种部位为大肌肉处(如臀部),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因F(ab')2/TAT 作用维持时间仅有10 天,对伤口污染严重的患者,应当考虑F(ab')2/TAT注射后1 周再次注射。 无接种HTIG 条件且F(ab')2/TAT 皮内试验阳性时,可采用F(ab')2/TAT 脱敏注射:将F(ab')2/TAT 稀释10 倍,分小量数次作皮下注射,每次注射后观察30 min。 2、对于未全程接种疫苗或接种史不明确的外伤患者,应尽快完成疫苗的全程接种,以便获得长期保护。在使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的当日或28 天后可进行主动免疫。 ⑴ ≥6 岁儿童及成人的TTCV 全程接种程序见表1。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或按照说明书接种。 ![]() ⑵ <6 岁的婴幼儿及儿童,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儿童免疫程序进行TTCV 接种,见表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