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人碳账户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晕呱了 2022-06-24 发布于四川

01 一个人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7吨

你知道吗?一个人每年的碳排放量约为7吨,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国家林业局研究,一棵树每年可以吸收并储存4-20千克二氧化碳,按此计算,如果我们可以通过低碳行动,每年中和自身产生的碳排放,那相当于一年种植350棵树。

文章图片1

是不是瞬间很有成就感,哪些属于低碳行动呢?

电视少看1小时可以减少0.11kg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棵树2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每乘坐一次公交车,可以减少0.7kg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一棵树14天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看到这,你会发现,你的每一次低碳行动带来的变化都不是虚渺的。同时你也会明白,为什么全国各地在今年都在推出碳普惠行动。

02 深圳率先推出个人碳账户——低碳星球

“低碳星球”的推出,是深圳市联合腾讯探索碳普惠机制的积极创新,希望可以通过这一平台载体,让广大市民朋友们积极参与到减碳行动中,培养大家的绿色低碳生活习惯,从日常点滴做起,减少碳排放。

文章图片2

“低碳星球”是一款倡导低碳生活的互动小程序。在这里,人人都可以拥有一颗自己的小小星球。在小程序上注册个人碳账户,每次通过腾讯乘车码、腾讯地图乘坐公交、地铁,或是通过微信运动累计步数,就可以知道每次公共出行的具体减碳量,并积累相应的成长值和碳积分。

这些成长值会成为促进你的“低碳星球”进化的能量,当积累到一定数值时,可以解锁绿能群岛、阳光之城、生态氧界等九大主题。用户还可以利用碳积分到小程序中的兑换商店进行积分礼品兑换。

不仅如此,用户的低碳行为还受到“深圳市低碳出行碳减排方法学”的认证,所有个人碳减排量都将被腾讯区块链、腾讯云做可信记录,永久有效。

03 为什么要参与个人碳账户

说到个人碳账户,就不得不提碳普惠。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国家将控排企业纳入到碳市场进行交易,并以76.61亿元成交额在第一个履约期交上满意的答卷。

再来看看碳交易市场的个人,出于管理成本的考虑,目前中国碳市场交易主要鼓励排放量较高的行业和企业参与,个人和家庭暂时还无法参与全国碳市场的交易。

文章图片3

但是,实施“双碳”需要全国一盘棋,不能各搞各的,要统筹来考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提到,“双碳”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经济变革,所以不仅需要企业,需要各行各业、各个地区,包括城乡居民都要共同参与,这将对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巨大的改变,人人都有责任,大家要一起来参与。

想要形成全社会低碳发展的共识,鼓励个人消费端的减排必不可少。

04 个人碳账户会给生活带来哪些影响

第一,我们可以通过碳币兑换礼品

3月23日,在高德地图APP上参与北京MaaS碳普惠活动的用户数正式超过100万。

北京市民通过高德地图APP等平台注册获得个人碳能量账户后,使用骑行导航、步行导航或用公交、轨道方式出行,均可获得相应碳减排能量。

积攒的碳减排能量通过高德地图APP,即可参与公益性活动,也可兑换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视频会员等多样化礼品。

此外,当平台碳减排量到达一定规模后,高德地图作为绿色出行碳交易代表,将汇集的碳减排能量交由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在北京碳市场进行交易。

2021年,高德地图上总计有2.45万吨碳减排量达成交易,其中1.5万吨与北京市政路桥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签订,而所得交易额则全部以公共交通优惠券、购物代金券,以及公益活动权益等形式,反馈实践绿色出行的社会公众。

文章图片4

第二,对于金融系统来说,个人碳币可以作为一个信用凭证

2020年安吉农商银行将绿色普惠服务延伸至个人客户。安吉农商银行通过建设个人客户绿色信贷识别归类、创建个人绿色信用分体系、开发“绿色信用”类产品,将信贷资源持续向个人贷款倾斜。截至2019年末,个人贷款余额123.4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63.2%,对公贷款占比34.81%。

文章图片5

第三,以后我们购买高能耗产品可能需要支付碳币

举个例子,3年后购买燃油车,可能不仅仅需要支付钱,还需要支付碳币(碳积分),可以看作是在消费碳币,如果你的碳币不足,可以向其他人购买碳币。用来取代未来燃油车牌号摇号,更科学也更文明。而购买新能源车,则可以赚得碳币,把赚到的碳币卖给需要购买燃油车的人,可以使新能源车主获得一笔补助。

文章图片6

这样看来,低碳是一个趋势,未来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得为高排放高耗能买单,而低排放低耗能的人就可以从中获益。

【温馨提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