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年轻班主任工作的误区

 木香草堂 2022-06-24 发布于辽宁

刘毅

班主任是全班学生教育和教导工作的指导者,其工作开展得好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全班学生的成长。平时与教师的交流中发现,现在的年青教师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存在一些误区,特总结出来供大家参考。

年轻班主任工作的误区

  一、“我说了算”——缺乏团结协作意识

  团结协作是中外教育史上普遍关注和倡导的一种教育职业道德规范,这是处理教师与教师集体关系、与同事及各方面关系,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要深刻理解团结协作的意义,搞好团结协作。但是,有部份班主任在班级管理方面往往就忽略了它的重要作用。

  前不久,我在检查教师的晨会记录时发现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刚分到我校不久的年轻班主任,星期三的晨会记录是这样写到:今天到龙泉搞教研;星期四晨会记录写道:今天我的教研活动。当时我就在想:你有事没在学校,为什么不与你班的副班主任商量一下,让他也来记一记,参加到班级管理中来呢?如果你确实没有时间,为什么不让班干部来管呢?

  我曾听一位副班主任说过这样一句话:我搭班的班主任,有什么事从来不和我们商量,班上要做什么事我们一点都不知道。我听了之后心中一震,心想,这样怎么能把班级管理好呢?后来,我又问了几位副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他们也有相同的感受,经过分析发现,这种现象主要出在几位年轻的班主任身上。

  当然,副班主任也缺乏团结协作的意识,为什么你又不主动一点与班主任相互交流呢?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班级何曾又不是呢!只有正班主任、副班主任、科任教师及全班同学共同努力,才能把一个班级建设好。

  二、“我是'家长’”——不发扬民主

  “家长制”是中国封建社会形成的一种家庭管理制度,亦称“家长制作风”,是邓小平指出的我国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的主要弊端之一。主要表现为家长式的人物个人高度集权,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对家长式的人物搞个人崇拜,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在班级的管理中往往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选举班干部是班级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有的班主任老师在选举班干部时就会犯“家长制作风”的错误。他们在选举班干部时,往往是:你当班长,你当劳动委员……完完全全是凭教师的个人意愿一个人说了算,一点也不讲求民主。如此选出的班干部学生会服他管吗?学生不服,他又如何能管理好班上的事务呢?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具有民主思想和作风,善于营造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教师要由教学的操作者、主宰者变为引导者、激发者、组织者,这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师生成为学习、探究、发展的伙伴。要多给学生一些思考讨论的时间、实践活动空间,多一点个性的张扬,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民主、宽松的环境里,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探索精神,才能得以发扬光大,也才能实现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我怕做不好”——不敢放手给学生

  我们在听教师上课时,时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在上公开课时,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一旦这位学生回答不上或回答不清楚时,老师就会很着急,往往会把答案告诉给学生。课后问到老师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答案时,他们的回答是:害怕学生回答不好,影响课堂。

  在班级管理中,这种现象又何尝不存在呢?有些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有的急于求成、有的怕学生做不好,教师就不敢放手让学生去做。比如在办黑板时,教师总是想到:学生太小了,版面设计不好,字又写不好;在打扫清洁时,教师总会想到:他们太小了,扫不干净;在组织班级活动时,教师总会想到:他们不知道活动该怎样开展,过程该怎样设计等等诸如此类的想法。也正是由于教师有害怕、不信任学生的想法,往往就不敢放手给学生,教师这也要亲自去做,那也要亲自去做,就形成了教师围着学生转的场面。

  在管理班级时,我们也可以借鉴一下新课程的教学理念:(1)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的变化;(2)教师成为学生的促进者;(3)教师成为研究者。在班主任工作手册中也明确指出:“班主任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开展班级工作,全面教育、管理、指导学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魄健康的公民。”就这三点来讲,班主任教师应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具体做法就是大胆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尝试。

  魏书生老师是班级管理的天才,他在《科学管理班级,要靠班级的主人们》这篇文章中写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故事:有一次魏老师出差开会半个月才回来,在他开会期间,因为体育委员“工作忽冷忽热,凭自己的情绪,高兴时一心一意工作;情绪低时,体育活动谁愿干啥就干啥,他不管”,而被班长撤了职并改选了体育委员;但在一次集体操训练中,因为班长迟到了一分半钟而被体育委员罚站在寒风凛冽的操场上。魏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后并没有制止,而是放手让学生去管。

  当然,放手让他们去管并不是放之任之,并不等于不管,而是应该选择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做到尽量少管,能不管的最好不管,比如上面一个故事中,魏老师当时就没有管,他为了“维护干部的威信”采取了“过后我再找干部说明这样做为什么弊大于利”的方法。这样学生的威信提高了,管理能力也就强了,老师也就轻松了。

  四、“我教育的是学生”——没有做好表率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有缺点和弱点,教师同样如此。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时教师的缺点和弱点也会暴露出来,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老师往往会说:“'你们’应该这样做,'你们’应该那样做。”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往往又没有做到。主要现象有以下几种:

  第一,要求学生做到的行为规范,教师没有以身作则,率先去遵循。

  教师要用语言说服学生,重要的是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一致。语言和行为是能够相互强化的,当它们是一致的时候,同一信息重复出现,增加了它的强度。而当语言和行为所表达的信息是不一致的、相互矛盾的时候,就会引起学生思想上的混乱,因为它们不知道应当怎样接受。在这种状况下,学生总认为教师的行为是更为真实的。所以,教师要求学生做的事,自己必须率先示范做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相信教师的是正确的、合理的、可信的和可行的。如果教师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而自己却迟到、早退,要求学生冬天上操不得把手拽到兜里,而自己却全套武装地站在一旁监视,甚至有时跑到屋内取暖,那么学生是不会遵守纪律的。只有教师自己做出榜样,学生才会信任教师,才不会出现不遵守纪律的现象。所以,在师生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教师要强调的是“榜样”。

  第二,说话不守信用,向学生承诺的事没有做到。

  教师教育学生一般通过两方面来进行:首先是口头讲解或劝导;其次是展示自己的行动。因为年幼的小学生可塑性强,具有很大的模仿能力,而直观的榜样比起抽象的讲述或唠叨具有更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有些教师说得头头是道,做的却是另外一套,这样会使他的道德要求失去佐证的力量。现实情况表明,教师的言行不一致,对于学生能否遵守规则具有明显的影响,而有的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轻易承诺,已经同意了的事,由于遇到了困难就不去完成。从这方面说,教师不讲信用,言行不一致,没有严以律己的具体表现会在学生心目中产生影响。

  第三,教师没有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去感染学生。

  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善于模仿,容易受到感染。他们敬重教师,亲近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在遇到困难时,有的教师放之任之,不去主动克服困难。有的教师心情不好时,在工作中表现得无精打采;有的教师会因为学生儿子的错误而大发雷霆;有的教师会在不小心时扔一小团纸屑在校园里……这些虽然都是一些小事,但是,就是因为你的这些自认为是小事的举动在影响着学生。

  五、“我已经够了”——没有加强学习

  社会上有些人说:你是大学生了,教小学肯定没问题。有的老师好像受了这句话的启发,也在想:是啊,我是大学毕业的,我学的知识教小学完全够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世界著名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在他的著作《第五项修炼》中说到:“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教师,是与知识打交道的,我们面对的是学生,面对学生的本质就是面对知识。著名学者金哲、邓伟志主编的《21世纪世界预测》一书中指出:最近30年产生的知识总量等于过去2000年产生的知识量的总和;2003年,知识的总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到2020年,知识的总量是现在的3到4倍;到2050年,目前的知识只占届时知识总量的1%。据此,我们每个人唯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知识经济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特别是现在信息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发展速度与日俱增,教师如果不站在知识的前沿,那你在知识经济的洪流中止步不前。要在教育战线上立住脚跟的唯一办法只有不断地学习,同时,教师要学会向学生学习,达到教学相长。在互联网越来越普及,知识信息来源多元化的今天,教师应该善于学习,丰富自己,面对学生提出的千奇百怪的问题,要善于采纳不同建议和意见,即使是“稀奇古怪”冥想,“莫名其妙”的问题,都能宽容并加以认真对待,与学生共享探究的乐趣。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具体实施者,班级管理成功与否取决于班主任。所以班主任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用爱去教育和感化学生,走出工作的误区,力争把班级管理得更好。

    (来源:思想者园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