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连仲血战台儿庄,奉命增援的汤恩伯姗姗来迟,白崇禧这样评价

 thuringen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1938年3月24日,古城徐州,春暖花开。第五战区司令部里却是异常的宁静,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丝毫没有被窗外的盎然春意所陶醉,相反却比平日里多了几分忧愁。

此时的他正拿着几份前线发来的电报,盯着墙上的标满无数个红蓝箭头的大地图,对着一个叫台儿庄的地方聚精会神地看着。

文章图片1

众所周知,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时期正面战场的第一次辉煌胜利,也是李宗仁的成名之战。但是任何一场辉煌胜利的背后必然是少数人殚精竭虑指挥谋划,多数人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经历了无数曲折的过程后换来的成果。

了解了奋斗过程的艰难与悲壮,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才会觉得津津有味。读史明智,历史的智慧隐藏在过程当中。

李宗仁是1937年11月12日从蒋介石手里接过第五战区司令长官这一职务的。这一天,正好是淞沪会战结束的第二天,日军华中方面军占领上海后,紧接着又把矛头指向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在北面,日军华北方面军刚刚占领山西省省会太原,前锋部队也已饮马黄河。

这样一来,连接华北和华东、华中的平汉铁路、津浦铁路两条大动脉的前后门同时向日军敞开,国民党军第一、五战区的数十万将士面临着被日军南北夹击的危险。

这也是蒋介石和李宗仁最为担忧的地方。

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蒋介石的嫡系部队——中央军,特别是用真金白银打造出来的德械部队和空军,几乎全部报销。第一、五战区的数十万缺枪少炮的杂牌军能挡得住如狼似虎的几十万日军吗?要知道,仅仅三个多月前,华北方向的60万国军在10多万日军手里只撑了个把月就如洪水决堤般一溃千里。偌大的一个华北,仅剩下只有数万人的八路军独立作战。

而此时第一、五战区的部队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华北溃退下来的。比如第一战区的第2集团军,第五战区的第22集团军、第3军团。名头虽然不小,实力却极为有限。

以孙连仲为总司令的第2集团军名义上有两个军的番号,实际上只有3个师。而庞炳勋的第3军团内仅有1个40军的番号,而40军序列里只有1个下辖2旅4团的39师,加上工兵、炮兵、通信兵,总兵力才1.3万人。

李宗仁到任后曾说:

“这些军队的兵额都不足,训练和士气也非上乘,与当时在上海作战的部队相比拟,这些部队实在是三四等货色。”

原属第二战区序列的川系第22集团军,因为被战区司令阎锡山排挤,一气之下抢了第二战区的军械库。阎锡山向蒋介石告状,老蒋又问第一战区司令长官程潜。得到的答复是:“我不要这种烂部队。”

老蒋在电话里气得直骂:“把他们调回去,让他们回到四川称王称霸去吧。”

1938年1月在开封召开的国防会议上,蒋介石当着两个战区将领的面一口气罗列了部队中存在的12项致命弱点。明眼人都知道,蒋介石这是直截了当地批评两个战区的将领们。

然而历史的有趣之处在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论是在徐州忧心忡忡的李宗仁,还是在开封龙颜大怒的蒋介石,他们谁也不会想到就是这群杂牌军,将在两个月之后创下了一个足以震撼世界的奇迹!
但是在这个时候,蒋介石和李宗仁的担忧还是很快变成了现实!

日军制造完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后,随即集中了4个师团又1个旅团的兵力从津浦铁路南北两个方向向第五战区发动进攻。

敌寇踹门了,李宗仁只能也带着杂牌军迎敌而上!

在南线,桂军第31军、东北军第51军、西北军第59军在刘士毅、于学忠、张自忠三位将军指挥下在明光至淮河一线轮番上阵,大战日军第13师团,硬是将这股敌人挡在了淮河南岸。

文章图片2

这不能不说是自开战以来正面战场上一次极为振奋人心的胜利!也是一场十分及时的胜利!

这里面既有前线将士浴血奋战的结果,也有李宗仁这位司令长官独特的领导魅力密不可分。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这是管理学中一个非常精辟的科学道理。一个团队能否顺利完成一项任务,凝聚力极为关键。而团队凝聚力的形成远不是靠着一纸盖着红印章的白纸黑字文书就能完成。同理,领导人的权力也不是靠这个。

李宗仁刚上任之所以会出现忧虑,很大程度上也源自下面这些曾经和他同朝为臣、南面称孤的“诸侯”们。拿西北军来说,早在七七事变之后,他们曾是华北战场上的主力。为了统一指挥,蒋介石专门把原西北军的一把手冯玉祥派去担任第六战区司令长官。但是冯玉祥到任后突然发现,曾经受他提携如今个个位高权重的将领如宋哲元、韩复榘、冯治安,居然一个也指挥不动。尤其是时任山东省主席兼第3集团军总司令的韩复榘,公然抗命!

但李宗仁不是冯玉祥,他有他的一套办法!

上任伊始,李宗仁先是替在七七事变中背黑锅的张自忠说情,让张自忠担任第59军军长。获得上阵杀敌、洗刷耻辱的张自忠自然对李宗仁感恩戴德:

“要不是李长官一言九鼎,我张某纵不被枪毙,也当长陷缧绁之中,为民族罪人。今蒙长官成全,恩同再造,我张某有生之日,当以热血生命以报国家,以报知遇。”

一腔热血的张自忠言而有信。打完南线的淮河阻击战,接着又马不停蹄北上增援在临沂的第3军团。

之后的徐州会战、武汉会战、随枣会战等一系列李宗仁指挥的大战中,张自忠无不身先士卒,直到在南瓜店洒尽了生命中最后一滴热血。

文章图片3

张自忠

名将雄风,气贯长虹!

同是西北军出身的第3军团军团长庞炳勋也对李宗仁感激涕零。

在并入第五战区之前,损兵折将的第3军团面临被缩编,命令都已经下达。还是李宗仁出面交涉,这才让上级收回成命。不仅如此,李宗仁还补充给第3军团不少武器弹药。开赴临沂之前,仅有1.3万人的第3军团拥有8000支步枪、900支手枪、660挺轻重机枪、70门山炮和迫击炮、200多个掷弹筒。

60多岁的庞炳勋在40多岁的李宗仁面前落泪了:

“长官德威两重,我们当部署的,能在长官之下为国效力,天日在上,万死不辞。”

“以热血报效国家”的张自忠和“万死不辞”的庞炳勋密切协同,在临沂城重创了自开战以来一路横冲直撞的日军第5师团。师团长坂垣征四郎这个自九一八事变以来犯下滔天罪行的家伙,一度被张自忠部队打得连自己的手杖都丢掉了。

被阎锡山抛弃、程潜拒绝,被蒋介石嚷嚷着要“调回四川称王称霸”的“烂部队”第22集团军也受到李宗仁的厚待。滕县之战中,第22集团军41军122师师长王铭章率仅有2500人的部队同日军第10师团3万之众血战3天3夜,全部壮烈牺牲。

李宗仁后来评价:

“若无滕县之苦战,焉有台儿庄之大捷?台儿庄之战果,实滕县先烈所创成也!”

前几个月还对这支部队发火的蒋介石,也亲自来徐州祭奠王铭章将军的在天之灵。

烈士英魂,永垂不朽!

文章图片4

不得不说,李宗仁的这些做法,的确激励了大多数第五战区的将士,后来加入台儿庄战役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打得英勇顽强,很大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李宗仁领导艺术的感染。

津浦路南线的作战让李宗仁感到满意,然而北线却出现了危局。

按照一开始的部署,津浦路北线由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韩复榘率第3集团军负责。但是这位拥兵自重的韩复榘连老长官冯玉祥的账都不买,对老蒋也早就心怀二心,如何能把桂系出身的李宗仁放在眼里?

李宗仁的领导艺术碰上韩复榘,换来的是这位仁兄一枪不放就弃黄河防线、济南、泰安于不顾,带着部队裹挟银行存款、劫掠民财一路逃跑。

最后还是蒋介石出手,将韩复榘这个丧师失地、危害一方的军阀余孽明正典刑。

文章图片5

但是处死韩复榘并不能挽救急剧恶化的战场态势,韩复榘欠下的债还得李宗仁来还。

激励勇士、处决败类的做法让第五战区广大官兵士气为之一振。军心可用,就看李宗仁如何排兵布阵了!

面对从北面来势汹汹的日军第5、10师团,李宗仁很清楚徐州北面实际上已经无险可守,而且兵力极为分散。这个时候能做的就是迎头而上,先与日军打运动战,尽可能拖住日军,争取时间集结兵力再与日军对决。

迎敌而上的部队正是韩复榘的第3集团军,由孙桐萱任总司令。

当然,这支部队没能拖住日军,真正拖住和迟滞日军的还是守卫临沂庞炳勋的第3军团和张自忠的第59军以及在血战滕县的川军第22集团军。

沿着潍县至台儿庄公路南下的坂垣征四郎第5师团被拖在了临沂,沿着津浦路南下的矶谷廉介第10师团在占领滕县后则继续南下。

和第5师团一样,第10师团也是日军精锐。师团长矶谷廉介中将,资历和坂垣征四郎差不多,也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双手沾满无辜鲜血的罪人。唯一和坂垣征四郎不同的是,矶谷廉介更狂妄。

自从统兵作战以来,坂垣征四郎的第5师团先后在南口战役中被汤恩伯第13军痛击,在平型关战役中遭遇八路军115师的伏击。忻口会战中先是被卫立煌所部挡住去路,接着被八路军120师切断后勤补给线。如果不是娘子关失守,第5师团绝对凶多吉少。

而矶谷廉介的第10师团自七七事变后一直在津浦路作战,几乎没有败绩。进入山东以来则是追着韩复榘跑,只是到了滕县才正儿八经打了一仗。

按照最初的战略计划,两路日军将要在徐州城下会合。但是众所周知,内部较劲、互相争功的恶习在日军中同样有市场。“下克上”更是日军的特色。

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中就出现了“扩大派”和“不扩大派”。作为最高统帅的天皇和最高决策机构的内阁除了折中外竟然毫无办法。要知道,那个时候的日本首相绝对是一个高危职业,随便一件事惹得军人不高兴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稀里糊涂地丢了性命。

高层窝里横,下级也就有样学样。往往是一项作战计划报上去,高层决策还没有下达,下面人就搞出一个既定事实,迫使高层不得不承认。

打通津浦路,连结华北与华中的策略最早是华北方面军自1937年底就提出来的。日军大本营却认为目前兵力不足,只以增强态势为原则,绝对不进行新的作战。

但是华北方面军司令寺内寿一却不管这些,因为华中方面军攻占上海、南京,对他的刺激实在是太大了。

3月上旬,当南线日军受阻淮河之际,大本营再次致电华北方面军:

“任何场合,均不得超越临城、枣庄、临沂之线。”

但是于3月18日占领滕县的第10师团,根本没把这个命令当回事。在矶谷廉介看来,百公里之外的徐州已经是囊中之物了。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争强好胜是团队执行力强的表现,但为了一己之私去争强斗狠置整体目标于不顾,最终将导致团队的后劲不足,因为团队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在这种内部的争斗中会出现浪费。

攻克滕县的第10师团,其疯狂程度已经到了巅峰状态。

1938年3月22日,刚刚在滕县血战了三天三夜的第10师团濑谷启支队出发了。

文章图片6

日军的支队一般是以某旅团为基础,加强步兵、炮兵、骑兵若干组成的临时野战集群。论兵力,介于师团和旅团之间。

濑谷启支队是以第10师团所属第33旅团为基础,下辖2个步兵联队、2个炮兵联队(缺1个大队2个中队)、2个战车中队、1个机枪大队、1个工兵大队,总兵力约1.5万人左右。

从兵力兵器配备上来看,虽然是1个支队,却囊括了第10师团三分之二的兵力兵器,足见其狂妄。

但是矶谷廉介此时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对手李宗仁所设计的一张大网,正悄无声息地向狼奔豚突的日军撒了下来。

经过几个月的作战,李宗仁基本弄清了日军的兵力部署。南线日军被挡在淮河边上不来,北线日军第5师团在临沂面对张自忠和庞炳勋两员猛将一时也动弹不得。这样一来,日军第10师团完全成了深入重地的孤军。第五战区各部虽说也有损失,但就兵力而言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在战略上更是形成了对第10师团的合围态势。如果运作得当,完全可以将这支日军精锐一举歼灭!

“我当时的作战腹案,是相机着汤军团让开津浦路正面,诱敌深入。我判断以敌军之骄狂,矶谷师团一定不待蚌埠方面援军北进呼应,便直扑台儿庄,以期一举而下徐州,夺取打通津浦路的首功。我正要利用敌将此种心理,设成圈套,请君入瓮。”

李宗仁在回忆中如是说。

他所说的汤军团,正是由军委会直辖的第20军团,此时蒋介石为数不多的几支装备精良的嫡系部队之一。军团长汤恩伯,下辖第13军(军长汤恩伯兼,编成内仅有1个110师)、52军(军长关麟征,下辖第2、25师)、85军(军长王仲廉,下辖第4、89师),还有一个重炮营,总兵力约7万多人。

文章图片7

滕县之战开打后,第20军团便奉命划入第五战区序列归李宗仁指挥,当时刚刚到达驿县、枣庄一带。

按照李宗仁的计划,第20军团潜伏在抱犊崮山区,放过南下的日军,等日军到达台儿庄后再从背后出击,与南面的各路大军一起围歼第10师团。

在台儿庄方向,李宗仁把刚从第一战区派来的孙连仲第2集团军派了过去。李宗仁一开始给孙连仲的任务是:背靠台儿庄向北面的枣庄、驿县出击,引诱日军南下并坚决守住台儿庄阵地。

对于具体执行任务的第2集团军第31师,李宗仁当面向该师参谋长屈伸交代:

“敌如出而迎战,贵师应尽力堵击,待汤恩伯军团进击侧背,全力压迫敌人于微山湖畔聚而歼之;敌如固守待援,贵师应尽力牵制,监视敌人,掩护关麟征军北上与王仲廉军协力包围攻击,歼灭枣庄之敌,再回师合击驿县之敌,将战线推进到兖州以北。”

从李宗仁的部署不难看出,他所选定的主战场并不是台儿庄,而是台儿庄北面的枣庄、驿县、微山湖一带。作战方式也不是阵地战,而是运动战。

作为蒋介石嫡系将领的汤恩伯,也信誓旦旦的向第31师师长池峰城表示:

“贵师与敌接火后,我们将不顾一切,马上抄袭敌之侧背,绝不会让贵军孤军苦战。”

关麟征也表示:

“贵师与敌接触,枪声一响,我们便能马上回援,最多不出一日定可回援。贵师守台儿庄,能坚持三天即算完成任务。”

就这样,孙连仲和池峰城带着第2集团军3万官兵向台儿庄进发了。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随着战局的变化,第2集团军这支执行诱敌深入的偏师,很快变成了死守阵地的主力。而且坚守也不是3天,而是半个月之久。在苦苦等待援军的日子里,以汉阳造步枪和大刀片为主战兵器的第2集团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与使用飞机、大炮、坦克、毒气的日军在台儿庄一寸鲜血一寸阵地的死缠烂打。

文章图片8

李宗仁的作战计划的确是充分结合了战场实际的良策。但是任何战前的谋划并不能立刻决定结局,战场态势瞬息万变,敌我双方数十万大军在一个回旋余地十分有限的区域里犬牙交错,双方的一举一动都很难逃过对方的眼睛。任何一方出现破绽,都有可能成为对方的良机!

第20军团7万多人,要想从日军的眼皮子底下完全隐蔽,谈何容易?要知道,他们并不具备八路军化整为零、藏兵于民的独门绝技。

1938年3月22日,孙连仲率第2集团军在台儿庄至运河一线构筑工事,以池峰城率31师居中固守台儿庄,30师和27师分别摆在台儿庄的左右两翼。

第二天,31师派出一个团加两个连的兵力向驿县、枣庄一带搜索前进,准备吸引日军南下。关麟征的第52军和王仲廉的第85军也按照预定计划与当面日军脱离接触,分头隐蔽,准备于3月24日发起进攻。

24日这一天清晨,日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台儿庄北面刘家湖、东北面的园上村发起攻击,中午时分就将这两个地方地方拿下。与此同时,池峰城向汤恩伯发电告急,同时派出两个团反击刘家湖和园上村。但是日军火力实在凶悍,31师的反击非但没有成功,反倒被日军一个反冲锋杀到台儿庄城下。坐落在运河边的市镇台儿庄,遭受日军火力打击足足4个小时之久!

激战中,31师副师长和坚守台儿庄的186团团长、副团长都身负重伤。情急之下,池峰城将担任师部参议的王冠五派上火线指挥。

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王冠五,在炮火闪烁的台儿庄迅速成为了一位扭转历史的的大人物!

就在31师血战台儿庄的时候,汤恩伯的一封电报发来,令无论是在台儿庄的孙连仲、池峰城,还是徐州的李宗仁亦或是刚刚来到徐州视察的蒋介石,都感到意外和震惊!

汤恩伯的意思很简单,第20军团在枣庄和遭遇了日军主力,暂时无法按计划南下攻击日军侧背!

汤恩伯讲的是实情!

文章图片9

汤恩伯

因为就在31师部队于23日向枣庄搜索前进、引诱敌军的时候,濑谷启从一名俘虏的嘴里获悉了第20军团的作战计划。

于是,濑谷启马上调整部署,支队主力集结在临城、驿县,准备迎战汤恩伯。但是已经杀红眼的濑谷启并没有放弃继续南下的计划,只是派出步兵、炮兵各一个大队南下台儿庄。

一个小小的俘虏兵变节,险些让李宗仁的作战计划付诸东流!

这也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李宗仁忧愁的原因!台儿庄原本只是整个作战计划中不太重要的一个节点,如今遭遇日军大举进攻,这个不然重要的节点迅速成为了决定战局的根本所在!

台儿庄在徐州西北面,距离徐州只有50公里,虽然只是一个市镇,却坐落在津浦路、陇海路、运河的边上,自古以来就是鲁南地区的水陆要冲。如今战火蔓延了过来,台儿庄的战略地位便迅速提高!

对于李宗仁来说,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与他偶遇了。而对于危机处理的能力,也是一位领导人所必备的素养!

审视完地图,又看了看前方发来的电报,李宗仁当机立断,命令孙连仲不惜一切代价死守台儿庄。

尽管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日军的意图,但是台儿庄的得失却是目前的必须处理好的当务之急!

当天晚上,奉蒋介石之命留在徐州协助李宗仁的副参谋总长白崇禧来到了距离台儿庄仅两公里的第2集团军司令部。

按照国民党军的要求,指挥部的位置应在距离战场第一线20公里处,而孙连仲却将自己的指挥部摆在距离一线两公里处,足见其死守台儿庄的决心。

看着浑身沾满硝烟的孙连仲上将和池峰城少将,白崇禧忍着心中的怜悯,对他们说:“台儿庄乃徐州屏障,今此要点,已非汤军团之旋转轴(李宗仁对战术的形容),乃战区之旋转轴也!”

大战之际,白崇禧的眼光也的确独到!他很清楚,原先的作战计划并非不能实施,而是要换个地点、换一种方式去实行。

文章图片10

作为将帅,驾驭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的战场,单靠预见是不现实的,谁也没长着洞穿一切的天眼。只能是实事求是,从实践中一步步顺应形势、随机应变!

白崇禧的意思很明确,因为敌情的变化,遭遇日军主力的第20军团已经不可能再完全按照原计划迅速南下台儿庄。但这并不代表原先制定的“诱敌深入”这一计划就完全作废了。因为敌军的数量和原计划中相比并没有多少增加,我军依然占据着绝对优势。

当务之急就是要力保台儿庄不失,尽可能将第20军团当面的敌人吸引过来。因为第20军团何时能够南下,取决于当面之敌数量的多少。尽管第20军团与濑谷启支队的兵力对比是7:1,但是战场过于狭小,兵力无法施展,而且火力也不占优势。与此同时,临沂方向的第5师团此时也派出一支名为坂本支队的部队南下支援濑谷启,对第20军团形成夹击的态势。

这也就是第20军团迟迟不南下台儿庄的一个主要原因之所在。用汤恩伯的话说就是:

“跳出内线,然后对日军进行反包围,这样也可以集中使用兵力。”

就在孙连仲指挥第2集团军血战台儿庄的半个多月里,第20军团也没有闲着。

国民政府军委会的《扫荡三日刊》记述这一段历史时说:

“20天之内,汤军团在抱犊崮台儿庄百余平方公里的地区内来回走了八次。最初渡过运河山地迂回,进攻郭里集、驿县、枣庄,其次由山地迂回到台儿庄东北侧袭敌之后路,再次迂回到洪山、兰陵邀击沂河西岸向西增援之敌,最后依旧迂回到台儿庄东北侧袭敌之后路。”

对于汤恩伯在台儿庄战役中的表现,白崇禧用“灵活适宜”来评价。

考虑到在抗日战争之前以李宗仁和白崇禧为首的桂系势力曾经多次和蒋介石兵戎相见,一直是老蒋必欲拔之而后快的眼中钉、肉中刺。作为蒋介石心腹爱将的汤恩伯,白崇禧能做出如此评价,也算是客观公正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此时在以台儿庄为核心的徐州战场上,第五战区数十万部队上至战区司令,下至基层军官,无论是中央军还是杂牌军,彼此团结一致。

从战术上来说,过去淞沪会战、太原会战时那种死守一城一地与日军拼消耗的战术也在向机动灵活的运动战方向悄然改变。

之前日军之所以能够一路闯关夺隘,不就是钻了对方组织松散、战术呆板的空子吗?

第20军团迟迟不能南下,坐镇徐州的李宗仁在大光其火之际也只能指望孙连仲在台儿庄撑下去了。

好在白崇禧并不是一味地替汤恩伯说好话,更不是对第2集团军只下命令却不解决实际要求。

3月27日,一支装甲部队开进台儿庄。这是当时国民党军第一支也是唯一一支机械化部队——200师所属的两个战车防御炮连。奉蒋介石之命从开封赶来,交由李宗仁指挥作战。两个连虽然只有4门德式榴弹炮,但是对于只能以血肉之躯用炸药包、集束手榴弹去炸日军坦克的第31师官兵来说,也无疑是雪中送炭。

经过3月25、26、27日三天的激战,日军从北、东、西三个方向突入台儿庄。

对于守军来说,他们唯一能够利用的优势就是台儿庄内用石块砌成的房屋可以作为与日军短兵相接的掩体。这就要看谁的意志力更顽强,因为这同样可以为日军所用。

日军志在必得,步步紧逼。守军寸步不让,以死相拼。

28、29、30日三天,战斗基本上都是在庄内进行。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会遭到守军的顽强抵抗,一旦停下来,马上又会遭到守军的猛烈反击。31师将士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和骁勇顽强的战斗意志令日军为之震惊:

“虽为敌人,睹其壮烈亦将为之感叹。曾使翻译劝其投降,应者绝无。尸山血海,非独日军所特有。”

硝烟滚滚的台儿庄,令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极为牵挂!因为这个时候,第五战区部队基本都压在前线了,徐州几乎是一座空城。如果台儿庄失陷,日军一个强行军就可以到达。如果徐州陷落,那么津浦路南北两端的第五战区部队除了向西转移别无他途。

3月28日,蒋介石给第五战区下了一道杀气腾腾的命令:

“台儿庄屏障徐海,关系第二期作战至巨,故以第二集团军全力保守,即有一兵一卒,亦须本牺牲之精神,努力死拼,如果失守,不仅该军官兵死罪,即李长官、白总参谋长、林次长亦当严办。”

文章图片11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孙连仲不再期盼第20军团会向日军侧后方发起攻击了。

看了蒋介石的电报后,孙连仲随即给第31师下达命令:“不要指望增援,必须坚持下去!”

池峰城表态:“台儿庄是吾人光荣所在,亦为吾人之坟墓。”

4月3日,31师打得只剩下1300多人,台儿庄也被日军占领了四分之三。

李宗仁听着电话里孙连仲的汇报,强忍着内心的难过,撂下一句掷地有声的话:“务必守至明天拂晓,如违命令,军法从事!”

孙连仲也豁出去了,也向熬到吐血的池峰城下令:“士兵打完了,你就自己填进去;你填过了,我就来填进去。有谁胆敢退过运河,杀无赦!”

他不是说说而已,放下电话,孙连仲便亲自进了台儿庄。堂堂一位上将亲临最前沿,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正面战场,的确罕见。只能说明一点:孙连仲手里已经无兵可派,但是任务必须完成!此时的他既是指挥作战的将军,也是冲锋陷阵的士兵!

这就是军人的血性和担当!

辉煌的历史是千千万万的人用生命来创造的,但是作为指挥员,他们的精神与意志却往往在最关键的时刻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

孙连仲的到来,将31师仅存的千余名将士最后一股血性激发了出来!就是这最后一股血性,奇迹般地扭转了历史!

“强将手下无弱兵”!在孙连仲的激励下,一支数百人的敢死队迅速组织了起来。当军官们把一个个叮当作响的银元发到队员们手里时,他们大声说:“我们以死相拼,为的是报效国家,不是为了几块大洋。”然后,他们扔下银元,呐喊着冲进了战场。

目睹着一切的孙连仲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几个小时后,“以死相拼、报效国家”的敢死队员们给孙连仲带来了“夺回台儿庄四分之三”的喜讯。

又过了几个小时,汤恩伯的电报也来了:

“如果六日中午十二时第20军团还没赶到台儿庄,恩伯愿受军法处分!”

无法想象看完这份电报的孙连仲是否再一次流泪?

文章图片12

孙连仲

之前连李宗仁也催不动的汤恩伯,为什么会主动出现呢?尽管有蒋介石的督促,更重要的是汤恩伯期待的战机来临了!

台儿庄的战况不仅让第五战区将帅们忧心忡忡,更让日军感到不可思议。之前一触即溃的国民党军,怎么现在变得这么厉害了?

就在蒋介石给第五战区发来电报的3月29日,矶谷廉介向濑谷启下达命令:“应以主力迅速击败台儿庄附近之敌。”华北方面军第2军司令西尾寿造也向第5师团的坂本支队下达了“迅速增援台儿庄”的命令。

于是,濑谷启支队主力和坂本支队便置第20军团于不顾,像饿狼一样扑向了台儿庄。这也就是为什么台儿庄之战在后来这几天越来越惨烈的原因!

日军主力全吸引到台儿庄了,汤恩伯如果再不行动,不仅李宗仁那里不好交代,蒋介石也不答应了。

4月5日,蒋介石亲自向汤恩伯下达出击命令!当晚,第20军团开始了全面进攻。不仅仅是第20军团,第3集团军、第22集团军这些一直奋战在津浦线上的部队几乎同时开始行动,向穷凶极恶的第10师团猛扑过来。

4月6日清晨,眼看大势已去的濑谷启下达了从台儿庄撤退的命令。苦战了半个月、宁死不退的第2集团军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4月11日,随着敌我两军在驿县、枣庄形成对峙,标志着空前惨烈的台儿庄战役落下帷幕。

至于为什么第五战区部队没能全歼第10师团,主要原因在于各部队经过连日作战已经十分疲惫,日军在枣庄、驿县构筑了坚固的阻击阵地。李宗仁向蒋介石建议:

“避免与日军发生正面攻坚作战,采用机动作战的方式诱敌出洞,然后相机实施歼灭!”

经历了台儿庄血战的李宗仁,这个时候也明白了硬碰硬的阵地战已经不太适宜,而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