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导”科普万花筒 (99)从黑海舰队面临的威胁,说反舰导弹

 zhb学习阅览室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在俄乌冲突中,除大规模对陆作战引人关注外,在海战方面,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也时不时牵引大家的视线。其旗舰“莫斯科”号巡洋舰的沉没,俄方说是因事故起火,而乌方称是被乌克兰自制的“海王星”反舰导弹所击中。而随着冲突升级,美西军援也在向进攻性武器升级。有报道称,美国首次向乌克兰提供“鱼叉”反舰导弹。在此前,就有丹麦提供类似“鱼叉”反舰导弹系统部署在敖德萨附近。很显然,这些都是针对黑海舰队的,迫使其水面作战舰艇远离海岸线,并给两栖登陆作战带来难度。

反舰导弹是用于攻击水面舰船的各种导弹的总称,包括舰舰导弹、潜舰导弹、空舰导弹和岸舰导弹。可以看出,它们的发射平台不同,分别是从舰艇上、潜艇里、飞机上和陆地发射。这次俄乌冲突中,美国提供的是岸基(岸舰)“鱼叉”导弹,是根据这次战场环境所需,因为在目前战场态势下,乌军不可能实施舰射、空射与潜射攻击。

提起反舰导弹界的“杠把子”,大家自然会想到法国的“飞鱼”。在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中,一枚20万美元“飞鱼”导弹将价值2亿美元的“谢菲尔德”号巨舰葬身海底。导弹武器使用有一个指标为“效费比”,就像我们日常生活消费的“性价比”。这个战例效费比为1:1000。“飞鱼”反舰导弹也由此声名大振。

“超级军旗”飞机发射“飞鱼”导弹

反舰导弹自二战后开始发展。起初,欧美与苏联的重视程度不一样。欧美仗着以航母为首的庞大海军力量,认为反舰导弹不构成威胁。而苏联认为自己海军力量较弱,必须发展反舰导弹。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埃及用苏制“冥河”导弹,击中了以色列的“艾拉特”号驱逐舰。这是反舰导弹的首次实战,西方国家大为震惊。

美国“捕鲸叉(鱼叉)”反舰导弹

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捕鲸叉”反舰导弹。“捕鲸叉”就是“鱼叉”。基于自身强大的航母战斗群能力,设计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基本型、系列化的理念,导弹可以在舰艇、潜艇和飞机等多平台发射。这类导弹多采用火箭发动机或小型涡喷发动机推力、能够亚声速掠海飞行并自主制导、采用半穿甲爆破型战斗部、拥有很好抗干扰能力。在1986年利比亚战争中,射程为100千米的美国“鱼叉”反舰导弹,就突破了卡扎菲为舰船和飞机划设的死亡线。

央视新闻频道画面截图

据美国防部匿名官员透露,这次美国军援乌克兰的两套岸基“鱼叉”,只是导弹发射架,车辆与导弹将由盟国提供。因为在美军现役装备中,没有车载发射模式的岸基“鱼叉”。但眼下的乌军只能从陆地岸基发射,所以美国需要盟友一起来 “拼单”。不过,其对黑海舰队的威胁不会减轻。

回到“莫斯科”号导弹驱逐舰的着火之谜,按照乌克兰的说法,是他们研制成功不久的“海王星”反舰导弹所致。而这款“海王星”是在苏联(俄罗斯)的“天王星”反舰导弹基础上研制的。

俄罗斯“天王星”反舰导弹

“天王星”研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一种中程多用途亚声速反舰导弹,从结构和多用性来看,“天王星”类似于美国的“鱼叉”。可以想见,乌克兰脱胎于“天王星”的“海王星”反舰导弹,虽然还没有公开的战术技术指标,但从反舰导弹发展的重点来看,走的大多是高效费比、通用型和多用途的路数。(来源:国防科技大学“科普中国”共建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