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烟雨平生堂:中医养生学中的精气神
2022-06-24 | 阅:  转:  |  分享 
  
烟雨平生堂:中医养生学中的精气神中医养生学认为:生命存在的性质是物质性的,生命由物质化生,生命活动的本质就是物质的运动。精、气、神是形成生命的三大要素,精是生命的本原,气是生命的维系,神是生命的主宰;精、气、神三者密不可分,协调统一,共同维持“形与神俱”的正常生命状态。

(一)精

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正如《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夫精者,身之本也。”这里的本就是根本、基础的意思。精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人体内一切精微物质,如气、血、津液等;狭义之精,就是本小节所定义及讨论的人体之精。

精根据来源分为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先天之精,与生俱来,禀受于父母,是生命形成的原始物质;后天之精,在人出生后产生,来源于饮食水谷,由脾胃等脏腑转化水谷精微而成,是生命持续的基础物质。

父母的生殖之精相搏是人体先天之精的最初来源。即《灵枢·决气》所说:“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先天之精化生胎元在母体内发育而逐渐化生成人体,即《灵枢·经脉》所说:“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先天之精在化生人体的过程中,一部分转化为脏腑之精成为人体脏腑组织结构功能的物质基础,一部分封藏于肾中成为生命活力的物质基础。人体生命形成之后,在先天之精所提供的生命活力的推动下,后天之精得以不断化生,同时在后天之精的滋养下,先天之精得以不断充盈,后天之精和先天之精相互依存、融为一体,共同为人体脏腑组织功能的正常发挥提供物质基础。精除了在功能活动中部分被消耗外,其余的精成为脏腑之精,如果脏腑之精充盈,盈余的精就下藏于肾去滋养封藏之精和化生生殖之精,随着肾精的盛衰变化而产生了生、长、壮、老、已的各种生命变化。

(二)气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素问·宝命全形论》指出“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人禀天地的正常之气而生成,人的生命是由于天地间阴阳之气的正常变化而产生的,如果没有天地间这种正常的变化,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人在母腹之时,通过母体与天地之气相关联;出生之后,内外环境直接通应,此时生命的延续既依赖于体内气的生成、运行的正常,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天地之气对人体之气的补充和调整。

天地之气对人体生命的产生及延续的作用重点有一定的不同,“天”主要赋予人们呼吸的清气,称为呼吸之气;“地”孕育万物,不仅直接承载、孕育着人的生命,而且孕育了无数可供人食用的动植物,因此主要提供给人们水谷精气。可见人生命的诞生和延续,必须依赖于“天”赋予人的自然界的清气和“地”给予人的水谷之精气。

“气”具有无限的活力。人之所以有生命,就是人体之“气”活力的表现。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元气的盛衰存亡、新陈代谢的气化过程、生命的现象均源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说明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生命的动力,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

(三)神

中医范畴内的人体之神,指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尚有狭义之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情感等精神活动。《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根于中者,命曰神机,神去则机息。”神机,即主宰生命活动的机制,生命活动在内根于神机,在外则根于四时气候变化。

神,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灵枢·本神》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指出人体之神,在意识思维层面,包括神、魂、魄、意、志、思、虑、智等。其中的“神、魂、魄”属于人的反射及潜意识范畴;“意、志、思、虑、智”等,属于人的思维范畴,即以“心”为中心,人接受信息、对比记忆、反复分析,最终完成信息处理的全过程。另外,在人的情绪层面,不论怒喜思悲恐等五志或喜怒忧思悲恐惊等七情,皆由“心神”所主宰。

神的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是精、气、血,而气血又归属于广义之精,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反过来,人体脏腑组织的活动及功能发挥,气血的产生及运行等,又必受神的主宰和指挥。故此,以“神”为中心,人的脏腑组织器官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间,可以相互影响。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较为轻微或不易察觉,但腑气血失常对神的影响而言,如人在形体疲惫时,“神”之活力也多会下降,因而时常表现出情绪和兴趣的低落,但这种“低落”可调节、可恢复,程度较轻;当人罹患重病时,由于脏腑衰败,气血运行严重失常,人“神”的主宰作用也会失常,出现意识思维紊乱、精神情志异常,或出现如《素问·汤液醪醴论》所说“帝曰:形弊血尽而功不立者何?岐伯曰:神不使也”,即疾病发展到了“形弊血尽”的严重时期,人神对药物的刺激也失去了反应。从“神”对脏腑气血的影响而言,如人一般不能单纯通过意志而改变人体脏腑、气血的固有运行状态和规律;但当人的情绪剧烈波动时,常会影响脏腑气血出现明显变化,如三国时嵇康《养生论》中所言“夫服药求汗,或有弗获;而愧情一集,涣然流离”。这些都说明了“神”主宰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精气血为基础,且脏腑组织、精气血与“神”之间可相互影响。

具体到精和神的关系,神来源于先天之精,又依赖于后天之精的滋养,能统驭精气,故《灵枢·平人绝谷》说:“故神者,水谷之精气也。”即,精能生神,神能御精,精足则形健,形健则神旺;反之,精衰则形弱,形弱则神疲。气与神的关系也是密不可分的,气是生命的动力,气能生神,神能御气,所以《图书编·神气为脏腑之主》说:“气载乎神”“孰知气充乎体,赖神以宰之。”精与气的关系是:气能生精摄精,精能化气,二者密不可分,故习惯“精气”并称。所以精、气、神三者既是生命组成的基础,也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精充、气足、神旺是生命充满活力的根本保证。在形体失常较为严重,或“神”的变动过快、过大时,这种影响可以表现得十分明显。从脏

献花(0)
+1
(本文系梁满升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