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大学生,用34种家乡话告别母校!

 万维知识馆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燕园     时光

从录取通知  到毕业证书

我们忙着学习、恋爱和成长

也慢慢习惯在园子里的生活

等到挥手告别那天到来时

我们会怀念什么

留下什么

北大图书馆

曾举行过一场毕业展览

用精美的照片 诙谐的文字

熟悉的乡音 重现燕园生活的片段

而那已经是2015年的盛夏时

一转眼光阴荏苒 岁月如梭 

不妨一起打开记忆宝盒

看一看 听一听

重游 时光

在即将毕业的此刻

北大带你一起坐上时光机

进入这段封存七年的声音记忆

重回故事开端

续写燕园岁月

青春仍在,我们不散

图片

 点击每张图片中的播放键 

 会有惊喜!!

北大的故事

从录取通知书开始

我们用这张“门票”换来“通行证”

然后伴随保安的哲学三问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

穿越人海步入北大

又从燕园,走向万千世界




朗读者:曹同学(北京,生命科学学院2014届毕业生)、王同学(天津,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03届博士毕业生)
“尚未一睹您芳容,却先收到了您寄来的情信,内容简短,三个字:在一起。三个月后,我收到了另一封情书,浓浓的爱意和说不尽的千言万语只化为一句情话:请出示校园卡!”
在燕园的日子里

我们总与那些人朝夕相见

一起品尝酸甜苦辣

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总之,无数日夜中

我们在一起


读者:张同学(陕西西安,中文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杨同学(宁夏固原,元培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

“与您相会的当晚,您安排我进一间厢房,赐予我三位愿意与我荣辱与共、伴我共同进退、为我赴汤蹈火,英勇地用我卫生纸、抢我盘中餐、夺我优秀率却不敢在政治课上为我答声'到’的'好基友’。”

小小一方寝室

是我们共同的家

我们用翻书轻响、闲聊低语

和台灯光亮填满这里

它回赠我们炎夏的清凉

和寒冬的温暖

让我们驻足歇脚

享受生活的舒适


朗读者:李同学(山东青岛,元培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寇同学(河南许昌,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厢房内设施齐全,最值得一提的是那让我夏天不出门即可吹冷风、盖着棉被睡觉也不嫌热的空调。这也让我见证了您向世界一流迈进的步伐!”

说起四方食事,人间烟火

谁能不爱最经典的鸡腿饭?

腌制好的鸡腿裹上面包糠

铁锅热油里走一趟

香脆的热辣包裹多汁的鲜嫩

来迟的同学都馋哭了



朗读者:余同学(安徽安庆,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4届博士毕业生)、付同学(江西新余,法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肖同学(湖北武汉,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

“多年以后,不知你会想起那外焦里嫩的鸡腿,还是更怀念那门前的一条'下雨河’?”

昆曲京剧,芭蕾交响

院线热片,经典重映

无论传统还是新潮

无论高雅亦或热闹

艺术走进百讲

也走近你我生活



朗读者:其美同学(西藏拉萨,法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艾迪娜同学(新疆乌鲁木齐,政府管理学院2019级本科生)

“百讲门票带我远离盗版,让我领略'游园惊梦’之韵味时也感叹'复仇者联盟’之霸气!”

恣意青春、大汗淋漓后

澡堂隔间的你

是睡在我上铺的那个兄弟

6秒一停的数字

也同样见证了那段情谊

“欸,我卡没钱了!借下你的……”

“喏,拿去~”


朗读者:向同学(湖南怀化,政府管理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金同学(广东潮州,城市与环境学院2004届本科毕业生)

“另外,您赏我一张和室友传递分享的澡卡,令我时时回想。不知道此时的你我,是否还会怀念那时候久久回荡的嬉戏打闹?

从书丛间任取闲书一本

感受流淌在文字间的魅力

像一个虔诚的信徒

徜徉于行间字里

读至酣畅淋漓入迷处

连灵魂也得到了栖息

一隅书香,一方静心

于是渐渐爱上了这方寸天地



朗读者:黄同学(香港,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梁同学(澳门,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旁边一对路人好像在借机壁咚啊!我学着他的样子,却发现图书馆的书才是我真正的恋人。”

走走停停,匆匆步履

路边的浪漫邂逅,总是让人迟疑

每个开始都是不期而遇

像极了藏在云朵后的彩虹

美好如约而至

这次我一定不会错过你


朗读者:陶同学(台湾台北,国际关系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黄同学(福建厦门,中文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

“北大给了我无数次邂逅的机会,我也不负所望地集齐了一套好人卡多次赠我一种羡煞旁人似鸳鸯,自己苦心甘为单身狗被虐的心酸。”

四角尖尖,方方扁扁

拨穗成礼后的一抛而起

是落在我青春拼图的不可缺一

流年笑掷,梦想的距离由我定义

这个让我依依不舍的夏天啊

后会有期


朗读者:莫同学(广西贺州,中文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谭同学(海南文昌,法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临别前,您亲手为我戴上一盏四方帽,颜色暗沉、样貌普通,却是我心怀梦想,为之奋斗一生也难以承受的'生命之轻’。”

一肩风雨育桃李,两袖清风守初心

于三尺讲台上,默默四季耕耘

日诵五车广求博取,六经注我我注六经

钩弦提要亦倚马七纸,八面莹澈如镜烛犀刻

立学传道愿,誓久久为功



朗读者:杜同学(贵州毕节,社会学系2019级本科生)

“我愿意站上三尺讲台,我愿意给您数个四年,数个四年里的六十门课,数个六十门课的六十扇朝向世界的窗。”

 以下部分 

 请点击每张图片后的视频收听哦~

实验室里的奔忙

是科研人不灭的星光

我多么希望以你的名义

将光茫定格在工作簿上

图片



“我愿意在实验室里熬更守夜,也愿意在野外风餐露宿;即便天天与设备仪器为伴,月月在思辩中新生华发,年年在草稿纸堆里和衣而眠,也要在最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再添一道你的芳名。”

点击收听四川、重庆、云南方言版本
朗读者:杨同学(四川成都,中文系2015届本科毕业生)
傅同学(重庆,经济学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
李同学(云南昆明,数学科学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嬉笑,玩闹

总会流露最真实的一片心曲

谁说梦想没有成真的可能呢

我已经在路上了

你呢

图片



“作为北京大学知名校友尚未萌芽的种子选手,我愿给母校一份承诺,让我的未来从此变成我们的未来。”

点击收听江苏、浙江、上海方言版本
朗读者:谢同学(江苏徐州,物理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生)
贺同学(浙江宁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2届本科毕业生)
陈同学(上海松江,历史学系2013届本科毕业生)

用镜头记录燕园的美好瞬间

走过四季轮换

深谙大美无言

你说,燕南园的草木在上午十点钟

风光浮动,最为耀眼

那就牵起我的手

再去园中转一圈

图片



“我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过你的日常,你的点滴,你给我的惊喜和我对你的爱意。”

点击收听内蒙古、甘肃、青海方言版本
朗读者:刘同学(内蒙古鄂尔多斯,基础医学院2018级本科生)
武同学(甘肃兰州,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李同学(青海西宁,信息科学技术学院2005届本科毕业生)

我把祝福写入歌里

用冬日的暖阳温煦烘出一段共鸣

声光影里,照见自由的魂灵

那是太阳照入大地

那是歌声响彻霄云

图片



“无论世界变了多少模样,我都在初冬为你温暖地歌唱。”

点击收听河北、山西方言版本

朗读者:侯同学(河北石家庄,法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刘同学(山西阳泉,信息管理系1991届本科毕业生)

炫火之姿,最宜韶华相称

回旋低昂之间,倏忽流年蹭蹬

蹙金绣罗,怎抵青青子衿

向你而来

无待风雨兼程

图片



“我也曾连续起于日出前,前往未名湖东侧,只为在运动会和校庆典礼上为您展示我的花拳绣腿。只是多年后,试问当日领操人,却道五四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点击收听黑龙江、吉林、辽宁方言版本

朗读者:金同学(朝鲜族)(黑龙江牡丹江,社会学系2013届硕士毕业生)
隋同学(吉林吉林,中文系2014届本科毕业生)
程同学(辽宁沈阳,国际关系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生)

岁华过眼,声光留情

你说,记忆会和生命一样老去
我却试图用载体
将我们的时光封存
有什么是不会消失殆尽的呢
翻尾石鱼上亦有光阴斑痕
唯有此时此刻的爱
只消细语温存

便成永恒


图片

联合策划:北京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鸣谢:北京大学摄影协会、中国语言文学系

图片:杨肯、吕宸、贾如、张吉远

文字:韩潇、李瑞、陆沁诗、叶青、张安琪、陈涵煦、莫筱璇、何鑫、佘福玲

编辑:韩美林

制图:闫天行、徐浩伦

排版:刘涵烨、李霁

责编:李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