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芦笋是爱的尖端,白绿紫各有风味,如何挑选最美味?

 农家科技杂志 2022-06-24 发布于重庆

芦笋享有「蔬菜之王」美誉,简单汆烫或清炒便是人间珍馐,就连法王路易十五的情人庞毕度夫人都醉心于它的鲜美,并为它取名为「爱的尖端」(Points d'amour)。

但您是否曾好奇过,绿芦笋、白芦笋究竟有什么不同?在市场买到的芦笋,为何长短粗细的差异会如此悬殊?现在正是芦笋盛产的时节,让笔者带您认识既美味又浪漫的芦笋吧!

芦笋农友曾冠维解说芦笋知识(摄影/马振翰)

Q1:白芦笋、绿芦笋与紫芦笋,它们有什么差别?

白芦笋与绿芦笋最大的差别在于「有没有晒到阳光」,冠丰芦笋园的主人曾冠维说,芦笋从地底冒出破土后,经阳光的照射与刺激,外皮会从原本的白色,逐渐转变为绿色,准备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尚未破土之前先采收的是白芦笋,破土之后采收则是绿芦笋。
一般而言,绿芦笋的风味较白芦笋浓厚,但白芦笋的口感会比绿芦笋更嫩,水分也更多,而两者的营养成分,据公布的数据来看,则不相上下。
台湾台南区农业改良场义竹工作站助理研究员郭明池表示,目前市面上还有一种相对罕见的紫芦笋,与绿芦笋属于不同品种。紫芦笋经阳光照射之后,外表会转变为紫色,而非绿色,因此紫芦笋也是在它破土而出之后才会采收。郭明池指出,紫芦笋因为纤维较少,含醣量较高,所以吃起来相对于白、绿芦笋更嫩也更甜,也有丰富的花青素。

Q2:竹笋长大是竹子,那芦笋长大是什么?

「长大后的芦笋还是芦笋」,只是已错过芦笋适合食用的时期了。

我们平时吃的芦笋,是刚冒出地表二至三天的「嫩茎」。嫩茎如果没有被采收,就会不断向上成长,茎上的叶子与侧枝,也会在生长过程中慢慢展开,曾冠维指出,芦笋最高甚至可长到一层楼高。

芦笋嫩茎长大后被称作「母茎」,因为它展开的枝叶会负责行光合作用,提供整棵植株所需的养分,「就如同母亲一般,滋养着其它还未长大的芦笋嫩茎」。

芦笋嫩茎如果没有即时采收,它会不断生长,并且成为负责行光合作用与提供养分的母茎(摄影/马振瀚)

Q3:听说采收芦笋要看时机,如果今天不收,明天可能就老了?

芦笋每天都会有新的嫩茎从土里冒出,但长出来的芦笋也不是每支都已经能采收,所以采收芦笋极为依赖现场的人力判断,农友会评估其生长状况,在茎的外皮纤维还没变粗、变厚且相对稚嫩的时候采收。曾冠维说,这也是芦笋价格比较高的原因。

芦笋每天都在长大,所以无论天候状况如何,农民都还是要下田采收,以免错过芦笋的采收时机。

采收白芦笋要在它尚未突破土表时,挖开周围培土进行收割(摄影/马振瀚)

Q4:芦笋应该怎么挑选?如何保存?

挑选新鲜芦笋必须「从头看到尾」,曾冠维解说,第一先看笋尖鳞片是否饱满且紧密贴实,第二看笋身是否直挺,表皮应翠绿有光泽,鳞片紧贴未张开,第三看底部切面是否保有水份不干症、无异味。

消费者如果买了芦笋,但无法立即烹煮,可利用沾湿的纸巾包覆芦笋底部切面,使基部保持湿润,并采直立状放置于冰箱冷藏保存,若能装入保鲜盒或保鲜袋隔绝空气,更能维持芦笋鲜度。


芦笋如果没有马上料理,可直立放置在冷藏内维持鲜度(摄影/马振瀚)

Q5:芦笋的产季是何时?

郭明池指出,芦笋的传统产季在春、夏、秋三季,采收期大概五到六个月,其中春天的产量最多、产期也最长。春天采收期约可维持三至三个半月,夏季则是一至二个月,秋季采收期最短,大约只有一个月。

进入冬天之后,芦笋会因为气温降低,逐渐进入介于休眠跟生长之间的状态,农民也会停止采收,让芦笋在这三个多月的期间可以充分休息、蓄积养分,等待明年春天产季到来。

Q6:听说现在在非产季的冬天也能吃到新鲜芦笋?

「大约十年多前,农改场研究出调整芦笋产期的方法,让消费者在冬天也有新鲜的芦笋可以吃」,郭明池解说,由于芦笋在冬季低温下,会进入半休眠状态,而温室(设施)的出现,可提高栽种温度,让芦笋在冬天也能成长。

要在冬季能采收芦笋的另一个条件,就是要调整产期,秋季不要采收,让芦笋蓄积养分三到四个月休息时间,将采收期往后延。

郭明池表示,冬季芦笋的采收期也差不多一个月,所以农友将秋、冬产季调换不仅不会造成收入损失。他强调,传统秋季采收期,因为经过了春、夏两季的接力采收,芦笋能量耗尽,产量、质量都会下降,但冬季芦笋因为有休息,反而会长得比秋笋更好。

经过产期调节之后,不只消费者在冬天有新鲜芦笋吃,农友也因为冬笋量少、价格比秋季更高,能增加收益,可说是创造双赢的做法。

芦笋母茎最顶端的部分又被称为「芦笋花」,深受部分人喜爱,是芦笋产季来临前,数量甚少的产品(摄影/马振瀚)

Q7:为什么市面上的芦笋有的粗?有的细?

曾冠维解释,若按种植芦笋的常态,是春夏秋三季采收、冬季休息,芦笋经过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到了春天萌发时,粗的比例会相对高,大约可以到粗细比7:3,只是随着夏、秋接连采收,芦笋植株的养分消耗越来越多,秋天采收的芦笋,粗细比就会反过来变成3:7。

「农友对芦笋品种的选择也会有影响」,曾冠维进一步解说,农友会依照自己的客群和通路的特性选择种植品种,例如加州157号的芦笋比台南3号、4号的大个头比例来得高,如果农友的销路比较喜欢粗的芦笋,他自然就会选种大块头的品种。

芦笋粗与细的差异主要在于口感,粗的较脆,细的较嫩,但不会影响品质,消费者可依照自己喜欢的口感挑选。

(
END
)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