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工作措施

 无风无雨kx247j 2022-06-24 发布于湖北

咸宁市生态环境局有关负责人分享了该市的成功做法。

一是大力攻坚。针对斧头湖总磷超标问题,生态环保部门开展专题研究。将总磷纳入环评审批、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范围;积极争取中央水污染防治专项资金,先后投入2.4亿元,实施斧头湖生态保护带等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有效削减污染物,逐步恢复湖体生态;开展流域排污口排查,系统推进94个重点入河入湖排污口溯源整治。住建等部门投入40余亿元,实施以管网改造、黑臭水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城区污水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温泉、永安污水处理厂相继实现超低排放。水利湖泊部门牵头完成斧头湖3.58万亩退垸还湖、退垸还湿任务。涉湖县区常态化打捞有害水草,定期开展增殖放流。

二是精准调度。生态环境部门依托智慧长江项目,在斧头湖流域建设34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对咸宁湖心和重要入湖河流水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发现异常及时预警,并采取相应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将斧头湖禁渔期由5个月延长至7个月。水利湖泊部门精准调度流域水资源,保障斧头湖生态水位,并针对水质变化,实时调度沿湖沿河重点闸口开闭,减少污染负荷叠加。

三是创新机制。2019年以来,连续实施斧头湖流域碧水入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对咸宁高新区、咸安区、嘉鱼县列入考核的断面水质按照“月监测、季结算、年考核”方式进行目标考核。2021年,通过分析19个考核点位、1764个水质监测数据,核算上缴生态补偿资金474万元,倒逼沿湖县区持续加大湖泊保护和监管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