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幅画是故宫珍藏的传世之作,景中景画中画,足足有三层含义

 综合历史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话说古代在绘画方面,许多人都以为古代人只会写意画,其实不然,古人最初在大自然中,感悟了一种“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于是用墨水画下来,这就是最初的国风写意画。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因为写意画的自然性,更适合绘画山水草木,所以写意画更倾向画这方面的事物,而写实画则描绘人物有关的居多。因为写实画在人物形象上更为生动,对事物的描绘也更为逼真和具有立体感。
而今天要讲的则与一幅写实画有关,画中内容并不普通,与五代十国有关。
这幅画作名为《重屏会棋图》虽无作者款印,经专业人士鉴定后,作者名为周文矩,五代十国时期的宫廷画家,经过几代学者的深入研究,翻遍历史记载,终于在北宋时期的《王文公集》中找到内容,近似画中所描绘的场景,并确认了画中人物姓甚名谁。
画中主要讲解的是,五代南唐中主李璟的宫廷行乐生活。但重点并非在此,而是重屏两字,一幅画有两个场景,所要表达的含义黑白分明,互不影响。
关键在于画中的屏风上,在两景之间有一个三面屏风,在屏风上又画一扇三面山水屏风,在这屏风后,还有一组场景,说起来很复杂,其实就是画中有画。当然,画起来确实需要高超的技术,就算给笔者十双手,该是画不出来就是画不出来的。
回到正题,南唐宫廷写实画不少,比如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很出名,画中也多有屏风,但更多是起到了分割空间的作用,但重屏画却少见,流传至今的更是少之又少,所以此画一经发现,就被故宫博物馆珍藏了。
此画作者对空间感把握得很妙,在三面屏风上用了双面结构,最终形成了三面深度空间,在屏风中所画为白居易《偶眠》诗中意境,而画中主要场景,也就是会棋者是李璟兄弟四人,分别是南唐中主李璟太北晋王李景遂,两人坐而对弈,神态各异。
观棋者则是齐王李景达江王李景逿,两人举止不同个性迥异,有的催促落子,有的观棋不语,真实地反映出观棋者与弈棋者不同的神态。
周文矩画风一向色调自然,刚柔相济,虽独具一格,但人物描绘偏向于纤细秀美,所以画中除了人物逼真外,各种生活用具也描绘栩栩如生。
可以说这幅画就两个字:真实!
例如,画中棋盘上已经各自下了几子,都能看得一清二楚。例如,李景达无所顾忌地脱掉了一只鞋子。例如,有人在投壶,有的侍女在布置用膳,有的侍女在铺床叠被等等。
次要场景反映了,当时南唐宫廷生活的习惯规律,主要场景则反映了,李璟在位时的真实状况,兄弟们对其不够尊重。
事实也确实如此,李璟在位中期,不能知人善用,南唐直接损失了一州之地,后期一错再错,不听韩熙载的劝阻,在抵御后周军之时,任命陈觉为监军,直接战败投降称臣。就算迁都金陵,也只是续命罢了,迟早要走向灭亡。
其实,这画还有另一层隐含的深意,就是屏风中的画《偶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人想过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压力,没有纷纷扰扰。只是这人不知是画中的作者,还是李璟这位平庸之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