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公共建筑的节能发展之路

 皓汉Vast 2022-06-24 发布于湖北

公共建筑节能在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中,还有着很大施展空间,具有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

公共建筑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工作一直受到重视,并取得了很大成绩。

艺术中心c01.jpg

我国公共建筑存量巨大,能源消耗也十分可观。据统计,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年耗电量约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每平方米年耗电量是普通居民住宅的10倍~20倍,大型公共建筑的节能潜力在30%以上。因此,十多年来公共建筑节能关注度不断加强,工作持续深入。

2005年至2010年,全国公共机构节能339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8477.5万吨,2011年单位建筑面积能耗较2005年下降16.8%。截至2012年年底,全国累计完成公共建筑能耗统计4万余栋、能源审计9675栋、能耗公示8342栋建筑,对3860余栋建筑进行了能耗动态监测。

山西、辽宁、吉林、安徽、河南、湖北6省被确定为第五批能耗动态监测平台建设试点,上海市被确定为第二批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华侨大学等77所高等院校被确定为节约型校园建设试点,中共中央党校、清华大学等14所高校被确定为节能综合改造示范。

20191113A仙桃地块方案一nk.jpg

显然,公共建筑节能工作是能耗监管、节能改造、绿色发展齐头并进的。公共建筑的绿色发展绿色建筑是全寿命周期内“四节一环保”建筑,自开展之后取得很大成绩。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是绿色建筑的标志,公共建筑一直是该项评价工作的对象。

业内人士认为,“十三五”的公共建筑节能在绿色发展、节能改造之外,能耗监管显得格外重要,这是因为“十二五”以来我国建筑节能考核方式,由针对技术措施的控制方式逐步转向用能总量的控制方式,而这个转变是节能工作深化的需要。

公共建筑节能势头旺盛。各地方对公共建筑节能的态度是积极的,不仅制定了目标,更付之于行动。

事实上,公共建筑节能作为节能重点,各地均十分重视,尽管当前一些政府投资的建筑工程建设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尽管节能发展中遇到许多困难,但各地方公共建筑节能兴旺的发展状况,预示着“十三五”公共建筑节能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