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广东韶关医院的一位助产护士就接到南雄县委的通知:中央组织部要调她去中央工作。 县委的同志让她赶紧收拾行李,启程北京。这一消息不仅让护士澎湃雀跃,也让她身边的医护人员们震惊不已。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看上去平平无奇的小护士如今由县委亲自通知,要北上去做领导。 他们不知道的是,毛主席还很关心她,待她抵京,毛主席会在中南海亲自接见。这位平时不起眼的小护士,就是毛主席的第一位女秘书——曾碧漪。而她又怎么成为护士?中央又为何会在此时下达一个这样的命令呢? ![]() 图|毛主席 投身革命1925年,李富春、蔡畅从国外学习回国,蔡畅在何香凝领导下,担任国民党中央妇女部干事兼妇女运动讲习所教务主任。 一天,蔡畅与李富春来到广州甲种工业学校讲学,蔡畅穿着花裙,李富春西装革履,面对台下的学生们,蔡畅李富春激情演讲,宣传进步思想,唤醒青年人们的革命热情。 台下有位女学生听得尤为认真,在蔡畅李富春的带动下,慷慨之情溢于言表,这位女学生就叫曾昭慈。 1907年,曾昭慈在广东南雄出生,在广州这个革命摇篮里,曾昭慈从少年时期就深受革命思想的熏陶。 18岁的曾昭慈在广州甲种工业学校就读期间,正好碰到李富春、蔡畅来讲演,她心里的革命种子不断萌芽,她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并到黄埔军校、农讲所、政治讲演班,听毛主席、周恩来、恽代英等革命领导人讲课,曾昭慈决心要走上革命道路。 这一年,曾昭慈不仅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还加入了妇女解放协会,为了革命,曾昭慈为自己改了个名字——曾碧漪(下文称曾碧漪)。 ![]() 图|蔡畅与李富春 从学校毕业后,曾碧漪受党组织安排,回到家乡南雄,组织领导革命活动,1926年,由于广州革命政府迁往武汉,广东各地的反革命势力又猖獗起来。 在艰难的革命形势下,曾碧漪领导的革命活动也受到很多阻挠,这让她备受打击,期间曾碧漪偶遇何香凝大姐,她一时之间没有忍住情绪,眼泪横流,向何香凝大姐诉说着自己的委屈。 曾碧漪年纪尚小,何香凝安抚地握住她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革命越是在艰苦危险的时期,越是要坚强勇敢。” 曾碧漪坚定地点点头,便与何香凝告别,此后继续坚持领导革命活动,到1926年冬天,县城里的革命形势陷入困境,曾碧漪带人转移到附近的山上,组织活动。 与曾碧漪一起的,还有他的哥哥,时任南雄县委书记的曾昭秀。 ![]() 图|曾昭秀 1927年,国共合作迎来“破坏性”的一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大肆捕杀共产党人,一时间,革命到了危急时刻,无数同志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曾碧漪与哥哥曾昭秀,积极领导南雄的百姓们发起武装暴动,粉碎敌人的破坏行动。南昌起义后,南雄县委组织了一支赤卫队,抗击敌人,曾碧漪作为县委妇女部长、农协秘书,动员更多的百姓加入赤卫队,扛起枪勇敢战斗。 同年年底,县委领导赤卫队、群众们攻进城里,杀掉三十多个土豪劣绅,还缴获了不少战备物资,群众们欢欣鼓舞,他们召开群众大会,宣告南雄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曾碧漪与农民们一起热火朝天地开展起平仓运动。 但敌人卷土重来,人多势众,可惜的是,经过几个多月的艰苦斗争,南雄的赤卫队不得不宣告失败,曾昭秀、曾碧漪兄妹只好另寻革命之路。 ![]() 图|共产党人和群众被抓捕 1929年5月,曾昭秀来到寻乌县游击队,要来找时任中共寻乌县委书记的老友古柏,曾昭秀在广州读书时,是南雄县学联会的主席,并与代表梅县学联会赴广州的古柏相识,二人一起参与罢工斗争,搞学生运动,成为十分亲密的好友。 曾碧漪时常去广州看望哥哥,也便认识了古柏,古柏英气十足,才华横溢,那时曾碧漪年纪尚小,对这位大自己3岁的古柏大哥充满了崇敬,而古柏也对这个清纯漂亮的妹妹充满好感。 不过二人只是对彼此印象很好,但没有其他想法,更何况古柏志存高远,一心革命,也没有想过去追求曾碧漪。 后来,曾昭秀与古柏各自回到家乡搞革命,联系也慢慢减少。古柏在家乡江西赣州寻乌县,革命活动搞得热火朝天,曾昭秀来找古柏时,他正率领番号为赣南红军第二十二纵队的寻乌县游击队,在赣粤边境的仁居山组织游击斗争。 ![]() 图|古柏 一天晌午,曾昭秀赶路走到山脚的一个哨卡,他告诉哨兵,自己是古柏的朋友,从广东南雄来,希望能见古柏一面。 古柏与曾昭秀久别重逢,他面露喜色,喊着:“曾昭秀,果然是你!”说完就扑到曾昭秀身边,来了个好兄弟的拥抱。 古柏笑着询问:“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报纸告诉我的嘛。”曾昭秀笑着说道。自从南雄革命运动受挫后,曾昭秀、曾碧漪兄妹俩就转移到乡下地方,他偶然在一份《民国日报》上,看到“寻乌赤匪盘踞仁居山”他就一路奔波,来找老朋友古柏。 至于曾碧漪,则先行留在乡下以避风头,古柏当然也知道曾昭秀的这个妹妹,曾昭秀说:“我妹妹昭慈还在信丰的乡下,现在已经改名为曾碧漪。” 古柏立刻说道:“我派人去接她。”他即刻下令,派3名游击队战士去接曾碧漪。 ![]() 图|游击队 就在几人从信丰快到寻乌的路上,碰到一伙土匪,由于寡不敌众,曾碧漪和护送她的游击队员都被捕了,那土匪的头子姓张,属下都喊他“张大哥”。 张大哥见曾碧漪面容姣好,气质卓越,便动起了心思,想着将曾碧漪留下来,娶了她,张大哥提出这个想法,一旁的一个游击队员立马说道:“那可不行,你知道她是谁吗?她是古柏未过门的妻子,我们可是特地接她过去成婚的。” 古柏带领游击队员们作战杀敌,勇猛非常,在这山头上也是声名赫赫,就连土匪们对他也十分敬佩,张大哥一听,这是古柏的妻子,当场愣住:“这是真的?” 当从游击队员口中再次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张大哥立刻抱拳,笑着说:“嗨,你们早说嘛。对不起,之前多有冲撞了。” 张大哥不仅释放了曾碧漪一行人,还给了他们30块银洋,说是祝福古柏、曾碧漪新婚大喜。 就这样,曾碧漪与游击队员才安然无恙地来到仁居山,与古柏、曾昭秀汇合,他们将脱险的故事说给大家听,众人都哈哈大笑,与此同时,听到这样的“玩笑”,古柏的心中泛起不一样的感觉。 ![]() 图|曾碧漪 结婚宣言曾昭秀、曾碧漪都留在了古柏的游击队,曾碧漪做起了文化教员的工作,她是队伍里唯一的女性,教大家认字、唱歌,还参与战斗,战士们都对这位女同志充满了敬佩。 而在这段相处的岁月里,古柏与曾碧漪再次找到曾经萌生的好感,二人感情不断升温,渐渐走到一起。 哥哥曾昭秀说:“你们早点把婚事办了吧。”这一喜讯传开,大家都为他们的结合而高兴不已。 就连远在瑞金的毛主席也知道这个好消息,之前毛主席、朱德带领红军从井冈山下来,古柏见到两位领袖,向他们汇报寻乌一带的情况,并为毛主席、朱德带领的部队解决驻地、粮食的问题,深得毛主席的赏识。 古柏偶尔要去赴总前委机关开会,与时任红四军总前委书记的毛主席也有了更多接触,二人成为相交不错的好友。 ![]() 图|毛主席 当古柏要结婚的喜讯传到毛主席的耳中,毛主席为他高兴,还亲笔写了一封贺信:
毛主席在信里表示,古柏曾碧漪可以对外发表一个结婚宣言,广为告知,也告诉广大群众,红军并非“共产共妻”,粉碎国民党的谣言。 古柏读完信,当即茅塞顿开:“对呀,我们是应该这样做,还是毛委员想得周到!” “难为毛委员心里还记挂着我们,这么远把信转过来,这宣言的事情,你看怎么办?”曾碧漪说道。 ![]() 图|古柏与曾碧漪 当晚,古柏就提笔写下庄重的“结婚宣言”:
曾碧漪看完,也很满意。古柏没有离开办公桌,而是由曾碧漪继续磨墨,古柏一刻不休地将“结婚宣言”抄了几十份,等到第二天,游击战士们分头将宣言贴到附近的城镇。 古柏与曾碧漪结婚了,他们的“结婚宣言”广为人知,并成为一份“革命宣言”,让更多的群众们了解到,红军提倡的是婚姻自由,国民党的报道只是一纸谎言而已。 ![]() 图|曾碧漪(前排左一)、康克清(后排左一)、贺子珍(后排右一) 古柏曾碧漪夫妇坚定不移地奋斗在革命道路上,1930年古柏被调到红四军前委担任秘书长,曾碧漪与丈夫一起前往苏区。 当时毛主席是前委书记,古柏又与毛主席重逢,从此古柏就留在毛主席身边,全力以赴支持毛主席的工作。 与此同时,曾碧漪也担任毛主席的机要文书、秘书,夫妻俩都全心全意地帮助毛主席开展工作,曾碧漪更成为毛主席身边的第一位女秘书。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红军主力离开苏区,古柏留在苏区,任闽粤赣红军游击队司令,继续坚持游击斗争。 1935年2月,古柏在前往广东东江地区传达遵义会议精神的路上,被国民党地方武装包围,古柏宁死不屈,与敌人激战良久,最终壮烈牺牲,年轻的生命永远定格在29岁。 ![]() 图|古柏烈士纪念碑 古柏牺牲的同年,曾碧漪在游击斗争中不幸被捕,在监狱中,敌人对她严刑拷打,曾碧漪宁死不屈,她只说自己是一个一般的红军,没有特殊身份,到后来,敌人也就相信了她,不再对她动辄施以酷刑。 一年后,西安事变爆发,国共再次合作,曾碧漪也得以被释放出来,她启程前往江西吉安,以教会学校教师的身份作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后来寻乌的古氏家族修订族谱,要弄清古柏的事迹,于是古柏的二兄古梅写信寄往延安毛主席的手里,希望他能为古柏作传。 彼时,日理万机的毛主席才得知古柏牺牲的噩耗,伤心不已,立刻提笔给古梅回信:
此外,毛主席还在一张宣纸上,郑重写下对古柏的怀念,一并寄给古梅:
字字句句,可见毛主席对好友逝去的悲痛。 ![]() 图|毛主席 而古梅收到毛主席的信后,也将信寄给了曾碧漪,这时候,曾碧漪才知道丈夫古柏已经牺牲的消息,她伤心难抑,失声痛哭。 当时曾碧漪已经接受组织安排,启程前往广东韶关产院,做一名助产护士,继续从事地下工作。 曾碧漪写信给毛主席,希望能到延安去,毛主席回信,认为革命形势严峻,她暂且不要到延安来,当时毛主席的信被国民党截获,国民党派人来抓捕曾碧漪。 好在当时曾碧漪正好返回南雄老家,看望家乡的亲人,才逃过一劫。因为一直无法去延安,曾碧漪就一直留在广东,做护士的工作。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毛主席专门给曾碧漪写信,说可能还会打仗,路上仍然存在危险,毛主席叮嘱她,先与地方的党组织联系,坚持地下斗争,等日后安全了,再来延安。 正如毛主席所言,内战爆发,战事再起,战火纷飞之中,曾碧漪一直在做护士工作。 ![]() 图|毛主席 久别重逢没想到,这护士工作一做就是十余年,1949年10月,当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成立,远方的曾碧漪也为此高兴、激动、兴奋。 毛主席没有忘记她,组织也没有忘记她,1949年南雄县委找到曾碧漪,通知她去北京,因为:中央组织部要调她去中央工作。 曾碧漪的内心是澎湃雀跃的,一回家就收拾好行李,随即踏上前往北京的路程。可还未见到毛主席前,曾碧漪又受到一个打击。 当年,中央红军主力转移,毛主席和贺子珍将孩子毛毛交给毛泽覃贺怡抚养,后毛泽覃牺牲,毛岸红下落不明;而曾碧漪和古柏的孩子们也被送到乡亲家中,分离多年。 1949年1月,贺怡从赣南寻找毛毛回程,曾碧漪和不久前找回来的孩子古一民也陪同在侧,车辆路过泰和县时发生车祸,贺怡和古一民当场去世,曾碧漪腿部受了伤,再加上失子之痛,她在医院住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慢慢恢复过来。 ![]() 图|曾碧漪(左) 1950年4月,曾碧漪接到通知:前往中南海,那是毛主席访苏回来不久,就在中南海接见了曾碧漪,他们已经十余年没有见面了。 毛主席紧紧握住曾碧漪的手,目不转睛地看着她被岁月镌刻的面庞,而曾碧漪看到毛主席,泪眼早已模糊,眼泪流到停不下来。 曾碧漪啜泣着向毛主席诉说着多年来经历的种种,她是如何走出监狱的?如何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开展工作?这么多年她如何思念孩子?她一边说着,一边流着眼泪,仿佛终于找到一个倾诉的入口。 毛主席温柔地安抚她:“曾碧漪同志,千万不要难过,我和你一样,留在江西的孩子也来不及找,死活不知!毛泽覃已经牺牲了,毛泽民也死在盛世才的手中.....” 毛主席和曾碧漪有着同样的伤痛,所以更感同身受,当毛主席安慰曾碧漪时,伤心之情也汹涌而来,说着说着便停顿了...... ![]() 图|毛主席 他起身走进屋里,拿出一个信封,认真地交到曾碧漪的手上,毛主席再度握住曾碧漪的手:“曾碧漪同志,不要过分悲伤,千万要镇静些,你看看吧。” 信中装的正是当年毛主席寄给古柏兄长古梅的题词,那是他对古柏的哀悼,曾碧漪看到毛主席的题词,当场泣不成声,眼泪怎么也停不下来,毛主席安慰她,安慰了许久,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 临别前,毛主席依旧很关心曾碧漪:“你在我身边工作多年嘛,很出色,我忘不了,以后常来我这玩玩。” 至于孩子的事情,毛主席也告诉她:“让邵式平、方志纯他们帮你找,我们也准备让中组部办办这件事。革命的后代我们要管一管呀,过去打仗顾不上,现在可以了。恐怕留在江西的孩子不下几百吧。” 毛主席的这个重大决定,给革命后代带来崭新的希望。 ![]() 图|毛主席 有了毛主席的叮咛,曾碧漪也安心不少,后来正是在毛主席的指示下,曾碧漪找回了自己的另一个孩子,许许多多的革命后代也得以回到亲人身边。 1956年毛主席与曾碧漪在一场会议上相见,曾碧漪很激动地告诉毛主席,自己的另一个孩子在江西瑞金找到了,毛主席也发自内心地为她高兴! 曾碧漪大姐在新的岗位上全心奉献,直至1997年与世长辞! |
|
来自: 新用户2830kzGu > 《中国政治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