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速讲话 当你上过台,讲过话,不带草稿的那种,你就会明白慢慢地说话是多么的重要了。 其中的好处不只是给自己充分的思考时间,避免忘词,更是给自己情绪上的一种安定,以便能想出更多紧张时说不到的点。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些人口无遮拦,冒冒失失的毛病的根源多半是思慢口快——这时候,保持慢速的口调就十分有效。 还有就是,淡定地讲出一个笑话,远比你匆匆说完一个笑话效果要好得多(个人亲身体验)。 不要以为这么一个小小的习惯很简单,许多人包括我一到台上就紧张得要死,口速很容易不由自主地会加快。而平时看电视节目的时候,我很喜欢关注演讲者的语速,感受他们站在台上的感觉,不论内容多么的空泛,我都佩服他们…… 而像华少那样的,毕竟少数。我常常会偷偷地想,他一定默默地蹲在台下把那个台词念了N遍了吧……做主持人的压力都很大,这倒是个公认的事实。 刚刚看到一条知乎上的回答,大概意思就是说:别人说什么你都不要激动,最好能面无表情,宠辱不惊。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影响到你、伤害到你,除非你真往心里去。@邓妍 而慢速讲话表面上是一种形式,但是有时候形式可以带动心理上的变化,行为暗示常常比心理暗示更有用。当你能够以一种悠然的姿态去生活,不只是在讲话上,更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的内部损耗就能够很好地降下来。我一直认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而有些损耗我们甚至是毫无察觉的。当你和别人争论时,当你在众人面前讲话时,当你还在被他人的一两句话弄得很不舒服的时候,如果你想发表你的看法(千万别和别人争,不然你已经输了),请慢慢说。如果你还心里有条梗,哪怕默念也要慢慢念。 当人处在紧张的情况下,或是思维局限的时候,智商是会降低的。为什么有些人越是关键的时候越发挥不好,我绝不相信是运气太差,因为这些人根本慢不下来。这个时候,不妨让自己慢下来:心跳还很快没关系,但动作一定要慢下来。 我记得我前几年高考的时候,拿到试卷后,我知道我很紧张,所以我写名字的时候故意慢慢写。慢慢写的过程,就能让思维发散一点,还能想到其他的一些东西。写答案的时候也不妨稍微慢一点,虽然时间很紧,但没必要让自己太快。 而快,往往意味着紧张的开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