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试解No.205

 幽默的数据线 2022-06-24 发布于上海

205 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

本条有三种解释,逻辑上都通顺,个人认为也是提示阳明病需要鉴别诊断不可误用攻下的内容,供参考:
第一种,指少阳病之泻心汤类证(胃虚邪凑),可以与《伤寒论》试解No.149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试解No.157生姜泻心汤《伤寒论》试解No.158甘草泻心汤《伤寒论》试解No.161旋覆代赭汤《伤寒论》试解No.173黄连汤互参。心下硬满提示为典型泻心汤证心下硬满者,心下不痛说明尚未到阳明层面,虽然症状上或出现心烦等类似于阳明病的症状,但实质上仍属于少阳病,因此需要与阳明病鉴别阳明病,不可盲目使用攻法不可攻之,而应以胃虚邪凑型的泻心汤类方治疗。若误用攻实泻下之法,伤津液血液,胃(中津液)虚者更虚,传入太阴病出现下利不止的情况为难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若下利能自止说明脏腑机能(尤其胃)还能自发收摄,故相对好治利止者愈
第二种,指少阳阳明并病,可以与《伤寒论》试解No.104中本应用大柴胡汤却误用巴豆下法而生变证的情况互参。患者有阳明病阳明病又有少阳病之泻心汤证心下硬满者,治疗应少阳阳明同解(如大柴胡汤),而不可只用攻实泻下法不可攻之若误用攻实泻下之法,伤津液血液,胃(中津液)虚者更虚,传入太阴病出现下利不止的情况为难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若下利能自止说明脏腑机能(尤其胃)还能自发收摄,故相对好治利止者愈
第三种,指正虚邪盛的阳明病(阳明中寒)范畴,可以与《伤寒论》试解No.190中“中寒”(指胃津缺、胃阳虚互参。此时虽邪热已盛入里之层面为阳明病,但心下硬满为胃(中津液)虚的表现,符合胃津缺、胃阳虚而邪热盛的情况,此时不可用大攻实的方法,就算要泻邪也要缓下试探着来(如调胃承气汤白虎加人参汤等),以防出现泻后正气全空陷入阴病的情况。若误用攻实泻下之法,伤津液血液,胃(中津液)虚者更虚,传入太阴病出现下利不止的情况为难治攻之利遂不止者死,若下利能自止说明脏腑机能(尤其胃)还能自发收摄,故相对好治利止者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