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一”追风:坐上高铁去荔波、去西江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五一”追风:

坐上高铁去荔波、去西江

卷子

“五一”之前有很多的设想,或太远、或太近,或太辛苦、或太无趣,最后从一个户外组织里圈定了黔东南。

十多年前去过贵州,从贵阳、安顺、遵义一路走下来,看过了青岩古镇的老屋牌坊,看过镇山村石片瓦房,看过名气爆棚的黄果树瀑布,以及因为一次会议而名声大震如今又寂寂而家常的小城遵义。

对贵州,还是念念不忘。而且,高铁通了,这个福利我还一直没有享用呢。

“五一”三天假期,黔东南刚刚好。


D1:长长的路途与美美的荔波之夜

行—

深圳北-广州南-都匀东,高铁1+4.5=5.5个小时,再加广州中转30分钟,合计6小时。

都匀东-荔波,大巴2个多小时。

上午九点半出发,下午五点半到达。

路途虽然长,但低头有手机,抬头有风景。

路过阳朔、桂林,外面是这样的诱惑。峰林四起,屋舍俨然,恍若桃花源。

每一次到达,都会开启一个新的窗口,通向一个陌生的世界。

住—

荔波县城。酒店宾馆林立,不愁无处安放你的疲惫。

吃—

荔波美食街。绝对能满足你的饕餮大欲,你只恨自己没有多长几个胃。

具有荔波地方特色的美食有荔波烤鱼、臭酸、牛骨酸、笋果酸、酸肉、鱼包韭菜、米片等。在小吃街都能吃到,我们因为坐进了饭馆,所以摊子上那些诱人的小吃就都错过了。

从住处维也纳酒店步行去美食街,路过的一个小区。

黄昏时的美食街入口。

华灯初上,香味始起。人们开始往这里汇聚,——这个小城,除了美食街,到处都是寂静一片。这里集中了荔波所有的热闹和喧哗。

烤香猪。

荔波有一个特色菜叫荔波风猪,据说采用四十至六十天的奶膘猪仔,刮毛去五脏后,加洒八角、茴香、花椒、草果、桂皮、山奈、生姜等佐料及精盐腌制风干而成,故名风猪。不知道与我所见这个是不是同款。


家家都是满座。这个“喀斯特杨梅汤”和“好好吃”都是网上推荐的。

歌手唱得很好听,让我们的晚宴平添了几分文艺的气息。

我和青藤两人的晚宴,吃撑了。

这叫水蕨菜,此地特色之一。生于荫凉潮湿的河谷里,味甜、鲜嫩,通株可食(普通蕨菜仅蕨芽可食)。

广场上的市民和今晚的月亮。

广场上的酷骑一族,玩得很嗨,很惊险。他们多次骑行冲上一米多高的窄平台。玩不分城乡,青春在哪里都一样跳跃。 


今夜月色如水,照亮了荔波的夜。——手机出品,为国产华为,也为我这个手机摄影师点个赞。

街头的小火车。

旅游已经成了荔波的主打歌。

街头卖小吃的老奶奶。

荔波位于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万左右的人口中,少数民族占90%以上,人口较多的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水族,鱼是水族的图腾,饭稻羹鱼是水族的重要社会习俗,水书是夏商文化的孑遗,属水族的精神支柱。好涨姿势!

荔波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明天的大小七孔会怎样的亮瞎我们的眼呢?


D2(日):荔波的大小七孔迷醉了我的眼

早晨起来,先周边逛一圈。原来我们就住在教育局的旁边。

如果说北纬25度是地球的彩色腰带的话,那么荔波就是这腰带上最绚烂的一抹绿。

《孤独星球》杂志曾评选过年度最触动心灵的15张风景照,荔波在全球各地的美景中脱颖而出、位列Top1

这个以乡村田园风光和布依族农耕文化为特色的黔南宝地,是贵州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联合国组织的专家学者组实地考察后评价:这里是世界同纬度上最后一块绿宝石。沿世界地图北纬25度环视,除了海洋、城市和沙漠,就在中国贵州南部有这么一处茂密的原始森林。荔波的山川、土地,广泛地进入大众视野是近几年的事,它的热度一路上涨,估计还未到最高点,相信会有节假日水泄不通的那么一天。

荔波樟江风景名胜区大小七孔景区门票价格从201815日起实行一票制:旺季130/人次,淡季110/人次,景区门票两日内有效。 

景区主要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和樟江风光带组成,分布有58个主要景点,其中小七孔最为优美。

有人建议的游览顺序是:先从贵阳坐交通工具到麻尾下,从麻尾到小七孔西门下车,然后再从小七孔去大七孔,游览完毕返回小七孔坐车去荔波,沿途可欣赏到樟江美色,最后可游览水春河,来一场惊险刺激的漂流。樟江景区以水为胜,所以最好选在6-9月旺水期去看会更过瘾。 

我们当然就直奔大小七孔啦。尽管是五月,但水已足够,小七孔的瀑布正等候着我们呢。

大七孔打卡照。

大小七孔挨着。如果从小七孔西门进、东门出,或者东门进、东门出,可以从上往下玩,最后玩大七孔;如果东门进西门出,不先玩大七孔,就将完美地错过啦。

我们队伍是东门进西门出,队里的小伙伴们,除了我和青藤,竟无人走大孔。我也是在排队电瓶车检票时多了一句嘴,然后折回大七孔的。——票都已经检过了,检票员很温暖地说:我记住你们俩了,回来不用检票了。

完美的第一感受。

完美的第二感受是,捡了一个妹子青藤,和我行速相当,我们快乐地看看看,走走走,拍拍拍。

大七孔景区没辜负我们奔它而去。

大七孔桥在景区外,属于非著名景点。

大七孔景区以原始森林、奇峰溶洞、峡谷伏流为主要景观,景区深,水流急,洞中有瀑,瀑下有湖,湖上有天窗,阳光投下形如日月星斗。主要景点有大七孔桥、梦塘、恐怖峡、天生桥、妖风洞、地莪峡、水神河、二层河、笑天河、龙头山、清水塘等。我很喜欢它们的神秘和幽深。

这里以峡谷为奇。大门边有坐船游,但像我们这样每天愁步数不够的人,当然是走走走啊。

我们被这样的巨石突然挡住去路。

"天神峡谷"。河两岸一直是峭壁耸立、危崖层叠,绝壁上附着朵朵钟乳、层层翠林,宛若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镶嵌在崖壁里的宝石。

舟行约2公里,有高60米、孔宽20米的天生桥矗立于花草树木丛中,一道奔腾不息的瀑布映衬上面的""身,静中生动,静内出声。过天生桥,地下湖又是一番神秘,让人惊喜不已。


妖风洞,像极了新疆阿图什的天门,都是峡谷里的产物,只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妖风洞前,暂做妖精。听听风吹,闻闻瀑声。

青藤驻足,飞瀑流花。

我们进出用了一小时。

从大七孔出来,火速奔向小七孔。

经常登上画报的小七孔古桥。

驻足,凝眸,沉思,是为必须。

再为它变换角度。其实过了桥就是广西了,我已经由贵州穿越到了广西。

小七孔景区在响水河周围,以瀑布、原始森林和湖泊等自然景观让很多人心醉神迷。公里长的响水河,上下落差40多米,形成了68级的瀑布飞迭。

飞瀑之外,还有湿地、森林、湖泊。

我们始终沿着河在走,满目飞泉,满耳淙淙。其中水上森林也迷倒了一批人。 

秋天的枫叶在荔波的春天红了。 

一车人,就数我们跑得远,看得多,耍得欢。

网上下载了两张瀑布照,以弥补我手机没有瀑布全景照的缺憾。

奇、幽、俊、秀、古、野、险、雄,这里的山、水、石、林,这里的原始古朴的民族风情和原生态的喀斯特森林,已完美征服了我们的心。


D2(夜):西江千户苗寨的月圆之夜

从小七孔出来,直接去西江,280公里左右,大巴三小时。我们正好赶上了西江千户苗寨的黄昏和月圆。

背包进寨。西江千户苗寨以蓝天迎接了我们。

西江千户苗寨坐标: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km,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km,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00km。 

西江千户苗寨是一个完整保存了苗族"原始生态"文化的地方。它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

在这里,细细地逛,并在博物馆里慢慢地逗留,你能领略和认识苗族的来龙去脉,并对它漫长历史与发展产生模糊的记忆(清晰的要求太高,就不妄自拔高啦)。

西江千户苗寨也是一座露天博物馆,成为观赏和研究苗族传统文化的大看台。西江每年的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均名扬四海。

我们住在景区里面的蚩尤部落。进景区坐电瓶车第一个下车点。客栈装修得很有风格,可惜潮湿渗水,墙面斑驳了。

客栈有个小小的书房,朴素而随意,但有着淡淡的木质香。

大船木做成的板凳,以及随意摆放的木雕饰品,让人安静。

风雨桥上的灯已点亮。

出于改善村寨风水条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虑,多数苗寨在村寨附近都建有风雨桥,以关风蓄气和挡风遮雨。

入夜的苗寨小镇。

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是大看点,庆幸我们没有错过。

每到黄昏时分,千家万户亮起了灯。所有依山而建的房屋在层层叠叠的展开,水墨画的韵味就氤氲开来。

五号风雨桥。

在桥上俯瞰。

桥的另一边是后粮仓餐馆,餐馆再往里走,是农田观赏区,我们第二天去一网打尽了。

夜的蓝竟也如此迷人。

千户灯,月圆夜。

过了桥就有电瓶车去观景台,但排队人太多,我和青藤选择了步行上山。于是一路跟着圆月走,美美的把十五的月亮看了个够。

俯瞰苗寨灯火的海洋。光芒处是“美丽西江”的表演场,晚上的要另购票,我们第二天去看日场(包在门票里)。

灯光与月光呼应在一起,堪称豪华出品。

已分不清是游客还是苗寨姑娘。看着人家这么美,我们暗暗地决定:第二天我们也要盛装出镜。

月亮的拥趸,纷纷高举自己的手机。月之美永在,它的粉丝永远不散。

我们的宵夜。

我们是一群人中唯一步行上山又步行下山的。我们没有原路返回,而是选择了观景台附近一个小巷子,直接拾级盘旋而下,到达江边。


D3:走遍千户苗寨的古巷、山道与田埂

我们第二天一早就起床了,打算走走无人的寂静古巷。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我们并没能看到空无一人的街巷。

有晨雾在吊脚楼旁边的山上缭绕。

苗族建筑以木质的吊脚楼为主,为穿斗式歇山顶结构。西江苗族吊脚楼源于上古居民的南方干栏式建筑,运用长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结构的组合,构成三维空间的网络体系,与周围的青山绿水和田园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相得益彰,是中华上古居民建筑的活化石;在建筑学等方面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清晨的风雨桥。看别人的摄影作品色彩很明亮,但是我的镜头里,就是这样素色。

与鳞次栉比的苗寨木屋同个框。

倚栏望呆的苗家老奶奶。她们在看我们,我们在看她们。

博物馆旁的老巷口。

广场及广场边的屋子。天色阴沉,但宁静沉稳。


盛装出镜,留下苗家影像记忆。

广场上盛装的游客们,男女老少都有。

风雨桥上的老奶奶们,她们正在唱歌,很有特色的地方民歌。这是她们的日常服饰。

挨着她们来一张,声音没留下,身影且留下。

我们坐游览车再次上到观景台。看跟夜里不一样的景致。

晨雾中俯瞰昨天灯亮的地方,更能了解苗寨与山的关系。

这是我们昨夜步行下山的巷口。

观景台的对面有个小山坡,坡上有个屋子。没有游人往上走了。我们决定开辟新的观景点,于是沿着小坡上了没人的台阶。

然后就看到了这样的栈道在山里绵延。

再次俯瞰,角度变了,就有了新的收获。

右边的路就是我们昨夜步行、今早乘车上来的山道。门票含4次观光车,进出客栈2次,上下观景台2次。而我们上下4次观景台,竟还多出了1次乘车机会。

因为我们沿栈道又走了一条没人走的道路,步行下了山。


山与河、与田野、与梯田在视线里不停变化着。

感谢自己的选择,感慨风光的无限。

栈道通向一个正在修建的客栈“花间堂”,过了客栈没多久,栈道就断了。我们从这下山,看到了没有游客的原生态民居。

一直下到昨晚的后粮仓,走到梯田下。

“美丽西江”的演出。第二张是苗族村寨的老人在唱原生态山歌。

长桌饭,酸汤鱼,米酒,苗家山歌,芦笙,齐齐上演。  

最后盗两张别人的、蓝天下的苗寨。

山水有情,古寨有韵。

荔波的水,西江的月,都将存于心底。

爱每一条走过的路,爱每一轮升起的月。

2018的“五一”,黔东南留迹。

注:除封面和原文标注的4张,其余图片皆为卷子手机出品。


卷子路上,捡捡风光。

山水不丢,世界不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