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与恶的距离》:给你世界,给不了你答案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我们与恶的距离》

给你世界,给不了你答案

 卷子

老实说,我被震撼到了。

这是一部我看了就停不下来的剧,它对现实与人性的观照,和现在屏幕上或婆婆妈妈、或打打杀杀、或哼哼唧唧的长剧相比,不是几条街的距离,而是不在一座城里。

这部豆瓣评分最高的华语电视剧,凭什么呢?

剧情一句话即:一起杀人案的后续风波。本剧根据台湾真实的恶性社会事件改编:李晓明在戏院随意开枪射击,造成9人死亡21人受伤。

这是一起无差别凶杀案 “无差别”是指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没有仇怨,随机选择作案目标、在作案现场见谁杀谁的杀人案件;犯罪嫌疑人作案是有预谋的,杀人的手段一般也有预谋,只是作案的对象是随机的。

编剧视角聚焦于李晓明凶杀案对不同家庭造成的影响与动荡,及其引发的后续风波。

社会热点事件从来都是抓眼球的,而《我们与恶的距离》不但是抓住了一个热点事情,更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审视“视角”:一个杀人案和一个精神病患者引发的人性喧嚣,从开始到结束的社会反应全过程。尽管没有绝对的答案,但它引领我们去还原真相,去关注生命,这是最难得且搅动人心的。

剧情围绕杀人犯李晓明的家属、九位受害者代表刘天彦的家属、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三方,以及“思觉失调症”患者应思聪及其家属,他们的心路历程和生活变化展开。

镜头从正面的善恶审判,转向了案件背后的真相探究,其实要表达的是人性的变化,讨论人类社会的规则及解法(或无解)。

社会、道德、法律,是否都有绝对的黑与白?谁代表着正义与公平?对与错谁来判定?多数是不是一定代表真理,道德与法律是不是同轨?……

关注“道德”、“人性”、“善恶”,深层次地去挖掘人性与社会性。这种严肃、深刻是吃力不讨好的活,但这部剧迎难而上了。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成为新闻事件中的当事人,而人的天性中又有着参与欲,所以我们不甘于置身热点之外,总想对社会事件进行了解和评论,现在不是街谈巷议的时代,于是发言更多是在网络上完成。人们通常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事件进行善恶评价或者情感抒发,——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抡起的是正义之棒,但:

我们的观点是真理吗?我们的判断一定正确吗?我们的“善良”是真善良吗?“流量”即民意吗、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吗?大多数人又一定代表正义吗?……

我们只是路过了很多人与事,并没有走进。

剧一开始,对于媒体追热点行为的争论,就为我们还原了网络暴力背后的部分真相。

一个杀人犯死有余辜,民意汹涌时恨不得他全家都死无葬身之地。

如剧中杀人犯李晓明的父母。在李晓明被正式宣判死刑之后,他的父母变卖房产赔款,但社会舆论对他们的压力依然在与日俱增,不堪重负的夫妻俩只好面对媒体下跪道歉,可换来的却是媒体的追问和讨伐:

下跪是发自内心的吗?
请问下跪是有人指导你们吗?

下跪不能换回九条人命!

李晓明的母亲含着眼泪,声嘶力竭地喊出:“没有一个爸爸妈妈,要花二十年去养一个杀人犯呀!”

杀人犯的家属是否要承担责任,估计很难有共识。李晓明的父母是杀人犯的家属,但并不是参与者,为了躲避网络暴力和社会舆论,他们卖掉了房子,关掉了手机,带上了黑色口罩,在街角海边苟延残喘,但仍不被放过。大多数人自以为站在了“恶”的对立面,却也在不知不觉中扮演了施暴者的角色。

受害者的创伤无法弥补,对施害者家属不必谈换位思考、谈宽容和理解,但选择做一个局外人,是不是我们能够给予他们的最大善意?如果把他们逼向绝处,这个社会并不会变得更好。

不明真相和寻找真相永远在竞走途中。

真相往往是碎片,很难让人看到它的完整面目。有些看似完美的真相,会被另一些细微碎片击碎;我们能看见的,很难是事件的全部或本质。

比起真相,更多的时候是谎言。谎言会暂时缝合一些矛盾和裂痕,使人安心沉睡;而传达真相是既痛苦又辛苦的事情,所以很多人选择在真相面前闭上眼睛。

其实没有谁会在意真相,大多数人只会相信自己希望看到的那个真相。

我们与恶的距离到底有多远?李晓明无差别杀人是一种最大的、最可怕的恶,但这种恶是如何滋生的?会否在制造大恶的过程中,我们曾是无意识的推手?

李晓明罪该万死,反社会人格也好,暴力恐怖倾向也好,他不会、也不应该获得任何的同情。

但剧中另一个杀人犯精神病人陈昌,和另一个潜在杀人犯(差一点)精神病人应思聪,则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迷惘,就像我们对待李爸李妈一样,情感不知如何摆放。

以一个杀人犯的家属和精神病患者的社会遭遇来体现人性的斑驳,以整个社会对凶犯家属和精神病患者的误解、歧视和排斥,来反思媒体和大众的所思所为,很现实、很深刻,也很无奈。

李晓明是罪大恶极,但众人对律师和凶犯家属泼出去的粪和砸出去的鸡蛋,也会累积出恶意的,——千万个这样的恶意堆积,也会摧毁一个人。

编导把情感往凶犯家属和精神病患者那里稍稍倾斜了一下,他们成功了,我们被带进了节奏中,开始期待公平与与正义。可是,站在受害人一面,我们发现:

一方面,应思聪到幼儿园“绑架”孩子拍片子,的确没有恶意;另一方面,他带给幼儿园的孩子以及他们父母的却是真真切切的长达数小时的恐慌。

一方面,陈昌精神错乱思觉失调一心求死残忍杀害孩童最后自吞塑料而死;另一方面天真的孩子被他残忍杀害,家人之痛天地崩塌。

一方面李晓明滥杀无辜,无辜家人因他几近走投无路;另一方面,九人因他再也看不到明天,那些被伤害的家庭永坠黑暗之中。

在极为无辜的受害者面前,去探讨施害者的根源与动因,违逆了很多人的情感。

这也是我在追剧时情感的混乱与纠结。

编剧想通过一起无差别杀人案件,探讨诸多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议题。比如,被害人家属该如何熬过丧亲之痛,该如何重新建立生活的坐标?比如,杀人凶手的家属是否该接受道德和舆论上的“连坐”,他们可以撇清关系自在生活吗,他们是否还有快乐生活的权利?比如,是否要废死,赞成废死者认为死刑不能彻底根除罪恶,但这对于受害者家属是否有二次伤害?比如,我们有没有权利不宽恕、不原谅?比如,精神病患者的权利该如何被保护?……

本剧其实是没有答案的。我们也都会在人性的天平上摇摆。

唯一能做的、能信的,就是做一个温暖的人,远离不可究、不可控的人性之恶。

影片结尾很温暖,但更像是一厢情愿。

 一号男主,杀人凶手的辩护律师王赦

全社会都希望尽快处死李晓明,李晓明的辩护律师王赦(吴慷仁饰,他演得真心是好)除外。在公众的认知里,为杀人犯做辩护要么为名利要么不是好人,本剧一开始就是以王赦出场被泼粪开始的。

实际上,王赦不为名利,他想弄明白李晓明的犯罪动机是什么,想要弄清楚如何改善、预防,以杜绝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他被所有人反对,包括他的家人。

有人认为他是理想主义,有人认为他是执迷于乌托邦。

后者认为公众有权恐慌,有权憎恨,有权不原谅,有权不为所谓的社会大义牺牲个人利益,这才是真实的人性。他们质疑王赦缺乏变通的理想主义,是否也在伤害一些人?是否会滋生出新的恶意?

但我被他的执着、他的情怀感动到了,他最后对老婆说“我在啊,在啊,一直在”,很催泪。

 漂亮的女主角,宋乔安。 

作为职场女强人,作为受害者家属,作为媒体人,作为一个不称职的妈妈……她丰富、纠结、痛苦的内心世界被演活了。贾静雯超出了我的期待。

宋乔安丈夫刘昭国

刘昭国是剧中温暖者之一。同为受害人家属,他愿意去发现、接纳和改变。

杀人凶手的妹妹李大芝 

思觉失调症患者应思聪

应思聪的姐姐应思悦

剧中最温暖的角色,没有之一,她就是天使的模样。

没有因为弟弟的病症远离,也没有为了自己好过隐瞒未婚夫关于自己弟弟的情况,更没有因为李晓文哥哥的情况对她产生偏见。

王赦与太太美媚

美媚不完美,她怯懦胆小,

但她深明大义,理解并无畏地支持自己老公。

她将无限的爱给予家人,给予老公的事业。
还有美媚的妈妈,即王赦的岳母,好温暖的角色。

思觉失调症应思聪和宋乔平

还有的她的老公林医生,太招人爱了。

还有news哥。

还有李晓明事件的受害者——轮椅少年。

还有最后一集买粽子的人。

每一点滴的温暖都是对他人的拯救,

而一点点的冷漠都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我们与恶的距离是很难讲清楚的命题

只是在思考就已经很好。

不必急吼吼地宣布结果,

不为群体撕裂去推波助澜。

好的制度与好的人性之间成正比,但好的制度也不能杜绝极端人格。 

能输出个体的温暖,或许就能拉开一点与恶的距离。

卷子观影 

《何以为家》:“我要控告我的父母”
《我们的父辈》:德国视角的二战力作
《少年的你》:关于校园霸凌的碎碎语

向《我和我的祖国》学习选材

《流浪地球》热浪滚滚
《绿皮书》:我更希望主角是黑人钢琴家
《四个春天》:“一屋、两人、三餐、四季”
《无名之辈》:荒诞人生将尊严弄成了笑话
狗13:“每一场成长都是凶杀案”,吗?
《小偷家族》:谢谢你利用了我,也温暖了我
没有“药神”,只有一地鸡毛的世界和一地鸡毛的我们
《神秘巨星》:有爱,才有梦想以及人生的出口
《无问西东》:你的小情感里有没有藏着大情怀?
《至暗时刻》:至暗之时的伟人之光
《芳华》:谁的芳华被碾压成霜?
《寻梦环游记》:穿越亡灵世界去认识一下死亡
挚爱梵高:其实真相已没那么重要,你来过就好

《过春天》:成长是静悄悄地完成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