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好,李焕英》:写给母亲的散文诗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你好,李焕英》:写给母亲的散文诗

卷子

票房已过20亿,豆瓣评分已高达 8.3 分,今日票房与排片都已反超《唐探》,荣登今年的贺岁片榜首,似有可能。

春节档我选择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你好,李焕英》,年初二,当时票房还远在“唐探3”之下。然后就一路飙升了,——在过年时分讲述一个亲情故事,一定是天时地利人和,深度契合“团圆”的主题。

说《你好,李焕英》虐哭上亿人、电影院里抽泣声一片,有点夸张,至少我和我周围的人都没有哭(论被虐哭,显然不如“小红花”)。影片的情感点比较讨巧,对妈妈的爱,也许是所有人内心最柔软的一块吧。

我先写了《人潮汹涌》的观后感,而放下《你好,李焕英》,是因为前者的故事更好玩一些,而且该片被严重低估,我得去喊一嗓子,为华仔,也为真心做电影的饶导。而后者,已经有了太多推文,把它推到了不切实际的高度,大家都在喊50亿的票房了。

五年前的小品,今天的电影,贾导是聪明的,有人缘的,这是一个很成功的改编,能在人物不变、核心故事不变的前提下,加入一些新的梗,就撑起了一个大屏幕。

这部片子的英文名 Hi Mom,所以是孩子的视角,更适合八零后、九零后、零零后的孩子们去看。

我其实就是李焕英,因此我有什么好激动的呢。

片子该给年轻的辣爸辣妈们看看,让他们知道古早的母爱长啥样。  

生了胖丫头,不好看,怎么办?——爱!“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啊?” “因为妈生了你啊!” 生下你就是用来爱的,无论你长啥样,都是娘的掌上宝、心头肉。

粑粑拉裤兜子了,要训斥怒吼吗?——NO!这是多么有趣的事情啊,当娘的一笑,娃就没压力、没阴影了。

没考过高分,被老师喊去学校,回家要发飙吗?——当然不要,打骂训斥,这是做娘的无能与自私。

没拿过奖状,考不上好大学,还拿假通知书骗父母,当众令父母出丑难堪,活脱脱的一个废柴,怎么办?——还是信你啊,永远信你挺你的,才是真正爱你的娘亲。“我以后肯定有出息”,"那肯定的"。

比较今天的一些小辣妈,怒吼、发飙、扔进培训班……她们活在自我愉悦和自我满足里,至于长远的明天,他们看不见,也不想看见。

贾玲的真诚在于她看见了母亲,这些被当今年轻人忽略的母亲特质,被她挖掘并呈现,她暖到了我们,故事不重要,爱才重要。

她是爱母亲的,她为她隆重地拍了一个电影,还让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母亲爱孩子原来永远比孩子爱母亲多了一点点。

故事以穿越的方式回到1981年,贾玲和年轻的母亲成为闺蜜,发现了母亲原来也年轻过。

“打我有记忆起,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所以我总忘记,妈妈曾经也是个花季少女。”一脸胶原蛋白,走路蹦蹦跳跳,和朋友嘻嘻哈哈,篮球高手,被人追……作为一名少女的蓬勃、朝气、任性、怯懦,她全都有。从一名天真少女成长为无所不能的中年妇女,中间就隔了一个你。

“我当你一回女儿,连让你高兴一回都没做到”。穿越后,贾玲的一切行为都以“让妈妈高兴”为核心,殊不知妈妈的保护无处不在。 前面的笑点是孩子为妈妈的付出,后面的泪点恰恰是妈妈为孩子的付出。

“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她应该过的比现在幸福吧 。”

片中贾玲想尽办法撮合母亲和厂长儿子,只是希望母亲的人生可以改写,哪怕没了自己。初看上去很感人,但再想想,挺可怕。

一是她否定了自己,她不认为母亲生下她是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

二是她也否定了自己的父亲,长到上大学的年纪了,都没有承认父亲的不可或缺,认可父母的组合。

年轻人是以成功学来衡量意义的,而母亲不是。“你怎么总是不相信我呢,我对自己的人生真的挺满意的。”“我未来的女儿,我就让她健康快乐就行了。” 

父母希望你成功,但即使不成功,你也永远是他们的最爱。你若以成功回报他们,大美;若不能,也请不要埋怨他们无能,没能给你最好资源。

原来母亲也曾经是青春美少女

她有爱好,有朋友,有热血沸腾

有酣畅淋漓的笑

也可以有浪漫的划船时光

有闺蜜聊天

然后,你来了,她不再是她,而是妈妈

你占据了她的整个世界

两位女主的演技在线

沈腾贡献了笑果

电影真诚,故事上的一些缺憾,被“情”字补仓。

《你好,李焕英》口碑递升,也因为一个“情”字。

它是写给母亲的散文诗,是给父母的节日厚礼,更是给年轻人的温馨提示。

愿年轻人不但记住了母亲的笑,记住了母亲为托住胖丫头而伸出的手臂,还请牢记:

“她不仅仅是我的妈妈,她还是她自己。”

又:步行回家的桥段有点故意煽情之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