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网络游戏、精神鸦片及其他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2017年摄于新疆喀拉峻
^ ^ ^  ^ ^ ^  

网络游戏、精神鸦片及其他

卷子

8 月 3 日央媒一篇文章(新华社旗下经济参考报直言网络游戏为 " 精神鸦片 ",一瞬间,游戏股全面崩盘

被指以毁掉一代人的方式来发展,人们担忧网络游戏市场成为重点监管打击的对象,赶紧抽身逃跑。大家深知政策的力量。

前两天游戏是精神鸦片”原文被删除,游戏股相继反弹(市场对政策的敏感超乎想象)。

我是网游盲,但这不妨碍我与网游爱好者和网游患者交朋友。在网游刚萌芽的那些年,石器时代被我的学生钟爱,他们偷偷地、悄悄地在自家电脑上作战,——不要问我为什么会知道,做班主任,和球迷成为球迷朋友,和歌迷成为歌迷朋友,和游戏迷成为游戏迷朋友,和影迷、书迷、漫画迷……成为同圈朋友,是我工作的策略与常态,靠近他们才能理解他们,才能有对话、引领、沟通与疏导

游戏迷不是另类。他们中也有成就好的,成绩差的;有积极阳光的与乖戾阴沉的。记得当时打得最好的几个,后来一个考公务员做了警察,一个学了软件开发,一个补习了一年也考上了大学。

有一年宣传省高考状元(二十世纪竟然是个游戏高手,嫌别人设计的游戏不过瘾,还自己开发设计游戏

那时,玩游戏和看肥皂剧、武侠小说一样,有沉迷不起的,也有玩玩而已的,也有个别自行创作的(开发软件、写武侠小说)。全看孩子特质与家庭环境。

后来进入智能手机时代,玩游戏的门槛更低、机会更多了,游戏的套路与陷阱也越发光怪陆离了。就听说了网瘾病。

去年疫情期间,有位学生陷落网游不能自拔,开学后无法回归正常学校生活。班主任去家访时,孩子已经不下楼、不出门、不和任何人不说话,应该是非常严重的心理疾病。估计在长达几个月的宅家时间里,游戏是他生活中唯一的东西,除了吃饭,他连床都懒得下。爷爷奶奶无法管教,爸爸妈妈缺席。

他这样,算是被游戏害了呢,还是被家庭害了呢?

每个班都会有不学习的孩子、或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网瘾只是其中之一。

记得曾有一位家长,在儿子整个高中阶段家里没开过电视,父母没有当孩子面玩过手机。周末时间,一家三口出去玩户外、看电影或泡图书馆(当年没有现在这么卷),孩子轻松考入一本。

还有位家长每周给孩子一个钟的游戏时间,若不违反,那这一个小时每周都可以拥有;若控制不住超出时间,则剥夺下一周的游戏时间;连续超出则永久剥夺。父母陪伴监督,孩子自觉克制,其乐融融。

网游或不网游,都有好家庭、孩子

网游有没有诱惑性?有。有没有沉迷可能,有。会不会影响学习、工作或生活,会。

但网游是不是毒品?不是。

毒品不管沾多沾少,一发就不可收;网游偶尔一玩,不会伤筋动骨。毒品只要一沾,侵心蚀骨,倾家荡产;网游择时一战,升级打怪,散心悦身,还可锻炼反应能力,防老年痴呆。

毒品沾上就是万劫不复,没有例外;而玩游戏的除了极少数的网瘾患者,大多数人都是正常学习和工作。

疫情期间封闭在家,网游还解决了一些人的郁闷孤独与彷徨。在东京奥运会比赛间歇,网游也是运动员们的休憩方式之一。全红婵也和同龄人一样喜欢玩游戏,在接受采访时,全红婵透露自己最喜欢玩“吃鸡”和“王者荣耀”,这也没有影响她夺冠,更没有让她堕落沦亡。

百米飞人苏炳添曾参加过英雄联盟德玛西亚杯明星表演赛,大满贯得主张继科曾经参加过王者荣耀明星赛,网游成了他们的业余爱好,还竟然还玩到了一定境界。

“可惜只能玩一个小时,游戏都限制年龄呢,不够!”全红婵的小小抱怨可见,网游还是有管理的,有限制的。

至于管理不力,就加强管理;制度不严,就严明制度;漏洞太多,就堵塞漏洞。

突然把它上升到精神毒品,我也是很吃惊。这个罪名之大、程度之深、出拳之狠,似乎是要锤死网

一个行业的生死,不能是简单的一句话就决定。

是我陌生的一个领域,按理说我没有发言权我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深知下一代的重要性,说网游贻害下一代乃至贻害民族的未来,我听着也是心惊胆战。 

言情毁一代人,武侠毁一代人,流行歌曲毁一代人,游戏毁一代人……但一代一代的人还是成长起来了。未成年人的健康发展,更多有赖于家庭、学校、社会的关爱、教育与引领,尤其是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站,你打开什么样的门,孩子就可能进入什么样的世界。

行业的有序发展、科学发展、长远发展需要政策的规范、指引,也需要我们所有人的监督,但不包括打死。 

有病治病,别喊打喊杀。

-END-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