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燕飞路上的晨练风景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寅春路上的海绵湿地公园
^ ^ ^   ^ ^ ^

燕飞路上的晨练风景

卷子

小区西边沿着外围墙是一条断头路,南北向,北边已完成,连着寅春路,但用挡板封着;南边是真正的断头,和外面的燕春路只有十米之隔。
这条路有个非常漂亮的名字,叫:燕飞路
燕飞路全长接近一公里,两头不通;小区出去,有临时工程门早上定时开。路很宽,西边的斜坡草皮已植好,草皮上面有隔断,再外面,就是炼油厂的老铁路,偶尔能听到“哐当、哐当”的火车声。
这断头的一公里路成了早锻炼的乐园。
我走三个往返就完成了每天5公里的打卡任务,比寅春路上的海绵公园近且畅快,那里一是绕,二是窄,三是人杂。
我听着小曲,吹着小风,迈着小步,甩着胳膊在燕飞路上走啊走,然后一些画面就蹿进了我的眼帘。
先是连续几天都遇到一位大爷,个子很高,身板也很直,但走起来两腿有点长短不一,很怪异的节奏和姿势,有点像是中风的后遗症。但这个一点不影响他的速度,他一颠一颠地甚至常超过快走的两位大姐。 
他每一次落脚都很努力、很使劲的样子,没有佝偻,没有大肚腩,头也是昂着的。中风也好,其他也好,只要向上的姿态还在,日子就会如他所愿。
还遇到位老奶奶,坐轮椅的。一位戴着浅黄色的凉帽,穿红色上衣;一位戴着白色的凉帽,蓝底花上衣,有意思的是她轮椅后面的包和上衣花色呼应。他们都穿着球鞋,而不是像一般南京老人那样穿着夏天的凉鞋或凉拖,——感觉是在为随时站立行走做着准备。
她们先是不在一个点上,后来慢慢挪到了一起。她们在慢悠悠地聊着天,隐隐约约听到“你比我大,但是你孩子比我小”、“我们家孙子……”,——家里儿孙永远是老人聊天最大的主题,养儿不防老,但给寂寞的老年提供永恒的话题,活着最虚无、最绝望的时刻是“了无牵挂”,这也算是孩子给老人的贡献之一吧,尤其是上一代老人。
疫情期间,令人惊喜的是她们竟然还保留了一米多宽的距离,感觉她们或许都听不见对方在说什么,聊半天可能只是自言自语。但天空高阔,晨风清爽,两位老人家对视的镜头简直如一幅画。
图片右边有一位大姐,和她的金毛一起安静地坐着;金毛望着轮椅上的老奶奶,大姐看着手机。
路上还有一只金毛,狗主子是位年轻人,每天骑着电瓶车过来遛狗。年轻人带着一整包的东西,和带宝宝一样,吃的、喝的、玩的,都有。他把球抛向远处或者坡上,胖金毛就颠颠地跑去捡,循环往复,不厌其烦。
这只金毛是真胖,它哈哧哈哧地跑过去跑过来,喘着粗气;年轻人就骑着小电瓶跟在后面。一开始我心里嘀咕里一句:真懒!后来转念一想,人家自己完全没有锻炼的需求与愿望,单纯只是陪狗狗来玩耍(或减肥,这条金毛是个灵活的胖子),若没有爱与责任心,天天这么一大早的,如何能做到?
短短的燕飞路,被他们量来量去。人不喊,狗也不叫,那之间的默契像一对父子、又像一对兄弟,我晨练几次,就见他们几次。有一次,年轻人掏出小碟子放地下,胖金毛就在那里吧唧吧唧地喝水,年轻人满眼宠溺地望着。
还有一次,两位金毛相遇了。大姐的金毛不认生,凑过去就要蹭蹭,然后两只金毛就你蹭我、我蹭你地盘旋了一会,大姐的金毛还从小电瓶上跨来跨去,一副自然熟的模样,大姐在旁边哈哈地笑。
如果没有金毛,年轻人和大姐估计在路上遇见彼此都不会正眼看一下,两个轨道里的两种人,憨憨的金毛让他们都卸去了盔甲
今天我下去晚了一些,没见到胖金毛。估计是年轻人遛完狗之后赶去上班了。
燕飞路南边断头处有小块荒地,也就十来平吧,左边还杂草丛生,右边被人开垦成了一块菜地,绿油油的小菜秧,很是诱人。傍晚时分看见一位大妈去浇水,那一定就是这块袖珍菜地的开发者了。
每一个空隙都不浪费,包括时间和空间。就算明天车水马龙,今天也可以是瓜垄菜田。这样的老大妈一定是饿不死的,天塌下来,也不会砸到她,她会在指缝间抠出米粒来,在废墟里种出花瓣来。
晨风吹过我的脸庞,也吹在TA们身上。 
可能下一次我再回来,燕飞路就打通了,我可能不会再那位大叔、那两位老奶奶、那两条金毛,和这块小菜地但是我们曾在这条路上相遇过,TA们像风景掠过我寂寞的清晨,让我看到生活本真的美好模样
在吵吵嚷嚷的网上逛荡久了,到地面上去走走,很有必要。

-END-

^ ^ ^   ^ ^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