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219到318,西藏赠与了我冰雪与蓝天
卷子 从滇藏界碑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名副其实的烂路。 中途我们遭遇了一段滑坡,占据了大半个道路,车子只能依山斜着开过,我们下车步行;还有一辆昆明的大众途观中途坏在路上,马师傅一看是老乡,下车查看,帮忙移车,并担忧救援能否在天黑前赶到;还有一个上坡,泥泞多坑,车轮打滑上不去,大家下来推车…… 故事很多,每一段烂路外面,都有无限的风景。于是下车反倒成了我们的乐事。 





 我们进藏时便遇到了这个摩托车队,被机车的轰鸣声震到。后来屡屡遇见,便聊大天,拍靓照。在大流沙,车队很飒地飘过,如流沙般、瀑布般呼啸畅达。他们也是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两位姑娘。中途有一位出现黄码,后来被隔离在察瓦龙。之后,我们再未相遇。
1.察瓦龙,丙察察的第一个“察”字。 顺利到达察瓦龙,219界碑显示6666,我们入住的酒店就叫2196666,特别有纪念意义。 

我们在一个网红店四川饭店就餐,店里已被各式旗帜霸占,估计是累积了很多年的,上面也曾是一些人的向往与热血,逃离与奔赴。
 饭后在街上闲逛,看到了雪山下的金带绕颈,我们便痴痴地坐在怒江边的小公园等着日落金山,最后等到的只是漫天晚霞。
 察隅是深圳援藏大本营,我非常期待能和援藏的老同事在察隅相逢,当夜还发了微信确认。天下援友是一家,在更为艰苦的察隅,他们过得好吗?然后便传来消息,前方大雪,去往察隅的道路封闭;去往甲应村的道路也被倒伏的大树阻挡;而且据说这波强冷空气会带来更大的冰雪。第二天一早,天还放晴,领队说赶在下一场大雪之前赶紧走,不然就被困住了。 没想到警察比我们还着急,一大早就把警车横在了路口,严禁通行。指挥我们走左贡。 就这样,我们的丙察察变成了丙察左、219变成了省道204。师傅走过丙察察,除了要翻越几个垭口,路上有少许坑,大体路况还是过得去的。他没走过省道204,他被这恶劣的路况惊到了。他说,比219难度直接翻倍。 这是去往甲应村的路口,唐堆腊卡垭口,海拔3300。甲应村,是梅里雪山(西坡)深处的一个小山村。整个村子才四户人家,绝对的世外桃源、人间净土。从察瓦龙到甲应村,60公里左右,只有越野车才能进去,难度比去左贡又上升了一个级别。难度系数排列:甲应村>左贡>察隅。因为路太难,来的人寥寥无几,甲应村更如同仙境一般,留在了传说里。可是我们已经订好了越野车,客栈老板也已经在帮我们锯树,无奈一场大雪还是灭了我们的美梦。
 接下来的路况极差,在稍微开阔一点的桑曲河边,我们休息路餐。话说桑曲河边花开了,水很清澈,石头也好美啊,我捡了一块带回了家。
 我们从这样的之字上盘旋而下,又从对面的山岭盘旋而上。 山上有绿色的流沙。又一段下车行走的时间,玩耍起来。
 然后珠拉村的桃花就出场了,这是西藏送给我们的第一波桃花宴,已经醉倒了我们。 往上层层盘旋时,我们还反复回望这个宁静致深、致远的村子。珠拉村海拔2900,再往前,便是左贡扎郎村检查站,——察瓦龙是察隅的,属于林芝,而左贡属于昌都。碧土乡地巴村又是一个遗世独立的地方,是完全没有游客的原生态藏族村落。桃花正在村子里绽放,白云在屋顶飘荡,牛羊在门前闲逛…… 透过车窗拍到的大流沙,——像这样的流沙瀑布,路上层出不穷。 村口的转经亭,不远处的雪山,路上或站、或坐、或聊天或发呆的藏民,都让我们忍不住想靠近。 左贡县城的夜色。早晨8点从察瓦龙出发,终于赶在天黑前到达。这一路204公里,走了近12个小时(当然,包括停车玩耍)。差点把师傅走崩溃了,他一路感叹:明天就好了,可以走318了。 和省道204相比、和国道219相比,318竟然成了天堂。住县城,是为了做核酸。一早起来,大雪纷飞。我们在漫天雪舞中排队近两小时(电脑系统出问题了),这也成了难得的体验。做完核酸已近11点,我们即刻出发,往然乌湖。师傅说,这一拐,多走了一百多公里。但我们很开心,因为又赚到了一段318。沿途冰雪覆盖下的村庄与河流,开始点亮我们的瞳孔。  在涅拉山口,有雪墙。垭口海拔4700,大雾茫茫皆不见;观景台上也是白茫茫一片,下面的怒江72道柺, 都在一片虚无中。到八宿吉达村时警察说前方堵了,要我们就地住宿。我们不信,又问来车,说可行。领队要求先午餐的建议都被我们否决了,必须立即出发才能满足我们对前路的期待。很快便到了318路线上这著名的九十九道拐,路果真还封着。是这场美丽大雪惹的祸。一早的大雪未及清理,疏通需要时间;而一上午车的聚集,已排成了浩浩荡荡堪称壮观的长龙。99道拐长12公里,是川藏线必经之地,也是川藏线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99道拐又名“怒江72拐”,海拔3100米-4651米。 这里本就是事故高发地段,但依然有人前赴后继地奔向这里, 奔向西藏。 因为西藏离天最近吗? 

99道拐里,还有这样的牦牛,在雪地里散步。 

 我们走的这一天刚好是清明,有人为修桥牺牲的战士献花。
雪崩的小现场。 318原来的涉水路段都被严禁通行了,通麦天险也被隧道取代了。师傅忙不迭地给我们指老虎嘴,他在这条号称"通麦坟场"、川藏线的"肠梗阻"上走过,便有抑制不住的骄傲。 近然乌湖,我们走进了梦幻般的雪乡。  最后10公里,完全是在夜色下行驶。雪越下越大,雪+夜+山道,师傅为确保安全,用几近步行的速度在前进。雪在夜色里是蓝色的,我们沉浸在童话世界里,完全忘记了还有危险一词。
 一下车,所有人都被一种冷艳的美惊倒,雪景像电影场景似的,一幕幕地在我们眼前展开,蓝色的雪,蓝色的夜,蓝色的梦。回到房间,我拉开窗帘,整夜都不舍得放下,就看着雪花在我眼前飘,无比玄妙,又无比亲切,像是久别的孩子回到了子宫,苍老的浪子回到了故乡。 门口的路是白色的,车是白色的,屋顶是白色的,栅栏是白色的,柴垛是白色,山是白色的,树是白色的…… 今天的行程是饱览来古冰川和冰雪然乌湖。我们不得不从眼前的冰雪世界里抽身,去往更梦幻的所在。 来古冰川距离然乌小镇也就几公里,大家完全没料到,这中间还会有插曲。刚到湖边,准备爬坡,发现路完全被冰雪冻住了,前面的车已掉头,后面的车也掉头,领队不敢冒险,放我们在湖边快乐玩耍后,也掉头了。
朝着它的方向自拍一张吧,证明我们已经靠近。 领队说,从今年开始,进去就得换景区车,已经走不到冰川跟前了,以前的美也见不到了。然后发了一个他以前录的小视频,本是安慰我们,又是千真万确地迷倒了我们。 来古冰川视频(阿龙提供) 

 我们总共在然乌湖边停了三次,最后一次是然乌湖房车基地。
然乌湖海拔3850,湖畔西南有岗日嘎布雪山,南有阿扎贡拉冰川,四周雪山的冰雪融水构成了水源补给。它处于喜马拉雅山、念青唐古拉山和横断山的对撞处, 是由于山体滑坡或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堰塞湖。 然乌湖以蓝和静而驰名,如此美丽脱俗,名字原义却是"尸体堆积在一起的湖",传说中湖里有头水牛,湖岸有头黄牛,他们互相较量角力,死后化为大山,两山相夹的便是然乌湖。查到此信息时,我大为诧异:总有一些奇怪的搭配,丰富也刷新着我的词库。 我更愿意称它为蓝色的湖。 那对被隔离的杭州夫妇在我们之后一周到达,然乌湖雪已停,天放蓝,湖水在他们的镜头里竟然是千真万确、名副其实地蓝着。 果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人每走一步,都作数。 
杭州队友图
这是我第三次进藏,第一次是10年前,第二次是5年前,岁月解惑,远方疗心。 很高兴,这次高反没有如期而至,一是海拔超过4000的时候不多,二是我的红景天和高原安应该是起了作用,更重要的是我睡好、吃好了。 上次去四姑娘山和稻城亚丁,也走过一段318,这次把318又拉长了。现在,青藏、新藏、川藏、滇藏东线(214,去雨崩走过一段到飞来寺)、滇藏西线(这次的219),我很开心,与它们都有了一路之缘。 西藏的美,需要调动灵魂参与。 道阻且长,慢慢行,慢慢看。 【 “丙察察之行“(3)】 
我的西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