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心已无法在旧物里停留

 卷子路上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父亲81年写过我的信
我的心已无法在旧物里停留

卷子

终于有了闲暇,可以整理一下旧物了。

1.工作笔记

我是在书柜最底层拖出它们的,来深之前的都在当初搬家时果断遗弃,这是来深之后的一些,中途也随机扔过一部分。

翻开其中一本,2005年的。几月几日几点,我在哪里开会,主题是什么,谁发言;谁在什么时候找我,什么事情,怎么处理的;哪个年级、哪个班级安排了什么活动,谁参加了,程序和结果;哪个学生有问题,怎么去谈心的;领导布置了什么工作,强调了什么重点;周工作安排,谁负责什么,都要求了谁加入、谁辅助;科组会、备课会、年级会、部门会、讲座、培训……

记录琐碎无趣,但日期清晰有序。完整的时间链中,曾经工作的画面再现了,一些生疏了的名字冒出来了,淡忘的事情浮出来了,仿佛幻灯片似的场景再现,把努力过的日子再次投放在我眼前。

但我只翻了一本,看着厚厚的一大摞,并没有很大的动力再继续去翻看,繁琐、平淡、用力的工作并不是我现在的关注点和记录点。

不知这些现在是该留还是扔?

会不会有一天,我莫名地特别地想知道,自己曾经在办公室里的模样?

2.旧日记

从床底拖出一个箱子,竟是从中学到大学的日记,我差不多已经忘了它们的存在。

本子都很简陋,大小厚薄不一,且多已发黄甚至发霉,笔迹粗糙、潦草,语句单薄、幼稚。

因为灰尘太大,简单翻开一两页,便合上了。

对四十年前的自己,我竟然没打开的欲望,消逝的少年与青春,并不是我追寻的意义和寄托的情思。——和同龄人相比,我的怀旧意识淡薄很多,当别人充满怀恋地去谈中学、大学校园时,我并没有太多共鸣。

我也很少被一首老歌吸引和打动。我是喜欢才听,而不是因为它是一首我曾经多次唱过、多次听过的老歌。童年时候唱的样板戏和革命歌曲,我再听,完全不会激情澎湃。

除非这些“老旧”里,藏着我不知道的故事。

另外,总认为窥探自己不如窥探世界。

那这些旧日记,留还是不留?

会不会有那么一天,突然怀念起某个瞬间,想到这里去查找痕迹呢?

3.老信件

我找到一包父亲的旧信件,毫无疑问这是必须保留的。

但更多的,是我自己的,好几大包。搬过几次家,竟然都打包带着了。这次翻到它们,奇怪的是竟也没有打开的兴趣。

太多、太乱、太杂,不知道哪一些才是与我纤细的情感有过关联,哪一些纯粹是平常交际。而有些写信的人,早已消失在视线外。

整理它们,需要时间,一封封抽出打开,再复原放回,需要很安静的时间,但我现在明显安静不下来,我心里装着很多的远方,很多的现在。

而且读它们,远不如读一本书来得痛快。书里的人与事,远超自己的小小世界和小小过往。

那这些信件,留不留呢?

会不会有一天,我想念起写信的人,而信笺上模糊的墨迹再次清晰起来?

4.读书笔记和备课本

当初是好学生,竟然还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断断续续留了一些。有本子的、卡片的,里面偶尔藏了一些小小的思想。

更多的是备课笔记,边走边扔,现在留着的是其中一小部分。几十年的饭碗,几十年的教学足迹,完全和生命浸泡在一起的东西,看到一个标题,甚至能想到站在讲台上时和文本、和学生互动的场景,那是自己曾经很骄傲的一部分。如果有兴趣去整理出来,也该是专业成果。

但我还需要这些吗?还有人需要吗?刚从这个场景退出来,正是另辟频道的时刻,显然无心在此逗留。

那么这个,留还是不留呢?

会不会有一天,讲台上的自己成了心中最长情的记忆?

5. 手稿

用这个词显然有点可笑,但这块体积还挺大。

在前电脑时代,在青春时节,文学梦曾一度霸占了我的小世界。码格子成了当初很快乐的事,竟码了一摞又一摞。其中除了百来篇散文变成了报纸上的豆腐块,而那些长的厚的都压在了箱底,有的被验收失败,有的从来都没拿出来过。

这些自娱自乐的文字,曾燃烧过我的时间和心田。我还会去整理它们吗?它们还值得整理吗?

留还是不留?

……

有人说,若非必须不辞旧,旧物知我心底事。

只是个人心底那点小事,还值不值得知与存,是个问题。母亲走后,她视若珍宝的一屋子东西全部被清理,个人历史的价值仅限于个人;一对老夫妻决定去养老院时,曾对一屋子的书和其他东西慨然而叹:没有人需要它们了。

没人需要,早已是必然。如果连自己都不需要,它们只能提前进垃圾堆了。

但不能确认的是:今天不需要是不是代表明天也不需要,今天没兴趣是不是也代表明天没兴趣。

毕竟是自己人生轨迹的一部分。

奥斯卡王尔德说,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和茶壶、摆件、牌匾、相册不同,那些东西有一目了然的审美价值、纪念价值或经济价值,更重要的是可以摆出来,简单直观,爽心悦目。不像刚刚罗列的这些,只能装箱堆放,深藏一隅,不见天光。

况且,现在,世界光怪陆离,新鲜事层出不穷,我的心已无法在旧物上停留。

那么,这些旧物到底扔还是不扔?

故乡芙蓉

 相关文章 

书墙上的格子与一度被遗忘的它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