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经验:胃不好,阳就弱!一张方子先补胃气,胜过大补特补

 文炳春秋 2022-06-24 发布于浙江

随着时代发展,生活节奏加快,随之而来的一些疾病也在增多。就比如说胃病,记得当年我行医之初,胃病几乎都是因为饥饿。再看现在,几乎都是胡吃海塞,饮食不节所致。

对于有老胃病的男性朋友,有件事务必要引起重视:

胃气不足,很可能会导致功能障碍。这是我历经数十年辩证总结的经验。

典型案例:

曹先生42岁,长沙某市场货运司机。

由于常年在外面奔波,吃住都在车里,饮食不规律,要么一顿吃得很多,要么整天不吃饭。胃病一直都有,他也不在意。但是两年前出现严重的功能障碍,他开始害怕了。

常常反气,饭量很少,大便不成形,稍微一吃多了就胃胀、腹痛,再加上还有功能障碍,所以他经常吃止疼的药,有时还要吃些补肾的药。钱花了不少,效果却微乎其微。妻子对他功能下降十分不满,还会经常嘲笑讥讽他。

后来找我调理,我一看,舌淡苔少,脉细无力

综合这些情况来看,显然是胃气不升,气血不充的表现。

于是用药:

山药、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砂仁、山萸肉、补骨脂、扁豆、莲子肉、陈皮。后续随症加味仙灵脾。

结果仅过了一个月,曹先生胃疼的毛病好多了,每天饮食很规律,体力也随之恢复,能够完成夫妻间的生活。

后续加减用原方调理,半年后他还找我反馈,说是停药后也能有不错的功能状态,妻子也满意了。

这里的道理也很好理解:

中医认为,胃气不强,阳道不兴。吃进去的食物到胃里,胃来生成气血。胃不好,气血生化不利,功能下降也是迟早的事。

所以这种情况得先解决胃,胃好,功能才会好

这方子里,多数是健脾益气的药,目的就是培养脾胃之气,胃气补起来了,身体机能恢复了,营养就能跟得上。

这时候用仙灵脾之类的药去补肾,方向就不会错。

不过需要注意,个人体质不同,用药的量和配比都不同,切勿乱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