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电影】1954年电影《一场风波》

 城北十五里666 2022-06-24 发布于北京


电影《一场风波》,上海电影制片厂1954年摄制,林农,谢晋执导,舒绣文、浦克、孙铮、师伟、傅惠珍、白穆等出演。影片根据石果小说《风波》改编,讲述了某村杨家寡妇立福嫂与单身农民曾良臣相爱的故事。

图片

某村杨家寡妇立福嫂与单身农民曾良臣相爱。杨氏宗族族长杨永成认为此事伤风败俗,丢了杨家的脸,提出将立福嫂之女杨春梅嫁给曾良臣,以免家丑外扬。立福嫂慑于族法,不得不从。但春梅早已和同村青年朱小昌相爱。二人深夜相会,私订终身,决心向封建思想挑战。当晚,立福嫂与曾良臣也在竹林中商谈,被荣三嫂听见,欲抓她去见族长。

立福嫂挣脱逃走,后上吊自杀被救。杨永成为整治立福嫂母女,重振族法,在祠堂内召开全族大会。王乡长及时赶来,向群众宣讲新婚姻法,启发群众控诉过去地主把持祠堂、欺压穷人的罪行,并砸烂了供奉在祠堂里的地主牌位,推倒了刻有封建族法的石碑。与此同时,杨永成的女儿杨环因受封建婚姻之苦,在婆家终日挨打挨骂,受尽虐待, 回到娘家又得不到父亲的同情,终于含恨投河自尽。严酷的事实使杨永成受到了教育。杨春梅与朱小昌、立福嫂与曾良臣也终于在新婚姻法的保障下,结成了幸福的夫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林农(1919-2002),四川省南充县人,导演、编剧、演员。


1938年9月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考入鲁迅艺术学院学戏剧。193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鲁艺毕业后,在鲁迅艺术学校文工团当演员,曾参加《钦差大臣》、《日出》及歌剧《白毛女》的演出。
抗日战争胜利后,他随东北干部团奔赴解放区东北文工团,后来调到沈阳东北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任讲师。解放后,先后在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从事电影创作工作。在《卫国保家》、《上饶集中营》、《丰收》中任副导演。先后拍摄了《小姑贤》、《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党的女儿》、《甲午风云》、《兵临城下》、《艳阳天》、《金光大道》、《闯王旗》、《大渡河》等多部作品,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林农的导演手法简练、结构严谨,刻画人物精细,并善于发掘演员。李默然、王晓棠、达奇等演员都是通过他的作品第一次登上银幕。除导演作外,林农还编写了电影文学剧本《西安事变》等。


2002年7月21日,林农因病在北京逝世。

图片

舒绣文(1915-1969),出生于安徽安庆,原籍安徽省黟县九都舒村。1933年,出演个人首部电影《民族生存》。1935年,主演《夜来香》。1938年,主演《保卫我们的土地》。


八年抗战,舒绣文把自己所从事的演艺事业与国家命运紧紧相连。这段经历,既是舒绣文表演艺术的黄金时期,也是她进步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1946年初,舒绣文回到上海,开始她艺术历程最为辉煌的一次演出,那就是与白杨、陶金、上官云珠等一起参加上海昆仑影片公司制作的经典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舒绣文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抗战夫人”王丽珍的艺术形象——是她的表演艺术日臻成熟的标志,至今仍产生着巨大的影响。这部影片也成为唯一流传下来的能让今天的观众欣赏到舒绣文精彩表演的一部杰作。


新中国成立后,舒绣文从香港回到上海电影制片厂,主演了电影《女司机》和《一场风波》,参加了《李时珍》的拍摄,并为《乡村女教师》、《阴谋》、《无罪的人》、《母亲》、《安娜·卡列尼娜》等外国影片进行配音。值得一提的是,著名动画片《小猫钓鱼》中的“猫妈妈”也是由她配音的,这一动画片很容易在网络上找到,今天的观众们仍然能领略舒绣文的配音艺术。


1957年舒绣文调入人艺,先后塑造了《骆驼祥子》中的虎妞、《关汉卿》中的朱帘秀、《伊索》中的克丽娅等鲜明形象,还精心创造了《风雪夜归人》里的女学生、《带枪的人》里的打字员等不少小角色。她生前是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人艺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曾先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妇联执行委员会委员,全国文联委员,中国剧协和中国影协常务理事。


1969年3月17日,舒绣文去世,终年54岁。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