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可悟不可言,有些事只能悟,所谓悟,就是涉及敏感话题,难以启口

 职场智谋 2022-06-24 发布于广东

“ 职场智谋 ” 潜心研究古人的智慧,总结提炼智谋精髓,古今结合,详细揭秘职场潜规则以及办公室政治

【参考书籍】《资治通鉴》宋纪一(公元420)

【事由】东晋宋王刘裕希望晋恭帝司马德文能以禅让的形式把帝位传给自己,却难以启齿,于是,他召集手下朝臣饮酒欢宴。在筵席上,刘裕若无其事地说:“当年桓玄篡位,晋国大权旁落。是我首先提倡大义,复兴皇帝宗室,南征北讨,平定了天下,可谓大功告成,业绩卓著,于是承蒙皇上恩赐而有九锡之尊。

如今我的年纪也快老了,地位又如此尊崇,无以复加,天下的事最忌讳装得太满而溢出来,那样就不可以得到长久的安宁了。现在我要将爵位奉还皇上,回到京师颐养天年。”群臣不理解他的真正含义,只是一味称赞他的功德。

这日天色已晚,群臣散去。中书令傅亮走出宫门,方才悟出宋王一席话的真实用意,但是宫门已经关闭,傅亮便叩门请求见宋王,宋王即令开门召见他。傅亮入宫,只说:“我应该暂且返回京师。”宋王刘裕明白他的用意,也不再多说别的,直接问:“你需要多少人护送?”傅亮回答说:“数十人就足够了。”随即与宋王刘裕辞别,傅亮出宫时已是半夜时分。

【解析】

1、称帝野心

刘裕大权在握,实力增强,野心膨胀,按耐不住要当皇帝,皇帝并不是你想当就能当,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职场智谋分析,当皇帝只有三种途径。

其一打江山,其二继承、其三禅让,打江山就是推翻前朝,如果没有正当理由,就是谋反行为,一旦被扣上谋反的罪名,道德层面就站不稳,师出无名,何以服众?

2、暗示朝臣

如果没有正义的理由而反叛,百姓、士兵肯定不会响应,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失去百姓、士兵的支持,注定失败,正是因为师出无名,刘裕也不敢公然反叛。

其二继承,刘裕不具备皇室血统,继承称帝是不可能的,唯一能合法称帝的,只有禅让,但又难以启齿,因此只能通过暗示的方式,刘裕召集朝臣饮酒欢宴,在宴会上暗示朝臣。

3、悟出用意

众朝臣们都不明白刘裕的用意,事后,唯独傅亮悟出这一席话的真实用意,马上请求刘裕,当商量好事情后,已经到下半夜了,傅亮为何急于见宋王?职场智谋分析如下。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彼此在朝为官,傅亮想到的,其它朝臣估计也会想到,傅亮担心其他朝臣捷足先登,如果被其它朝臣捷足先登,傅亮就失去表忠心的大好机会。

傅亮求见刘裕,刘裕马上接见,彼此心知肚明,看破不说破,口头上都没有提禅让的事情,这样就可以避免尴尬,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就是不能说出来,如果说出来就变味了。

4、以史为鉴

可悟不可言,有些事情只能靠悟,所谓悟,就是涉及敏感话题,不方便直接说出来,所以只能让你悟,领导让你悟,有时候并不是为难你,而是因为涉及到敏感话题。

有些事情违背道德,或者见不得光,难以启口,不能直接说出来,所以只能暗示,暗示就需要悟,能悟出领导的意图,根据领导的意图办事,就能获得领导的赏识。

比方说饭局上,领导让下属去买烟,表面上是烟的事情,其实领导是有意支开下属,因为有些事情领导不想让下属知道,为了支开下属,又不引发尴尬,所以需要找个理由。

否则,如果领导直接说:小李,你出去一下,我跟X局长说些事情,话说得太直白,换谁都不爽,领导寻找理由,已经给了台阶,下属悟出领导的用意,就要出外回避一下。

有些悟不出领导意图,领导让他去买烟,他会说,领导,我这里有烟,马上给领导上烟,还沾沾自喜,领导表面上虽然不说什么,其实内心相当不爽,心想这小子太不会来事了,看来不能重用,悟不出领导的用意,不被重用,也是情理之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