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年后再看刘诗雯:三次落选奥运会单打意难平,混双丢金一生之痛

 全言yyy 2022-06-25 发布于湖南

中国乒乓球队的竞争,可以有多么激烈?
以本文的主人公为例,她18岁的时候就崭露头角,被许多球迷誉为“小邓亚萍”、张怡宁的接班人,后来拿过多达20个世界冠军,这般亮眼的成绩即便是放在国乒内部也绝对算得上是人中龙凤,让其他人难望其项背。
可即便如此,这位运动员却仍然连续3次落选奥运单打,总是在比赛到来之际被另外两位队友压制,结果完全没有机会冲击大满贯头衔;而更揪心的是,她最近的一次奥运之旅更是以输给日本选手而告终,最终黯然谢幕,令人惋惜不已。
她的名字,叫刘诗雯。
而今年距离刘诗雯第一次错失奥运资格,正好过去十个春秋了。


【一】
1991年4月12日,刘诗雯出生在辽宁抚顺一个与乒乓球有缘的家庭,由于上一辈曾经就是运动员,所以家长便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朝这个方向发展——作为曾怀揣世界冠军梦想而不可得之人,刘诗雯的妈妈一直对女儿要求非常严格,这一度也让她感到巨大的压力。
和许多同行一样,刘诗雯的人生其实在自己出生前就已经被母亲规划好,而这其实也是一场与命运的“豪赌”:
赌自己的孩子是绝顶天才,赌自己的孩子身体过硬,赌自己的孩子能获得绝佳的机遇。
因为在中国,一个乒乓球运动员假如没有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不可能成为世界冠军。
幸运的是,刘诗雯全都拥有。
但可惜的是,在许多决定自己职业生涯高度的关键时刻,她又似乎总是缺了一些什么。

1998年的时候,刘诗雯和父母迎来了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恩师被调到广东任教,他不忍心对爱徒的培养半途而废,所以向提出了带刘诗雯一起南下的想法。彼时的刘诗雯才7岁,正是刚刚开始懂事的年纪,尚不能好好照顾自己,父母一度想将她留在东北。
然而思考再三后,二人决定还是做出牺牲,放女儿远走高飞。
毕竟,曾经就有许多东北的乒乓球运动员在外出后取得了更大的成就,比如刘诗雯后来的恩师、奥运冠军名将马琳,而那一年大概也是刘诗雯、马琳第一次在广东相遇——虽然当时的前者可能认识后者,而后者却不大可能知道前者的存在。
果然,来到广东后的刘诗雯没有错过发展的关键阶段,很快便站稳脚跟,在2002年打进了省队,随后于2004年进入国家二队,仅仅一年后就升入了一队,这个速度在队友当中绝对是鹤立鸡群的存在。
14岁的刘诗雯,终于争取到了为国争光的资格。
只是当时的她还不会知道,自己的前程将会充满多少大起大落。


【二】
进入国家队后没多久,刘诗雯便引起了大家的重视,在亚青赛上取得佳绩。此时的国家队里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天才小将,有一次刘诗雯却稀里糊涂地误以为队里来了一个男选手,后来定睛一看才发现对方只是外貌、气质有些与众不同的“假小子”罢了。
而这位姓丁的“假小子”,也将一直陪伴刘诗雯成长,同时成为她职业生涯最强大的对手。
2007年,刘诗雯在全国锦标赛上勇夺桂冠,正式跻身最有希望的年轻小将行列。2008年北京奥运会结束后,面对王楠离场、张怡宁即将退役的国乒新老交替浪潮,刘诗雯异军突起,成为了当时最被看好的希望之星,一度被视为张怡宁的接班人、未来的领军“一姐”。

而凭借近台快速衔接的凌厉球风,刘诗雯也获得了“小邓亚萍”的外号,一时间风光无限。
虽然在2009年的世乒赛、全运会上连续挑战张怡宁失败,但刘诗雯的努力已经得到了教练组的认可,年底更是首次加冕世界杯女单桂冠,遥遥领先所有同龄人。
到2010年的时候,刘诗雯终于入选了世乒赛前五阵容,正式成为了中国队的主力选手,而此时的许多人仿佛也已经看到了一位新的大满贯运动员正在冉冉升起。
然而名利与挫折就像是双生子,一个到来后,另一个也总是会不甘寂寞。

莫斯科世乒赛,刘诗雯一人丢掉2分,连续输给了两位在中国没打出成绩的华人运动员王越古、冯天薇,最终国乒连续保持了19年的女团冠军被新加坡队夺走,而刘诗雯也成为了全队的最大的“罪臣”。
不过平心而论,真正改变刘诗雯第一次奥运前途的,却并非莫斯科世乒赛,而是次年的鹿特丹世乒赛。
因为那一次,丁宁一飞冲天,拿到了女单金牌,随即将刘诗雯狠狠地甩在了身后。
而刘诗雯不会想到,她将用整整8年时间,才终于追赶上丁宁在2011年的这一步。
可是丁宁早在2012年就已经拿到的奥运会女单资格,却成为了刘诗雯一生的遗憾。


【三】
2012年,刘诗雯正式落选伦敦奥运会所有项目,仅以替补选手的身份参赛。彼时的她甚至不能在奥运村与李晓霞、丁宁、郭跃等人一起享有同等的就餐权利,这也成为了她后来耿耿于怀的一件事情。
最终刘诗雯没能通过替补资格上位,自然也就与奥运冠军的头衔无缘。
可戏剧性的事情在于,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行使奥运替补权,恰恰是后来用另一位运动员将刘诗雯换下:无巧不成书,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吧!
2013年巴黎世乒赛,面对气势如虹、志在实现大满贯的师姐李晓霞,好不容易闯入女单决赛的刘诗雯显得毫无办法,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金牌与自己擦肩而过。
2015年苏州世乒赛,刘诗雯再次打进女单决赛,而站在她对面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位曾经名声远不如自己、可后来却弯道超车的好伙伴丁宁。
由于次年就将举办里约奥运会,所以刘诗雯只要能把丁宁拿下,就将大概率获得参加奥运单打比赛的门票。她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所以在与丁宁的对决中打得非常积极主动,差一点就要将对方给拉下马。

然而就在决胜局最关键的时刻,落后的丁宁突然崴脚倒地——对手受伤,这本来是一次赢球的大好机会,但刘诗雯显然没有对这种突发情况做充分的准备,结果她反而自乱阵脚,莫名其妙地就被丁宁实现逆转,再次无缘单打金牌。
丁宁的第二次夺冠让她与李晓霞的地位进一步稳固,而彼时的刘诗雯虽然排名世界第一,却再一次落选奥运单打。
虽然刘诗雯后来通过团体赛而如愿成为了奥运冠军,但此时的她在单打项目上与丁宁的差距越拉越大,而且这还不是终点。

2017年世乒赛,刘诗雯爆冷不敌师妹朱雨玲,而丁宁却战胜了朱雨玲,第三次拿到女单冠军。而也正是在这一年,刘诗雯还先后在亚洲杯、世界杯女单决赛中输给朱雨玲,反观丁宁却愈战愈勇,在2018年世界杯上再次战胜朱雨玲登顶。
此时的球迷们不禁感慨道:
刘诗雯难道连前二主力的位置都保不住了吗?东京奥运会莫非要派丁宁和朱雨玲参加单打?
结果命运和她们开了个大玩笑:这三位运动员居然都没有入选东京奥运会的单打项目。
而这个玩笑的“始作俑者”,却是个日本人。


【四】
2018年团体世乒赛,刘诗雯爆冷不敌一位比自己小9岁的日本新星,而她的名字,叫伊藤美诚。
不久后,这个日本小将连续在国际赛场上打败了除陈梦以外的所有国乒世界冠军主力,其中就包括丁宁、刘诗雯、朱雨玲、孙颖莎、王曼昱、陈幸同。
而在以上六位运动员当中,前三人明显输得更惨,其中刘诗雯是两连败,朱雨玲是两连惨败,而丁宁甚至被伊藤美诚轰出了11-0的悬殊分差,以至于被一些球迷称为有史以来在外战中输得最惨的大满贯运动员。
不过就在教练组考察东京奥运会参赛名单的最关键时刻,刘诗雯却突然状态回升,在2019年世乒赛上勇夺女单、混双金牌,随后又在世界杯上第5次加冕桂冠,出人意料地成为了当时队内单打状态最好的运动员。

根据国乒惯例,奥运会前拿到世乒赛单打冠军的选手,几乎都拿到了奥运会单打资格,唯一的例外是1987年世乒赛的女单金牌得主,但那个女人以前叫何智丽,后来叫小山智丽。
而刘诗雯显然不是何智丽,所以当时的她也是志得意满,在世乒赛夺冠后直言:
“我觉得自己值得这个冠军,只是来得稍微晚了一点。”
为了这一天,刘诗雯等了太久太久;而为了这枚金牌,她不惜打破队内惯例,连续在半决赛、决赛11-0暴击队友丁宁、陈梦,因为没有什么能阻挡她冲击这枚金牌。
一切阻挡她胜利的人或事,都将被全部扫荡!
但可惜的是,接下来的出现的两样东西却是她扫荡不了的——
第一件,叫伤病;
第二件,叫疫情。

2019年世界杯夺冠后不久,刘诗雯就因为严重伤病而被迫进行休养;而就在她满怀希望准备与时间赛跑、争取在东京奥运会到来的时候调整好自己的最佳状态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全世界所有人的部署。
时间每流逝一分,刘诗雯的优势就会丧失一分,因为年轻小将们耗得起,而她不行。
东京奥运会最终还是被推迟到了2021年,而刘诗雯也终于在和伤病与晚辈的竞争中被拖垮。奥运会开打前,刘诗雯在国乒队内热身赛中遭遇滑铁卢,结果在一片质疑声中再次落选了单打项目。
此时的人们都知道,对于一位30岁的老将而言,刘诗雯的这次错过,必将成为永恒。
而刘诗雯即将接受的打击,还远不止于此。


【五】
2021年东京奥运会,刘诗雯以混双、女团选手参赛,结果刚上场没多久就败了。
在混双的最后决赛中,曾经所向披靡的许昕/刘诗雯组合2-0领先日本队的水谷隼/伊藤美诚,结果竟然惨遭大逆转翻盘——要知道,在此之前这两位对手可从没在混双比赛中战胜过他俩,没想到这次居然成功了。
7月26日那一晚,成为了所有国乒球迷们的伤心之夜,而作为输球当事人的刘诗雯自然也不好受。
此时的她是否有想起2010年世乒赛自己输球时候的情景,我们不得而知。
然而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东京也不例外。

输了就是输了,不管再怎么觉得不可思议,刘诗雯和国乒也不可能将那枚混双金牌给要回来,最终她只能以败者的身份向所有球迷做检讨:
“我们已经拼尽了全力,我自己还好,就是感觉对不起大家。”
其实大家都知道她尽力了,只可惜一切已无法挽回。
不久后,国乒宣布刘诗雯因为伤病原因退出团体赛,改由替补选手王曼昱上场。可无论官方的措辞是如何,许多球迷仍然坚信这一切是与刘诗雯混双的失利紧密关联的。
不出意外,这应该是刘诗雯所能参加的最后一届奥运会,结果竟然是如此的结局,她心中的苦闷与失落可想而知。此时的刘诗雯虽然已经手握20个世界冠军,但一切在连续三次落选奥运单打、无缘混双金牌面前都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假如,国际乒联没有改革限制参赛名额,那刘诗雯应该能拿到至少一次单打资格;
假如,2015年她能一鼓作气战胜丁宁,那也大概率能入选次年的里约奥运会单打;
假如,东京奥运会没有被推迟,那她也是当时出征单打的最佳人选;而且即便不能入围,那至少伤病给她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会那么高,那么混双比赛或许也不至于功败垂成,输给日本选手。
然而历史无法假设,时间不能倒流。

刘诗雯终究还是没能实现大满贯的梦想,但那又如何?王励勤呢?马琳呢?王皓呢?那乒坛有史以来也还只诞生了10位大满贯,但为之奋斗过的人千千万,许多乒乓小将甚至连国家队的门槛都没摸到就退役了,刘诗雯和他们比起来,不是足够幸运了吗?
没办法,这就是中国乒乓球队。
这里的竞争,就是如此的激烈。
那么已经来到职业生涯十字路口的刘诗雯,接下来将何去何从呢?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继续加油吧,小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