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不买鸡汤类书,即便名人写的

 白立平 2022-06-25 发布于北京

6.18屯了十几本书,很硬核的。为了凑“满300减50”,闭眼入了一本《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鸡汤类的。

说实话,以往这类书籍,我是看不上的。但这次不同,因为是名作家梁晓声写的,又是谈读书的,还能花10几块钱省50,所以果断收入。

我读过他的《中国人,你缺了什么》,散文合集,文字读起来言之有物,掷地有声,所以默认为名人写的东西,一定错不了。

然而,直觉很不靠谱。


这一本,“水”得清澈见底,目过之后,什么也没留下。

同样是一本散文集,作者为了说读书这件事,一个话题切进去之后,便开始天马行空,云里雾里,任由思绪飞扬,陷在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

随便摘录一段:

“现在我们差不多可以这样说——全部的书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记载着我们的精神向上的欢欣以及为最终实现目的所必备的智慧;另一类记载着我们挣扎过程的痛苦和经常面临的迷惘,并将人类喀戎时期的行径呈现给自己看,以鼓励我们继续向上,诫示我们不要在精神方面再退化为人马,因为人马实在不配是人,甚至连良马也不配是,而只不过是——地球上半人半兽的怪物。

我实在看不懂这样的分类,还有,人马是什么?然而,作者紧接着写道:

“这就是我们要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年中确定某一个日子为世界读书日的理由吧。“

这是理由吗?还是让教科文组织来讲吧。

也许是因为自己才疏学浅不能领略作家风采吧,我打开了豆瓣,果然6.5的低分。

总结一下经验教训:

  1. 1. 不要为了凑单而随便买书;
  2. 2. 不要因为书名走心而买书,那只是吸引人的外表;
  3. 3. 不要认为名人写的就一定有价值;
这样的书不要太浪费时间,花1-2个小时读完足矣。它不是专业技术类书籍,不需要钻研。

既然作者云里雾里地讲,我们就不要总想着拨云见日,快速翻阅过后,赶紧拿起下一本。
从此,不再买鸡汤类书籍。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