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勤劳淳朴的老婆‖牟联发

 方志四川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勤劳淳朴的老婆

牟联发

源于父母的教养、家风的熏陶和大山的养育,我老婆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劳、善良、坚强、心灵手巧。

左邻右舍都知道我的老婆是务农的一把好手,在阳光下,在风雨中辛勤耕耘田地。启明星当空眨着晶亮的眼晴,东方地平线刚泛起浮光,老婆已起床……记得老婆怀胎时,秋天农忙季节,她穿着短袖衣服,脚穿帆布鞋,在烈日下,戴着草帽,时常挺着大肚子,出门还挑着一担放了磷肥、冒着黑乎乎泡沫的种小麦用的畜粪,背上背有比她肚子还大的背篓,艰难地行走在去责任地必经的悬崖边的小径上。劳作归来,由于天热,她把头发掖在耳背后,但仍有少许散乱的发丝被汗水沾在面颊上,白里透红的脸被汗渍、泥巴末画成了大花猫,衣服上、裤子上粘有饿蚂蝗、苍耳、芒萁,双手布满红薯浆……

那时,红橘是我们当地的主要经济来源。我家每年几千斤红橘都是老婆一个人摘完、卖完的。一次,老婆不顾雨大路滑,趁着红橘价格可以,挑着红橘去卖时,不小心摔了个四角朝天,她成了黄泥巴人,路过的行人看见后,笑得前俯后仰。

艰难的日子里,很多人家贫穷,柴火不够烧,粮食不够吃,衣服没多余,我家也不例外。记得一个冬天的早上,我要去学校上课,老婆天蒙蒙亮就去娘家。娘家离我家30余公里,一路全是羊肠小道。平时不携带东西,一个单程至少要走3个多小时,要是担着重担,一路走走歇歇,也要4个小时左右。老婆去娘家住了一宿。第二天下午,她担着一挑大约100斤和她身高差不多的松柏树枝柴火,往家里赶路。前半路程,她几乎没有停歇。走着走着,感觉担子越挑越重,速度越来越慢,汗水越流越多,肚子越来越饿,天越来越黑,盼望我去接她的心越来越急……她的体力几乎耗尽,五步一停,十步一歇,遇见水井就喝水充饥。由于学校临时决定开会,我无法按时去接她(当时也没有电话联系)。天快黑时,我才在离家不远处接到她。此时,她瘫软地坐在地上;嘴唇干裂,说话有气无力;脚掌打起了血泡……

老婆本性善良,与人为善。数年后,由于工作需要,我被调入镇中心校,老婆和孩子随我而去,从此老婆没有再种地刨田了。后来,我们陆陆续续遇见老家的亲人、朋友,他们不时夸赞老婆,那时她在老家没有和别人红起脸说过话,更没有跟人吵过嘴,敬老尊老,和公婆也和睦相处。

老婆不但友善,而且心灵手巧。有段时间,老婆正在打零工,她利用闲散时间,断断续续用了近4个月时间,绣了一幅长2米、宽0.75米的《清明上河图》。该十字绣栩栩如生,针法细腻,来我家的客人,拿出手机一边拍照,一边说看起来像画的一样。这幅图至今高挂在客厅里。另外,老婆结婚后,给我绣的30余双不同花纹的鞋垫,双双都是密密的针脚、图案活灵活现、非常漂亮。针针含心血,线线传真情!我一年四季都在交替使用着这些鞋垫。

老婆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善良、坚强、心灵手巧的传统美德,把这个家经营得井井有条,内外无忧。她默默地从早忙到晚,无怨无悔。虽然她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中,尝遍世间百味,苦辣酸甜,但她乐在其中。

虽然我老婆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不能留名青史,但是,正是一个又一个像她一样的普通妇女,用辛勤的汗水浇灌着祖国大地,让一代代华夏儿女传承中华美德,奋斗在中华伟大复兴的道路上。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