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她3岁练摸骨, 5 岁做传人, 16岁就成名!

 liyh65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20世纪50年代, 京城出了一位民间骨科名医王罗氏。她以仁为本,乐善好施, 义务行医, 有口皆碑, 誉满四九城。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夸她是 “神医”, 群众称她为 “正骨圣手”“活菩萨”“华佗”。周恩来总理送她轿车, 徐悲鸿送她 《马》, 齐白石送她 《虾》, 日本人、我国香港人巨资聘酬, 她都予以拒绝。她行医近百年, 医术高超, 为国内外培养了数千名正骨人才, 起死回生了无数患者。 她一生热爱正骨事业, 传奇故事早在民间传颂。她3岁练摸骨, 5 岁做传人, 16 岁一鸣惊人。她一生不图名利,只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

清光绪三十年 (1904), 王罗氏出生在河南省夏邑县罗楼村一个中医正骨世家, 父亲罗天绪给她起名叫罗颖。因罗家无男丁, 爷爷罗百升重男轻女, 说罗颖的名字犯忌, “颖”字把男孩给 “影”(挡) 住了, 今后罗家就要断香火, 强行将 “罗颖”名字废除。从此, 她再也没了名, 以 “大妮”代之。

大妮的奶奶陈氏十分喜欢大妮, 顶住了罗家正骨传内不传外、 传男不传女的压力, 教摸骨, 传手法, 大妮及笄之年出道独立接诊。奶奶病故后, 她破例挑起了罗氏正骨第五代掌门人的重担。 16 岁时, 大妮因治愈一名被惊牛牴撞而造成盆骨重度骨折的患者, 从而一举成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大妮随着丈夫进京, 在北京双桥安顿下来,为百姓治病, 百姓美称其为 “双桥老太太”。她曾为邓颖超治过病, 周总理见她治疗骨伤如此神奇, 问她叫啥名? 她说: “我没名, 人家都喊我'老王家的’。我娘家姓罗, 您就叫我王罗氏吧。”总理说: “怎么还叫王罗氏? 新社会了, 像你这样的名医是国家的宝贝, 得有个名字。你在北京很有名, 全国也有名, 还是位大好人 大善人, 你很有名嘛, 就叫 '罗有名’吧。后来罗氏出于谦虚考虑, 就将 “名” 改为 “明”, 从此罗氏有了大名。“总理赐名” 也被传为佳话。

罗氏祖籍是江西建昌府南城县泗石溪 (今江西抚州市南城县天井源乡罗坊村)。据现存宣统辛亥三年罗氏家谱所载: “三子罗怀善行恺生殁塟娶俱缺。”由此可以推断, 现居河南省夏邑县县城东南隅罗楼村罗氏一脉原本由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罗坊村徒迁至此, 家谱所缺的罗怀善成为豫东罗楼村罗氏第一代。

2017 年, 航空总医院中医骨伤科主任医师、 双桥老太太罗有明的孙女、 罗氏正骨法第七代代表性传承人罗素兰曾亲自到江西访祖寻根, 找到罗氏后人罗勇, 他是一名骨科医生, 南城县中医院骨伤科的郑甦 (原姓罗, 过继郑姓改姓郑) 也是从事骨科的。这些足以证明, 江西省抚州罗氏是中医正骨世家, 在江西一带行医, 计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2014年4 月1日,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了 《罗有明正骨传奇》 一书,作者夏素梅、 钱华。书中记载: “先祖父身材魁梧, 留着八字胡, 身穿马褂衣, 方面大耳, 福相照人。在这里他带领儿孙们白天田间耕作, 晚上习文练武。先祖母罗周氏眉清目秀, 正骨医术过人。自来夏邑定居后, 是罗氏正骨第一代掌门人。在这里她深受儒家思想影响, 相夫教子, 行医施善, 深受百姓爱戴, 成为当地出了名的正骨女郎中。”

《罗有明正骨传奇》 一书还记述: “为了让后人继承先辈的传统美德,夫妻俩在此立下祖训: 以仁为本, 乐善好施, 义务行医; 以农为本, 勤劳节俭, 自食其力。后辈们不辜负先辈教诲, 勤于耕作, 苦练医术, 世世出贤才, 代代有良医。先祖第二代罗如斌, 是罗氏正骨第二代掌门人。他习医习武, 很有名气。其子罗百升, 受父影响, 习武弄墨, 出类拔萃, 在当地夺取了文武秀才的桂冠, 封了个三斗六升谷子的官儿。匾额挂上转天楼, 金光闪闪, 光宗耀祖。罗百升 17 岁成家立业。其妻罗陈氏是位农家之女, 读过一年私塾, 人很精明。其父也是位乡村郎中, 在陈氏的骨子里,从小就受到医术的熏陶。自从进了罗家大门后, 陈氏如鱼得水, 常常帮助奶奶婆周氏给人接骨治伤, 很快掌握了一些罗氏正骨技术, 很受奶奶婆的赏识。为了把罗家正骨技术祖祖辈辈传承下去, 奶奶婆决定把聪明勤奋的孙媳陈氏收为关门弟子。陈氏不辜负奶奶的期望, 勤学苦练, 努力钻研,终于学到一手罗氏正骨真传, 成为罗氏正骨第三代掌门人。罗家亦农、 亦医、 亦文、 亦武, 名声在外, 可谓罗氏家族到了第一个鼎盛期。”

罗氏正骨第三代掌门人陈氏, 膝下有三子。老大、 老二英年早逝, 老三罗天绪成为罗家第四代正骨传承人。

1919年, 身为罗门女儿的大妮破例挑起了罗氏正骨第五代掌门人的重担。300 年家传手艺薪火相传。罗氏中医药家族史的第六代传人, 是已过世的罗有明之子罗金殿。他是京城正骨名医, 曾任北京市朝阳区罗有明中医骨伤科医院院长。

罗金殿行医50余年, 在继承母亲传统正骨法中, 依据现代需求, 主编了 《罗有明正骨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各一部, 拍摄了两部罗有明中医正骨法电教片。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及专家、 教授考评后, 罗金殿被指定为罗有明老中医学术的继承人, 成为罗氏正骨第六代掌门人。

1993 年, 罗素兰经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及专家、 教授考评后, 被指定为罗有明老中医的学术继承人。2008 年, “罗氏正骨法冶 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 年 5 月, 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批准罗素兰成为该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成为罗氏正骨第七代掌门人。

罗素兰, 毕业于北京光明中医函授学院, 现为航空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罗素兰自幼跟随奶奶罗有明学艺。从 6岁开始, 她就成了奶奶的小跟班。奶奶在家坐诊时, 她充当奶奶的小助手, 协助奶奶给患者抻抻手指、拉拉脚趾等, 外出出诊她也跟在奶奶身后, 帮忙打下手。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在奶奶的悉心栽培下, 罗素兰逐步掌握了 37 种罗氏正骨法的手法。成人以后, 罗素兰步奶奶走过的路, 也成为一名骨伤科医生。根据 40 多年临床实践, 她在罗氏正骨手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将原先 37 种手法总结提炼出以复贴、 扽拉、 扳拨、 分筋、 指顶、 转摇、 挫按和拿捏手法治疗筋出槽、 骨错缝为主的 “罗氏正筋八法”。

罗素兰认为学习罗氏正骨法, 要练好基本功; 学正骨手法如同学武功中的拿法一样, 勤能补拙, 医武同源同道。真要治伤拿捏尺寸一定要准、稳, 这些都要靠基本功, 要常年坚持练习指力、 腕力等功法。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中, 罗素兰在 40 多年的从医生涯中一直恪守着几条戒律, 其中就有 “不藏私、不盈利“,罗氏正骨不能藏私, 要让更多人学会并掌握它, 罗家的技术是为人民服务的, 不是去挣大钱的冶。从奶奶朴素的语言中, 罗素兰从小就抱有一颗 “医者仁心冶, 即使在遇到各种诱惑时, 也能不为所动。

时至今日, 罗氏正骨的技艺已经传到了第八代———罗素兰独子栗政依的手中, 在祖孙三代的熏陶下, 这个年轻人自幼便对罗氏正骨有了深厚的感情和最直观的学习。完成学业后, 他便跟随母亲和长辈们开始了理论和临床紧密结合的系统学习, 年纪不大的他, 学习手法认真刻苦, 坚持不懈, 为传承罗氏正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正式入行后, 他可以灵活熟练地运用罗氏正骨手法为患者解除病苦, 受到了好评和赞誉, 是目前罗氏正骨这一脉的中坚力量和后继之人。

本文节选自《双桥罗氏正骨》。

……以下是广告时间……
本文摘自《双桥罗氏正骨》,作者:罗素兰。由中医出版整理发表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