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500农妇俘虏白军一个团,蒋介石大发雷霆,毛泽东:黄毛丫头真行

 毗陵桥上星如月 2022-06-25 发布于上海

1933年的春天,南京政府外绿柳抽芽,鸟鸣树梢,突然,巨大的茶杯摔落声从蒋介石的办公室传了出来!

“娘希匹的,这个田颂尧就是个饭桶!”蒋介石气愤地将手中的报纸扔在了地上。

报纸的头条版面上赫然写着《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枪》,大发雷霆的蒋介石将桌上精致的珐琅茶杯摔到地上,茶水溅了一地。

打不过主力红军也就算了,如今还被500娘子军缴了枪,真是丢脸丢到家了。

几家欢喜几家愁,虽然蒋介石被气得直骂娘,但领导中国工农红军的毛泽东却高兴极了,连声夸道:“这个黄毛丫头真行!”

所谓“五百农妇”到底是红军的哪一支队伍,毛泽东所说的“黄毛丫头”又是谁呢?这里就必须提到中国的一位红军双枪女将——女英雄陶万荣!

文章图片1

图|青年陶万荣

一、第一支妇女武装部队

湖北麻城,红四方面军最重要的起源地,1927年,中国共产党在这里领导黄安、麻城两地的农民发动了武装起义,随后建立了中国工农革命第七军,这一支队伍也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主力。

陶万荣,就出生在这样一座英雄的城市!

1916年,湖北省麻城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迎来了一个女婴,虽然陶万荣是一个女孩,但家人依旧热烈庆祝她的到来。

陶万荣一家都是英烈,在强烈革命氛围中长大的她,13岁就加入了共青团,第二年,陶万荣就因为表现优异被调到了麻城县委工作,同年秋天,陶万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红军战士!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开辟了川陕革命根据地,当时川北最大的军阀势力田颂尧,集结了38个团的兵力,兵分三路向我军根据地发动围剿。

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红四方面军主力和当地民兵全都上了前线,一时间后勤保障工作陷入了瘫痪状态,危急关头,根据地领导决定成立中国第一支正规妇女武装部队!

消息一传出,就得到了当地无数妇女同志的积极响应,大家纷纷要求加入妇女武装部队。

在此之前的几百年里,四川的许多妇女同志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旧社会军阀为了敛财强迫当地人民种植鸦片,四川许多男人整日都沉浸在吞云吐雾中。

家里的地荒了也不管,米缸空了也不理会,为了生计,四川的妇女同志纷纷扛起了生活的重担,在外种田养家,在家料理家务,很多七八岁的小姑娘做了童养媳,小小年纪就背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即便妇女为家庭付出了这么多,却依旧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如今有了参加红军的机会,无数妇女同志都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再不受人压迫,挺起腰杆堂堂正正做人!

短短几天,就有几百人来报名参加妇女武装部队,队伍很快就初见雏形,这个时候真正的问题出现了——到哪寻找一个适合领导妇女武装力量的人呢?

既然要成立一支彻底的妇女武装,那么领导人一定也得是妇女同志,可当时党内比较适合带领队伍的基本上都是男同志,思来想去,徐向前向大家推荐了一个人选,她的名字叫陶万荣!

这一年,陶万荣只有17岁,却已经成为了党内的老同志,她擅长骑马,擅使双枪,反应机敏、遇事冷静,最重要的是——陶万荣有一颗不愿逊色于男人的心。

就这样,17岁的陶万荣出任了红四方面军妇女独立营营长,队伍一成立,就承担起了极其艰巨的后勤任务,这些年轻的女孩子每天都要为红军主力运送物资、救治伤员,来来回回累积下来,一个人平均一天要走80多里路。

当时妇女独立营只有一个男兵,他就是军事教官秦基伟,主要负责妇女独立营的日常训练和监督。

文章图片2

图|秦基伟

细心的秦基伟注意到,队伍中有不少缠过足的女同志,扭曲变形的双脚让她们光是站在那里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别提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了,一天下来,脚上的血和汗混在一起,将鞋子都浸湿了。

秦基伟看着有些心疼,提出让她们休息,可这些坚强的女孩子纷纷摇头,咬牙坚持完成所有的训练。

通过这些坚强的女孩子,秦基伟切实地感受到了中国女性的力量!

受客观条件影响,当时妇女独立营的训练甚至比男兵还刻苦,但是这些长期营养不良、身体素质较差的女同志愣是坚持了下来。

秦基伟问她们为什么这么拼命,她们总是笑着回答:“再苦再累我们都不怕!只有在这里,我们才不是丈夫、婆家的附属品,才能感觉到我们是独立的个体 ,和男人一样!”

说完这些话,女孩子潇洒地擦去汗水,继续投入到了训练中。

只留下秦基伟在原地感叹:“这是一支真正的娘子军啊!”

不仅秦基伟佩服,红四方面军的不少领导在见过这支队伍后,都被娘子军表现出来的坚强和意志所折服。

不过,这样的夸赞并不是陶万荣想要的,她希望妇女独立营的所有同志都可以像男兵一样上前线,去战场上杀敌立功,而不是一直担任后勤工作。

然而,实现这样的目标首先就得给全营配备上合适的装备。

可当时装备非常短缺,就连主力红军都很难做到人人配枪,更别提妇女独立营了。组织上发下来几十条枪,500人根本不够分,大多数时候,这些女同志都是拿大刀和长矛训练,即便如此,大家依旧苦练杀敌本领,期待上战场杀敌的那一天。

没想到,这一天很快就来临了,1933年的春天,一个团的白军送上了门……

二、500农妇俘虏一团白军

这一天,陶万荣依旧像往常一样带队员执行转移伤员的任务,结果在行至四川苦草坝一带时,突然遭遇了田颂尧部下刘汉雄独立师的一个团。

躲,显然来不及了;打,500名女红军根本没有战斗经验,也没有充足的枪支弹药,无法进行火力压制。

文章图片3

图|女红军老照片

紧急情况下,陶万荣当机立断,当即指挥妇女独立营进入战斗状态,等到敌人靠近了,所有拿枪的女兵集中在前方,开始向敌人射击,一时间,密集的火力让敌人昏了头。

陶万荣知道一旦敌人反应过来,这500人只有死路一条,经过仔细观察,她发现这支队伍行军阵型稀稀拉拉的,一看就是刚打了败仗的队伍,这种情况下人心涣散,非常容易策反。

陶万荣带领女战士们高声喊道:“白军士兵们,我们是红军,咱们都是中国人!受压迫的兄弟们,不要上当受骗打内战,不要为欺负你们的长官卖命!”

听到是一堆女人的声音,白军士兵都傻眼了。

白军团长见状,当即朝天上开了一枪,下令全体士兵进攻,可士兵们都不愿开枪,督战队立马枪毙了一个不愿开枪的士兵。

一位下士见状高声质问道:“长官,咱们放着东洋人不打,打自家人也就算了,如今连妇女也要打,啥子道理哟?”

团长指着刚刚枪毙的士兵尸体愤怒地说道:“再不开枪,这就是你们的下场!”

见对方态度如此蛮横嚣张,下士狠狠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就和团长扭打起来,一时间,白军队伍群情激愤:“打死长官,参加红军!”

见对方自乱了阵脚,陶万荣带领妇女独立营立马抓住机会冲入白军队伍中,处决了对方的指挥官。

这场战斗中,妇女独立营无一伤亡,还缴获了大量的机关枪、步枪和子弹,以及上百名俘虏。

当妇女独立营带着这些物资和俘虏回到红四方面军总部的时候,所有领导都震惊了,为了奖励她们的英勇和机智,组织决定将这次缴获的物品全部奖励给妇女独立营。

摸着手中亲手缴获的步枪,陶万荣高兴极了,这些曾经美丽大方的女孩子如今早已被艰苦的训练磨练得皮肤黝黑,身材壮硕,但是她们脸上扬起了自信爽朗的笑容,这是人世间最美丽的笑容!

没几天,四川和上海的报纸上就刊登了《五百农妇缴一团白军的枪》的新闻,迅速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不仅田颂尧遭到了人们的质疑,连带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都成了人们的笑料。

身在南京的蒋介石看完报纸后,狠狠地将一个茶杯摔到地上,破口大骂:“娘希匹的,这个田颂尧就是个饭桶!”

蒋介石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红军的“娘子军”都这么厉害,竟然将白军一个团打得狼狈不堪,当场缴械!

文章图片4

图|蒋介石

1934年,红四方面军总部制定了《川陕甘计划》,计划组织一支妇女队伍侦察敌情、破坏敌人后方,还要组织看护队、慰问队等等,充分将妇女的力量发挥到战场的每一个角落。

陶万荣所在的妇女独立营作为工农红军的第一支妇女武装力量也发展得越来越壮大,成为了红四方面军中仅次于主力部队的队伍!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为了迎接中央红军入川,特意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妇女独立师,张琴秋担任师长,陶万荣调任川陕省委临时工作队队长。

在6月的懋功胜利会师庆祝大会上,身着简朴军装的陶万荣放声歌唱,她用铿锵有力的歌声高唱着:“万岁!万岁!我们的会合,轰动全球、全中国……”

台下观看的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不住鼓掌点头,表演结束后,毛泽东特意找到了工作人员,夸奖陶万荣唱得很好。

一旁的徐向前笑着说道:“她可是我们这里最厉害的黄毛丫头,不仅会唱歌,打仗也很勇敢!”

当得知当年就是陶万荣和妇女独立营一起俘虏白军一个团的时候,毛泽东称赞道:“这个黄毛丫头真行啊!歌唱得好,又能打仗,真厉害!”

听到这话陶万荣高兴极了,立马大展厨艺,给毛泽东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虽然都是常见的食材,但陶万荣的手艺很不错,毛泽东也吃得很高兴!

会师后,陶万荣跟随朱德、刘伯承两过草地,长期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生活,没多久陶万荣就生了一场大病,朱老总对她非常照顾,不仅让战士抬她,康克清还四处找来草药为她治疗。

1936年,红四方面军、红31军改称西路军,在河西走廊一带遭遇了西北军阀马鸿逵的围剿。

在西路军中,有红军历史上最大的一支女性军人队伍——妇女抗日先锋团!

这支先锋团就是曾经的妇女独立师,一共由1300多名平均年龄不足20岁的女孩子组成,是当时西路军的主力部队之一。

遭遇马鸿逵后,这支由妇女组成的队伍,遭遇了难以想象的非人虐待,后来她们的经历被拍成一部电影《祁连山的回声》,女战士们遭受的悲惨命运每每想起都令人潸然泪下。

文章图片5

在石窝山上,陶万荣将仅剩的300多名女红军战士组织起来,保留妇女独立团的番号,掩护西路军左右支队展开突围。

这些瘦弱美丽的姑娘,在危急关头,选择牺牲自己,让战斗力更强的男兵部队突围,本来柔软的她们,在这一刻却像钢铁城墙般为主力部队保驾护航。

白天,陶万荣带着姑娘们在祁连山四处躲避,晚上找机会向敌人展开反击,可敌人展开了“拉网式”清剿,很快就发现了她们,陶万荣立马指挥大家撤退,但还是有不少女同志落入了敌人的魔爪。

等陶万荣反应过来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了十几名女同志。

祁连山的夜又冷又潮湿,虽然是早春时节,但大山里露水依旧很重,女战士们既没有食物果腹,又不敢点燃篝火取暖,只能在一片漆黑中互相依偎在一起。

就在大家刚刚喘了一口气的时候,马家军又冲了上来,陶万荣立马点燃火把,一把火烧毁了所有人的党员证,与残暴的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相比起国民党军,马家军丝毫没有人性,他们暴虐嗜血、罔顾人伦,四五个壮汉走上来一把将姑娘们扛在肩上,又重重摔在粗壮的树干上,好几名同志被当场摔断脊椎和腿骨,趴在地上无法行动。

妇女独立团的大多数女同志除了牺牲、走失,其余都被马家军俘虏。

在监狱中,不甘心受辱的政委吴富莲吞针牺牲,陶万荣和张琴秋一起被押送到了南京反省院,一直被敌人关押在监狱中,直到西安事变后,周恩来、叶剑英才将她们营救出来。

大好的青春年华,就这样蹉跎在冰冷的监狱里。

在延安,陶万荣进入了中央党校学习,有幸结识了同班同学牟子芳,这一对志同道合的革命儿女,在康克清的见证下,于延安结为革命伴侣。

1941年,在党组织的批准下,新婚不久的陶万荣终于有了上前线的机会,她改名苏风,出任了八路军山东纵队司令部政治指导员。

敌后的工作不好做,半年多时间,八路军才勉强闯过平汉铁路,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陶万荣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

孩子生下后,陶万荣简单看了一眼就将他交给了当地的老乡抚养,自己迅速回到了战斗部队,和丈夫团聚。

1942年的秋天,15000多日军精锐对山东根据地展开了“拉网扫荡”。面对数倍敌人,山东军区领导机关积极团结人民,硬是击退了敌人的十几次冲锋,彻底粉碎了敌人的罪恶阴谋。

文章图片6

就在这场战斗中,时任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参谋的牟子芳为了掩护同志撤退壮烈牺牲,当丈夫的死讯传来时,陶万荣还怀着两人的第二个孩子。

陶万荣想起了自己和丈夫的约定,不禁泣不成声,原来夫妻俩约定好在抗战胜利后接回第一个孩子,没想到,丈夫就这样走了,尚未出生的孩子永远没有了父亲……

可坚强如陶万荣,丈夫的牺牲并没有让她一蹶不振,反而让她越挫越勇,陶万荣再一次将孩子交给老乡抚养,自己重返革命岗位,完成丈夫未竟的革命事业!

革命胜利后,陶万荣跟随山东军区挺进东三省,后来又出任了辽宁、辽北等地的公安厅科长、处长等职位,这时她才将两个孩子接回了身边。

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在工作中干练稳重的苏处长,竟然是红军赫赫有名的双枪女将——陶万荣。

这些曾经为革命奉献一切的女同志,却因为种种客观原因没有被授予军衔,只有李贞因为授勋时仍在军队任职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文章图片7

图|李贞

但是所有知道陶万荣、张琴秋故事的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尊称她们一声“女将军”!

三、黄毛丫头在哪里

1957年,毛泽东率领新中国代表团前往苏联参加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庆祝大会,途经沈阳军区时,沈阳军区司令员邓华准备了可口的饭菜招待毛泽东一行人。

吃着美味的饭菜,毛泽东热情地和大家聊起了红军时期的往事,突然他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冷不丁说道:“这饭菜不错,有延安和长征的味道,你马上给我把黄毛丫头叫来!”

听到这话,邓华愣住了,这“黄毛丫头”是谁,自己从未听过毛泽东这样称呼别人,毛泽东哈哈大笑,解释道:“我说的就是陶万荣!”

邓华一拍大腿,怪不得听说毛泽东要来,苏风主动请缨要为主席做饭,原来是这个原因。

当年陶万荣给毛泽东简单炒了几个菜,没想到主席竟然记到了现在,刚吃了几口就能尝出是陶万荣的手艺。

文章图片8

图|毛泽东

吃着“黄毛丫头”做的菜,毛泽东感慨万分,虽然革命早已取得胜利,但每每想起依旧令人心潮澎湃,曾经的赴汤蹈火,前仆后继,成为了这些老英雄人生最美的回忆。

在东北,陶万荣重新组建了家庭,得知这两个孩子是烈士牟子芳的后代,第二任丈夫阮途主动表示要将这两个孩子好好抚养长大,继承烈士革命意志,继续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

1980年,陶万荣依旧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也许是因为经历过革命的苦日子,陶万荣的生活分外简朴,即便国家给她配备了汽车,但她依旧选择步行上下班。

孩子们结婚,陶万荣一没有摆酒席,二没有请外来客人,只是一家人坐在一起简单庆祝了一下,孩子们就算举行了婚礼。

回顾自己的一生,陶万荣既骄傲又满足,重病缠身的她在笔记本上颤抖着写下:“我想,我没有虚度年华,我们过了几十年战斗中的豪迈生活……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尽到了应尽的责任,我对得起历史,更无愧于未来。”

文章图片9

图|陶万荣病中日记

前半生的戎马生涯成了陶万荣一生最难忘的记忆,晚年的她重病在床,整个人瘦骨嶙峋,憔悴不堪,和所有重病的老人一样,唯独她的双眼永远那么坚定、有神。

病床旁,儿子温柔地询问她:“妈,您记得当年您是用单枪还是双枪吗?”

“双枪!”陶万荣干脆地回答道,说起当年的事,不论病情多重,她都能讲得头头是道。

也许是因为经历过战争的洗礼,陶万荣身上凌厉的气场从未因为岁月的流逝、身体的老去而减弱半分,直至耄耋之年,她的双眼依旧布满寒光,令人胆寒。

恍然间,在那个硝烟烽火遍地燃烧的战场上,陶万荣身穿军装、手持双枪,高喊一声:“同志们,为了革命的胜利冲锋吧!”

英魂倩影,令人永生难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