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花雨:224

 昵称70808387 2022-06-25 发布于山东



桃  花
梨花雨  王  倩
 
224

桃花听孙燕说,国共曾经有过第一次合作,并肩作战打赢了北伐战争。那个年代时局挺乱的,国民政府分成两个,一个是南京国民政府,一个是武汉国民政府。后来南京国民政府和武汉国民政府先后翻脸,一个在上海,一个在武汉,疯狂屠杀曾经并肩作战、一起打赢北伐战争的战友。现在的工农红军,就是由当年屠杀中的幸存者和后来的信仰者、追随者组建而成。

桃花第一次知道工农红军从血泊里面爬起来,不计前嫌招呼南京国民政府一起打日本鬼子,不由地对工农红军肃然起敬:能够容忍无情背叛,能够折叠血海深仇,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存亡为重,以百姓安危为重,这是多么高瞻远瞩的选择?这是多么宽广豁达的襟胸?既然过去吃亏上当的是工农红军,既然现在提出来“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是工农红军,占尽便宜的南京国民政府就应该同意合作了吧?

当然了,能够做出高瞻远瞩的选择,能够具备宽广豁达的襟胸,这样的人很厉害。这样的人能干大事,能成大业,能改朝换代,能继往开来。南京国民政府已然把工农红军当成对手看待,就不能不对很厉害的工农红军心生忌惮。可是,遇见大事儿就得从大局权衡,向大处扒挣啊。

南京国民政府和工农红军都是中国人,不管谁占了上风,中国还是中国,中华民族还是中华民族。日本鬼子是外邦宵小,他们占领了东北三省,东北三省就成了满洲国,就脱离开中华版图。日本鬼子眼下是没有得势啊!日本鬼子要是得了势,估计连满洲国都不复存在。放眼溥仪的满洲国,城里乡下都太上皇一样行走着日本军队和日本侨民,好田、好地、好山、好水、好房子、好行当,都让这帮玩意儿给占住了。要是有一天溥仪失去给卖国贼做样板的用处,日本人想要灭掉溥仪和他的满洲国,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也不知道溥仪是真傻还是假傻,把满洲国儿皇帝当得有滋有味。满洲国连一份为自己发声的报纸也没有,日本人倒是在满洲国地盘上经办着七十多家报纸。奉天的《盛京时报》天天咋乎“中日亲善”,鼓吹满洲国是“王道乐土”,溥仪居然听得笑呵呵的,真是不知道“愁”字怎么写。溥仪的帝师陈宝琛孬好也是进士出身,有名有姓的“枢廷四谏官”之一,怎么就没有教会宝贝学生解读“王道乐土”的含义?王道,乃统治者治理国家应该遵循的道理;乐土,乃安乐的土地。其意是指施行仁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溥仪不会觉得日本人会把这份大功殊荣,恭恭敬敬安排到儿皇帝身上吧?

如果不把日本鬼子赶回老家去,满洲国的今天就是南京国民政府的明天。侵略者消灭被侵略者的肉体、精神、信仰和历史,是其初衷也是其使命,更是其迫切做到和必须做到的事情。为了家国共存,让已逝的先人享有陵寝冢茔,让尚存的自己死有祖坟可归,让后世的子孙祭有族祠宗庙,南京国民政府理应接住工农红军伸过来的橄榄枝。

孙燕这个暑假很忙,天天跑到东镇去教日资纱厂纺织工人读书识字。桃花弄不明白这是一个什么梗儿,不放心要跟着去,却被周丛拦下了。周丛的脸上并无不悦神色,平静地说道:“弟妹,这是妇女联合会组织的扫盲活动,意在让那些没有读过书或者读书甚少的纺织女工学习一点儿文化知识。东镇居民人员复杂,三教九流都有,据说还有一个家里养着三辆汽车'东霸天’,怪吓人的,你不要跟着过去。”

桃花让周丛的一本正经给逗笑了,心想:家里养着三辆汽车的人叫“东霸天”,您就该叫“镇青岛”了吧?这真是面有千重,心有万性,人与人的做派有天壤之别。有扬幡擂鼓,扯旗放炮的;就有深藏若虚,大勇若怯的。能够遇上谁也被谁遇上,能够欣赏谁也被谁欣赏,能够接纳谁也被谁接纳,能够陪伴谁也被谁陪伴,则要看个人的修为和德行了。

孙燕笑道:“啥'东霸天’啊?东镇是天啊?净搁这儿人云亦云,胡叫八叫。你是说的蓝荆山吧?他干着买卖,养着卡车,手下还有一些听吆喝的人,看起来是张扬了一点儿。但是,他为人还是挺大方的。东镇修建清溪庵,他一下子就拿出来八千块钱。我们夜校借用的房屋在他仓库旁边,他每次见到我们都挺客气。”

桃花见周丛没有说话,深知周丛根本没有把那个“东霸天”放在眼里。“东霸天”对孙燕的人身安全构不成威胁,周丛就没有必要提醒孙燕当心留意。桃花心想:燕儿啊,我的傻丫头,“东霸天”在你眼前的做派,肯定是跟在东镇人眼前的做派不一样。家里养着卡车的人,不擅长争强斗狠哪能跑得起来?这些人心眼儿灵活,各钻一门,看人的眼神儿毒着呐,能不能招惹得起,能招惹到什么程度,一眼看去就能够估摸一个八九不离十。“东霸天”要是招惹了你,那就是妥妥得自寻死路。燕儿啊,别人不招惹你,你也千万不要招惹别人啊。你说你到东镇那么一个杂乱地方讲啥课呢,让俺们跟着白白担心。好在你那个学校叫着夜校的名字,却不用你深更半夜跑去上课。也是奇怪,周大哥怎么这一次没有阻拦你,也没有变脸变色地不高兴,而是痛痛快快地放你去了呢?难不成你这个暑假跑到东镇,还能教出来泰伯采药、赵孝争死、姜肱⼤被、缪彤⾃挝不成?

桃花存了好奇心思,就选了一天要去东镇看看孙燕教书,临出家门之前跟周丛说了,周丛赶紧打发顺子陪着桃花跑一趟。

顺子叫来两辆人力车和桃花、荣祖分别坐了,出曲阜路直下东北,渐渐驶离人烟稠密、高楼林立的城区。就在沿途林木渐渐丰茂,房舍与行人渐渐稀疏的时候,人力车贴着山脚转过烽台岭,东镇突然撞入桃花眼帘。

东镇之所以叫东镇,是因为地处烽台岭以东。东镇不高级,却非常热闹。这份热闹参杂着浮躁、纷扰、市侩与俗气,却也充满了令人心动的勃勃生机。东镇人不耕田种地,也没有为官做贾的富贵人家。东镇居民绝大多数凭借着进厂做工和制作、售卖小手工业产品养家糊口,所谓的有钱人也是左邻右舍比量,矬子里面拔将军。东镇的房屋显然没有经过合理的整体规划,很随意地依照地势修建,既参差不齐又高矮不等,几户人家挤住在一个小院子里面,窄巴得几乎没有活动空间。东镇的街巷很有特点,除了连接城区的主街,其余都很狭窄,探头看上一眼,会发现小街小巷很长,曲里拐弯,四通八达。主街上跑着极少的汽车和人力车,运货的地排车倒是多得很,排成相向的两列纵队络绎不绝。东镇的街巷里飞快地走着拎水桶的女人和抬水桶的孩子,一路走一路洒下清晰的水痕。桃花一看就知道东镇人家没有安装自来水,想吃水就要到公共水龙头下面去打。一个没有实现自来水自由的地方,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状况如何,实在是不必多问。东镇的街道两边种着很多树,却不高不大遮蔽不出来多少阴凉。从这些瘦瘦弱弱的树木上可以判断出,东镇建成时间不长。一个新建的地方交通、住宅、基础设施如此之差,足以证明居住者的经济实力非常薄弱。即便是这样,也没有耽误东镇居民兴致勃勃地过日子。有树荫的街头巷尾都坐着男男女女,大家摇着蒲扇或者是做着针线活儿拉呱纳凉。孩子们在一旁玩耍嬉闹,做着不同种类的游戏——跳绳、斗柺、跳房子、拍烟牌、打木头、打阎王、滚铁环……

桃花坐在人力车上,看着乱糟糟的东镇直犯愁:一股子心血来潮跑来看俺家小姑奶奶当先生,谁知道俺家小姑奶奶教书的地方能走成“鬼打墙”。东镇连山坡带平地一眼看不到头,俺家小姑奶奶在哪座棚户里面趴着呢?都说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俺家小姑奶奶从青岛城里的崇德中学一下子降到东镇的简街陋巷,竟然不喊一声苦,不叫一声累,整天出门进门精气神儿十足,真是泼辣得叫人佩服。怪不得周大哥一眼认准了俺家小姑奶奶,俺家小姑奶奶是能陪着周大哥趟过苦累的人。干大事儿的男人就得找这样的女人陪在身边,才能把承受的苦累对冲削减得不至于畏缩和绝望。

桃花正在寻思,忽然看到顺子乘坐的人力车从后面赶了上来。顺子叫道:“嫂子,您跟着我的车走吧,去东镇公园。”

桃花留心打量沿街房屋方位,发现顺子引领着她直下东北,待到人力车爬上一个缓斜坡,桃花的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了一大片花团锦簇的空地。空地上有土山,土山上绿树成荫;空地上有荷塘,荷塘里菡萏娉婷。清风袭来,浸满泥土滋生的馥郁气息,令人精神为之一振。桃花一扫对东镇的嫌弃和失望,端正心思重新审视这片尚且贫寒的居所——改变一个地方的风貌,精神的作用要大于物质的作用。东镇有这样一个新生的公园,东镇人把这个新生的公园养护得繁茂整齐,足以证明东镇人骨血里面的自尊自爱,向上向好。这样的人群只需要一个合适的政令,一个合适的引领者,便会于瞬息之间焕发出无穷能量,锲而不舍地改变所有不合时宜的东西,使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达到一个崭新高度,惊艳世界。周丛说燕儿之所以到这里来讲课,是妇女联合会组织的扫盲活动,是让东镇的纺织女工不再当“睁眼瞎”,这是一件授人以渔的大好事儿。世上的人们归根结底只有两种——男人和女人。儿女的教养,家族的平安,与女人的品德息息相关。好女人妻贤夫祸少,好女人母慈子孙贤。读书识字的女人未必都是好女人,好女人却一定都是读书识字的女人。不读书识字的女人想要识大体、顾大局,基本上得要仰仗祖荫庇佑。读书识字是一份慢功夫,须得每日精进。燕儿来东镇夜校教个把月功课,充其量只能算作临阵磨枪的不快也光。但是,这是一种理念的改变,势必会给东镇的女人们掀开耐读的、引人入胜的生活篇章,使东镇的女人们从此丰富多彩。

桃花还没有从遐思感想中平静下来,远远地看见孙燕和一群年轻女子说说笑笑走出一扇大门。大概是桃花一身鹅黄色绣花蚕丝衣裙太过抢眼,孙燕一抬头就发现桃花意外到来。孙燕高兴地跳了一下,小跑着迎向桃花。孙燕一跑,年轻女子们都跟着跑,“呼呼啦啦”跑到桃花身边,一个个开心地笑。

“嫂子,您咋来了?”孙燕笑道。

“俺来看看孙先生教书啊。”桃花笑道,“崇德中学的大门不让俺进,东镇夜校的大门得让俺进吧。”

孙燕笑道:“让进,让进,东镇夜校的大门为每一个想要读书识字的人敞开。不过,嫂子您就别逗我了,我在您跟前儿可不敢称'先生’。”

孙燕的话让跟在身边的女子很是意外,一个梳着乌黑大辫子的姑娘快言快语地问道:“为啥呀,孙老师?恁为啥不敢在恁嫂子跟前儿称'先生’啊?”

孙燕笑了,尽量拿捏着青岛腔调说道:“俺嫂子自幼诗书为伴,是真正的才女。她要是来夜校讲课,恁大家伙儿可是有耳福了。”

大辫子姑娘惊喜地看着桃花,说道:“嫂子一看就是有钱人家的少奶奶,吃不愁,喝不愁,还用得着下力气念书吗?嫂子,恁念书干啥用呢?”

桃花心想:吃不愁,喝不愁,才更有闲情逸致念书。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念书是为了更加吃不愁,喝不愁。(未完待续)

 
往期精彩,请点链接:
桃花001桃花002桃花003桃花004桃花005桃花006桃花007桃花008桃花009桃花010桃花011桃花012桃花013桃花014桃花015桃花016桃花017桃花018桃花019桃花020桃花021桃花022桃花023桃花024桃花025桃花026桃花027桃花028桃花029桃花030桃花031桃花032桃花033桃花034桃花035桃花036桃花037桃花038桃花039桃花040桃花041桃花042桃花043桃花044桃花045桃花046桃花47桃花048桃花049桃花050桃花051桃花052桃花053桃花054桃花055桃花056桃花057桃花058桃花059桃花060桃花061桃花062桃花063桃花064桃花065桃花066桃花067桃花068桃花069桃花070桃花071桃花072桃花073桃花074桃花075桃花076桃花077桃花078桃花079桃花080桃花081桃花082桃花083桃花084桃花085桃花086桃花087桃花088桃花089桃花090桃花091桃花092桃花093桃花094桃花095桃花096桃花097桃花098桃花099桃花100桃花101桃花102桃花103桃花104桃花105桃花106桃花107桃花108桃花109桃花110桃花111桃花112桃花113桃花114桃花115桃花116桃花117桃花118桃花119桃花120桃花121桃花122桃花123桃花124桃花125桃花126桃花127桃花128桃花129桃花130桃花131桃花132桃花133桃花134桃花135桃花136桃花137桃花138桃花139桃花140桃花141桃花142桃花143桃花144桃花145桃花146桃花147桃花148桃花149桃花150桃花151桃花152桃花153桃花154桃花155桃花156桃花157桃花158桃花159桃花160桃花161桃花162桃花163桃花164桃花165桃花166桃花167桃花168桃花169桃花170桃花171桃花172桃花173桃花174桃花175桃花176桃花177桃花178桃花179桃花180桃花181桃花182桃花183桃花184桃花185桃花186桃花187桃花188桃花189桃花190桃花191桃花192桃花193桃花194桃花195桃花196桃花197桃花198桃花199桃花200桃花201桃花202桃花203桃花204桃花205桃花206桃花207桃花208桃花209桃花210桃花211桃花212、桃花213、桃花214、桃花215、桃花216桃花217桃花218桃花219桃花220桃花221桃花222桃花223
作者简介
王倩,微名梨花雨,山东蓬莱人,本科学历,现供职于中国石化系统。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在《山东文学》《时代文学》《前卫文学》《当代小说》《烟台文学》《新世纪文学选刊》《齐鲁文学年展》《中国企业管理杂志》等多家报刊发表作品三百余万字,十几次荣获省、部级文学奖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