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听取蛙声一片》 外一首 作者:丁安才

 作家文坛 2022-06-25 发布于河南

 1.散文《听取蛙声一片》 

  

  如果说,燕子是春天的使者的话,那么,青蛙便是夏天的使者了。

  夜深人静,我端坐于值班室,眼见被拘留人员都已安然入睡,耳边忽然传来了阵阵青蛙的叫声。说实话,我今年这还是头一次听到青蛙的叫声。监舍的四周黑黢黢的,青蛙的叫声连成一片,声音由弱到强,一阵接着一阵,此起彼伏,象一支悠长悠长的歌。

  打小我就知道,青蛙是田间“卫士”,是益虫,而它嘴大脖短,叫声却显得十分地清亮、悦耳。据老一辈人讲,蛙叫的声音好听与否,和“聆听者”的心情是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的:“聆听者”心情好的时候,青蛙的叫声则就象是抒情的歌声一样婉转与动听;否则,就会象噪音一样充斥着你的耳鼓,让你烦躁不安!

  此刻的拘留所,在夜色的笼罩之下静谧而安详,徐徐的春风偶尔吹来,让人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星星也在浩渺的天际眨着明亮的眼晴,不停地俯瞰着人间这美丽的夜色……,应当说,我现在的心情是非常好的,所以,对这“突如其来”的蛙声既新奇又兴奋:新奇的是,这可是今年我听到的“第一次”蛙鼓啊;兴奋的是,在这寂静的夜里,有了“蛙声”的作伴,我感到不再寂寞与孤单了!

  在这里,我不仅想起了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里的一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现在不是秋天,虽然没有稻香,但,四处却洋溢着令人沁脾的花香。好一个“听取蛙声一片”,这“蛙声”应当是今年的一个好兆头、好彩头!“独坐池塘如虎居,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这是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咏蛙》诗。普普通通的青蛙,在他老人家的笔下却写得是那样的霸气和威风凛凛!诗因蛙起,蛙因诗名,幽默诙谐,相得益彰,足见作者的智慧和文字功底了!

  我在想:这“纯粹”的蛙声,是来自于自然的声音;当然,它,更是来自于这个春天的声音;这声音,或许是青蛙对人类朋友的亲切地问候,也或许是在向田间害虫发出的挑战“宣言”的吧!

  

  2.写在2022年国际禁毒日

  

  

  雷霆行动

  

  只为斩断毒魔的袭扰

  

  利剑出鞘

  

  会迸发出强大的能量

  

  让瘾君子们无处躲藏

  

  

  

  缉毒警走街头、进社区

  

  他们,发出的宣传单上

  

  写明了毒品对于人类健康的危害

  

  深情地讲述中

  

  传递着中国的

  

  法治力量

  

  谈“毒"色变

  

  人们奔走相告

  

  在每年的6月26日这天

  

  

  

  要知道

  

  美丽的花朵

  

  只是蛊惑人心的表象

  

  它结出的戕害人类生命健康的毒果

  

  在其至幻至迷的味道里

  

  有多少人误入歧途

  

  

  

  盲从,只会使自己

  

  陷入泥淖

  

  拒绝,才是守住健康的

  

  筹码

  

作者简介: 丁安才,男,60年代生人,中共党员,大学文化,供职于枣阳市公安局,四级高级警长,爱好文学,系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