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川一位老人24年前的遗嘱,真让大操大办的奢侈风汗颜

 张胜开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一个74岁的老人,因为24年前一场突发疾病,让他感觉珍惜生命、珍惜健康的同时,立下一份遗嘱,可谓傧葬改革的先驱。

这位老人叫牟百均,四川省洪雅县东岳镇大安村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

“因为在1992年突然患上肺气肿,当时很痛苦,感觉自己好像真的不行了,于是就写下这份遗嘱,禁止孩子们大操大办。”今日(8月29日)中午,74岁的牟百均老人对记者回忆道。

牟百均老人(右)对记者讲述这份遗嘱的经过

牟百均老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可他从小就热爱学习,并喜欢书法,而且还编篡了四川省第一部村志《大安村志》。

这份遗嘱,牟百均老人用宣纸和毛笔书写,并至今张贴在堂屋中间的墙壁上:“古人厚葬千千万,而今还有几座坟;孝子出钱买名气,营业商人赚大利;群众饱了耳眼福,死者依然得个屁;禁用冥钱炮烛香,不用棺椁不化妆;尸焚不可殓骨灰,厚葬土埋换裸葬。”

牟百均老人(中)和东岳镇民政办主任龚侍田(左)等交流

其实,牟百均老人一双儿女,早就事业有成。他和老伴儿吃不愁穿不愁,然而,他却依然看淡一切,亲笔写下这份遗嘱。

记者的一位朋友得知此事,大发感慨:我的一个同学的父亲去世了,作为朋友关系,我被邀请了去处理丧葬事宜。办完丧事,整好花了三万。我耳闻目睹了农村丧事大操大办花钱象流水一样的攀比风气,心中着实感觉不平。

1992年出生的洪雅县县志办工作人员张浩威(右)对牟百均爷爷发出感慨

“是的,一个村子的人,一旦老人去世,生怕被别人笑话,于是就打肿脸充胖子,别人家怎么办,我就怎么办。你花了一万,我就花一万五;还有就是家族观念严重,哥们儿多,孩子们也多,难免在外边有混个一官半职的人。于是,财大气粗,觉得应该在本村中显示一下,为了自己的面子,就是花上黄金万两,也在所不惜。殊不知,一个农民,如果没有其它挣钱的来路,光指着庄稼地里那点收入,这么一折腾,以后的日子还是不好过,但放不下面子的互相攀比之风,造成这种苦不堪言的恶性循环。”这位朋友无可奈何地对记者说。

与记者同行的洪雅县县志办工作人员张浩威说:“我就是1992年出生的,这份遗嘱刚好和我同年,没有想到,牟爷爷的思想这么先进和时尚,真的感到很佩服。”

牟百均解释这份张贴在堂屋的24年前遗嘱

该县东岳镇民政办主任龚侍田说:“在生不孝道,死了枉烧香!牟百均老人24年前的这份遗嘱,不但当时就属于农村的高境界,就是在今天,也属于傧葬改革的先驱,让那些大操大办的人汗颜。”

“早在50年代,我去中山乡河边一个很大的墓地,看见很多坟墓没有人管理而被毁掉种田,就有了这个感想;老人死后,儿孙不厚葬就要受到乡邻的指责,于是就产生花钱买名气买孝道的封建陋习,但我就是个无神论者;所以,在重病期间,写下了这份遗嘱;虽然我大难不死,但我还是把这副遗嘱张贴在堂屋中间,告诫孩子们,在我百年之后,仍然按照这份遗嘱去做。”牟百均老人指着遗嘱告诉记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