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挑错字是精神病!元芳,你怎么看?

 张胜开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本人非常喜欢在阅读文章时,从里面找到错别字,然后就在后面留言指出。本以为这是性格认真,追求完美的体现,没有想到,临床心理学家竟然认定这是一种精神神经方面的疾病——强迫症,好像“洁癖”一样的令人厌恶。

这个认证是朋友发在我手机上的,大概是这样说的:很多人在看书读报或者看网页时,都有一种特别喜欢挑别错字的习惯,一看到病句、错别字、甚至是误用的标点就别扭,不纠正过来就浑身不自在,其实,这不是认真和完美,而是一种针对文字错误的强迫症。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人对文字产生“洁癖”呢?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临床心理学家波琳·瓦林认为,紧张和压力是其主因。匆匆忙忙的母亲准备送孩子上学,但其中一个孩子却找不到作业本,这时候自然容易火冒三丈。人处于焦虑状态时,对挫折的耐受性会降低,对不合规范的字词自然会横挑鼻子竖挑眼。

另一方面,瓦林认为,文字书写都有着固定、明确的规则,这种确定性会给人信心,能暂时增强个人的控制感。而且,挑别人错的潜台词就是“看,我比你强”。这是“打败”别人取得的“胜利”,是自身力量的证明,这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景气,失业风险大的环境下,更是一剂心灵的 “镇痛药”。

看完这个,我的心哇哇的凉呀!自以为爱挑错字是一种优良的习惯,也是证明自己能力和锻炼自己文字水平的机会,没有想到,一不小心,竟然被列入强迫症的名册。

说心里话,能在别人洋洋数千字的文章里,我可以大浪淘金的用独具慧眼,找到一个错字,这应该算是文字的水平和功夫,怎么却变成了强迫症。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强迫症的具体变现,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得了此病的患者常会出现强迫性思维和行为。并列出了一下的临床表现:

会出现强迫意向。在某种场合下,患者出现一种明知与当时情况相违背的念头,却不能控制这种意向的出现,十分苦恼。如母亲抱小孩走到河边时,突然产生将小孩扔到河里去的想法,虽未发生相应的行动,但患者却十分紧张、恐惧;会出现强迫检查。通常与强迫疑虑同时出现。患者对明知已做好的事情不放心,反复检查,如反复检查已锁好的门窗,反复核对已写好的账单,信件或文稿等;会出现强迫性穷思竭虑。对自然现象或日常生活中的事件进行反复思考,明知毫无意义,却不能克制,如反复思考:“房子为什么朝南而不朝北。”;会出现强迫仪式动作。在日常活动之前,先要做一套有一定程序的动作,如睡前要一定程序脱衣鞋并按固定的规律放置,否则感到不安,而重新穿好衣、鞋、再按程序脱;会出现强迫对立思维:两种对立的词句或概念反复在脑中相继出现,而感到苦恼和紧张,如想到“拥护”,立即出现“反对”;说到“好人”时即想到“坏蛋”等。

更为可怕的是,还有医学教授的温馨提示:如若发现患有强迫症要及时的治疗,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延误了病情。

由此看来,很多和我一样爱挑错字的朋友,要惊醒了,因为这不是自己水平的提升,而是“横挑鼻子竖挑眼”或者“鸡蛋里挑骨头”的洁癖,更是精神神经疾病的一种表现。

专家说:内向、固执及较为神经质的人会对错别字显得较为严格并喜欢指正别人;他们甚至会利用错字去批判你的人格,例如认为你是粗心大意或怎样怎样的人。相反地,外向、和善及包容的人会忽略了这些错别字,他们觉得这是平常事,不会用这一点来思考你是什么样的人…

元芳,你怎么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