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岁月留痕:教学改制,小学我读了六年

 张胜开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我出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正是我国人口出生的高峰期,而在我出生之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国上下就开始提倡计划生育,节制人口的迅猛增长,人口出生率逐步降低。可等到我们到了学龄期时,却给拮据的教育界增添了不少麻烦,我记得当时我们村的孩子,在中心校有两个班,在离学校几里地外,还有一个班,也就是说,我们村,就有一百五六十人,而我们全乡有十多个村,其余的九个村,每个村有一个班,一个班平均三十五人,全乡就有四百多人,我们的乡中,一年只能招一百多人,也就是说,还有三百多人不能继续初中学业,将会回到农村劳动。1983年秋天,刚进入四年级学习,老师在班上宣布,我们学校的两个班为全县试点班,实行六年制教育。

因为是试点班,没有教材,用的还是五年制的教材,只是每期的教材不用学完,学到一定页数,就不再往前学了,就回过头来复习。老实说,当时的我们根本不知道这样改制有什么用,也不知道这样改有没有必要,只是因为县里是这样决定的,学校是这样执行的。到了五年级的时候,村里另一所小学的那个班转到了我们学校,继续着五年制的教学。看着和自己差不多一般大小的同龄人就要进入初中阶段学习,班上几个成绩好的同学再也坐不住了,决定跳级参加小升初考试。当我们把这个决定告诉班主任老师的时候,老师犹豫了一下,最后决定帮我们向校长反映一下。因为老师答应帮我们向上级反映,我们就有了一个期望。

期望是有了,可等待我们的又将是怎样的一个结果呢?人家把课本全部学完的人都还有三分之二不能进入初中学习,况且我们还没有学完课本上的东西呢?不过,老师对我们几个挺有信心,努力地向校长建议着。校长向县教委汇报后,县教委同意让我们几个作为跳级生试试。当我回家把这个消息告诉家里人的时候,哥哥说,人家学完了书本上的只是的人都不一定能考上,你们能考上吗?即使你们能考上,进入初中后,你们也不一定能跟上大家学习的进度,因为你们学的知识不牢靠,仔细想想,也是这个道理,我不免有些犹豫,回到学校再和大家商量,大家却说,我们这次参加考试,并不一定要考上,只是看我们在没有学完的情况下,少学一年的课程,我们究竟跟别人差多远。抱着这个平常心,我们照常跟同学们一起上新课,回家照常干家务。没有过多的负担,没有紧张的复习,没有更多的题海战术……一切如常。

终于等到小升初考试了,我们几个坐到考场后面,静悄悄地打开试卷,准备好自己的笔,等待着老师发考卷。试卷发下来了,大家都埋着头认真地做着试题,没有一个人说话,偶有声响,那就是打开文具盒拿笔的声音。一个小时过去了,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有人站起身来交卷了,一个、两个、三个……教室里稀稀疏疏地剩下了几个人,还是没有人说话,我又一次检查了自己的答卷,最后确定了一下,郑重地把试卷交到老师手里。再回头看教室,座位上只剩下一、两个人了。铛铛铛,下课铃声响了,最后两名同学也站起身来离开了座位。哦,忘了给大家交代了,小升初,考语文和数学两门,而且一般都是上午考语文,下午考数学。三天后,老师通知我们到办公室拿成绩,我们七个人,居然有一半的人上了初中线,老师高兴得不得了,征求我们的一件,是不是要直接上初中,还让我们回家和家长商量。

因为有哥哥以前的忠告,我并没有急着就要上初中,其他两名同学,因为是教师子女,决定直接上初中了。老师很犹豫,问我和另外一名同学是不是也要上初中,我俩商量后决定,学完所有的课程再上。这一决定,我的小学读了六年。第二年再次参加小升初考试,我居然拿了一个第一。从我们这一届开始,小学就开始了六年制,而读六年却只有五年的书的,也就是我们这一届学生,因为在我们下面的年级,都拿到了六年制的教材,而我们是半路决定读六年的试点班,所以,也就边学边改的。这几年,有媒体称,小学课程可以三年完成,我想,大概是在三年的时间内,学完所有的课程,而我们当时是能学完所有课程,只是把课程故意放慢、巩固复习的缘故吧。总之,我的小学遭遇了教学改制,读了六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