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长寿秘诀:邻里和睦子孙孝,活过百岁乐陶陶

 张胜开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笔者采访过100多位百岁以上的长寿老人,其中的一个共同点,就是,这些老寿星都以诚待人,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平,邻里和睦子孙孝。

记得在去采访世界最长寿的人阿丽米罕路上,我在朋友圈里发布了这个消息,一个女孩子马上给我留言:张哥,你采访的时候,问问这个老东西,为什么要过这么大的岁数?活这么大的岁数有意思吗?再说,都130岁了,老都老完了,做什么都不方便了,活着不受罪吗?

闻听此言,我心里一下感觉到不是滋味,俗话说得好:家有一老,胜过一宝。尊敬老人是全社会必备的美德,丧失这个美德就会遭到社会的唾弃。尊敬老人就是一种觉悟,并不是要你去利用这个宝,而是要你去珍爱这个宝,尊重这个宝,保护这个宝。这既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也是与更多“上有老下有小”的年轻人共勉。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四川甘孜有一种叫做“壁葬”的风俗:就是当家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去世后,人们把老人的尸体处理后,就安葬在自家房屋里的墙壁里面,因为当地的房屋属于土墙,墙壁比较厚实。所以人们称这种葬法叫做壁葬。

壁葬的内涵,就是舍不得老人离开自己的家,寓意就是虽然老人去世了,但还在我们家里没走,仍然为我们家出谋划策,看家守院。

我想,这也许就是我们人类对老人最尊重最伟大的葬法,不管科学不科学,我是非常认可和感慨的。


103岁的郑马财老人说:要以诚待人,要站在人家角度考虑问题,要以平常心对待不公平,要想得开,日久见人心,将来人家总会理解的。”是啊,以诚待人,就少了许多烦恼。没有烦恼, 正是长寿健康秘诀之一。

今年130岁的世界最长寿的人阿丽米罕,就是邻里和睦的典范;四邻八家,谁家有了大事小情,她都是不请自到,主动的前去帮忙;邻居们每逢农忙,也乐意把孩子放在老人家,最多的时候,一天家里就有20多个孩子。老人教孩子们唱歌跳舞,讲故事,农家小院常常荡漾起老人甜美的歌声和孩子们童真的笑声。因此,阿丽米罕被当地的人们誉为“孩子王”。

邻里和睦,生活就开心快乐起来了。因为邻里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所以,无论你低头还是抬头,都会看见邻里的笑脸,心里还能不开心不快乐吗?

子孙孝敬合家人的悉心照顾,再加上左邻右舍尊老爱幼的传统民风,就会让老人精神舒畅、心胸豁达、处世乐观,从而延年益寿。

儿孙孝敬展现的是对老人们精神的尊敬和体贴,因此,长寿除了基本生活资料获得保证的前提,还更需要精神支撑和抚慰的到位。

所以说,老人长寿,子孙孝顺也是长寿秘诀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