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跟学历无关与学习有关的事儿

 张胜开 2022-06-25 发布于四川

学历是一个人接受学校教育的经历,不等于能力和其他,但是当今求职生存的门槛,不应小觑。学习,孔子解释为“学而时习之”,据此,我认为学习应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学,接受新的知识和事物;紧接着是在学的基础上习,习包含温习、思考、接受和运用几层意思。人,只要你有生命体征存在,你就在学习中,而我今天要说的是从书本中学习,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读书。

结束学校教育,找到一份工作后,很多人就逐渐忽略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将业余时间消耗在麻将桌上。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无可厚非,但每天留出一定的时间阅读,能够让自己的心灵在铅华中涤荡升华,从而达到修生养性,提升素质的目的。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踏入社会后,结果不同。有的人没有高学历,因为后天不停的学习和努力,逐渐超越高学历者,成为某个方面的专家和学者的事例很多,不必在此举例说明。相反,因为有一份比较丰厚待遇的工作,忘却了与时俱进的学习和钻研,被工作和时代淘汰的事例也不少,足以引起大家的警戒。

“书山有径勤为路,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诗作为励志挂在很多学校的教室里,但同样适合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现在各地涌现了一批农民书画家、农民诗人……他们没有进过专业的高等学府,没有高学历,但从他们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技艺并不亚于那些高学历者,有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这就是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和钻研的结果,值得大家学习,也是社会发展的正能量!1991年,我高中毕业从事新闻工作,虽然在高中学习期间,参加了新闻和文学专业的刊授学习,但在工作中,仍深感知识匮乏吃力,不得不认真学习党报党刊上的新闻报道文章,研究他们采写技巧,不停寻找新闻专业书来学习,结合采写工作实际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觉不够,又参加成人高考进入新闻系系统学习理论,在工作中,结合不同地域农村习俗探索农村新闻采写方法,效果比较理想。

我认识一对老年夫妻,丈夫是著名作家,妻子是资深记者,退休后居住在我居住的小城,除了日常应酬交往和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他们每日的生活都与书报相伴,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不断下降,相互告诫少用眼,但谁都离不开书报,采用每次看十分钟休息一次的办法学习,因为没有间断学习,两位老人与各阶层、各年龄段的人都有话说,都能说到对方的心坎上。因而,他们有许多忘年交和知心朋友。因为平时喜欢涂鸦,也算是老人的忘年文友,在讨论文学创作时,他们经常告诫说,一定要多看书,“活到老,学到老,九十九岁不算巧”。静下心来品味两位长辈的语意,结合我四十多年的成长经历,深知自己知之甚少,还得不停的学习,因而,我给我的QQ昵称签名“探索生活”。

生活本意是生下来,活下去,但如何活下去,怎样活下去才精彩,不留遗憾,确实需要我们在人生路上不停地探索和总结。探索需要有目标和方向,那就需要我们在前人留下来的文字记载中汲取精华,提出推进方向和措施,规避前人的失误。当今图书市场,足以用“迷乱人眼”来形容,因而,世人读书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是非观念,不为书中奢华堕落而迷茫,也不为书中歪曲的人生观所左右,方能站稳脚跟,汲取精华,提升修为。

这些年来,在我的家里,在我手能及的地方,都能找到书、笔和纸张,我坚持每天睡觉前阅读二十分钟,思考和品味十分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文字的生活习惯。读书时也注意涉猎各行,博览群书,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书精读细品。有的文章,千人有千种读法和品法,得出的结果也大相径庭,但文章本身并没有要求读者将自己禁锢于某一个思维中。我喜欢韩剧中的生活气息和深层次儒学文化,也许别人喜欢韩剧中的生活背景,还有人通过韩剧研究韩国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在阅读二十四史时,感受到人对权、利、钱、色的贪欲,统治阶层的残忍和冷漠,加速了朝代更迭;阅读马列哲学,对社会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结合中国革命发展史,理解了毛泽东同志为何在领导中国工农革命时,提出“结合中国实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细读《华阳国志》,结合洪雅的地方文献资料,进一步分析洪雅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和特产情况……

记得有人说过,书本身没有身份界别,是人把看书的人分成了三六九等。知识不会拒绝勤奋的人,任何把看书、读书作为日常习惯的人,无论从气质修养,还是从知识、智慧和素质,都有常人不及之处,而这些,与学历无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越读书,越发现自己无知,更需要学习。我经常总结、告诫自己:学而知耻、学而知礼、学而知谦、学而知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