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第一次做人,凭啥让着你?

 花事小主 2022-06-25 发布于广东

1

曾经一个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人生座右铭的朋友,得抑郁症了。不过好在是轻度抑郁,通过一些治疗,也吃了一些药,已经治愈了。

如今和她再聊起天来,她不置可否,只是笑说:“是啊,以前我的座右铭真的就是这个。”现在还是吗?她没说,我也不知道。

这个朋友走到哪里都是一个“好人”的形象,人人都喜欢她,老的觉得她懂事,小的觉得她可亲。遇到某些讨厌的人和事,我恨不得要叫灭霸来才是,她却总能平心静气地忽略带过。

她没有讨厌的人,甚至别人欺负到她家头顶上了,她也只是轻轻地说一句“我有点不喜欢他”。

她很讲礼数,别人打她一下,她可能这会儿不高兴,一旦别人转身再给块糖,她就立马原谅了对方所有的过错,觉得是个好人了,甚至还会主动去示好了。

2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也分两种境界。

一种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不在意,别人怎么对我,我并不放在心上,我只做好我这一份,问心无愧,至于他人怎样反馈,并不重要。

另一种是我没办法做到真的不在乎,但我要告诫、勉强我自己,我要大度,我不能小气斤斤计较,这不符合我对自己修养的要求,一旦我做不到,我就对自己很失望。

前一种是真的洒脱,后一种则容易致病。

我们最该善待的人,其实是我们自己。不必对他人太宽容,正如不必对自己太严苛。

判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到底该不该,要看我们自己心里觉不觉得委屈。

如果我宽待别人了,这件事本身让我觉得并不难做到,而且并不感到受了气、遭遇了不公,我能坦然接受,甚至很快便忘了其中的不愉悦,那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起到的便是正向的作用。

如果我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心不甘情不愿地勉强接受某些人带来的不快,那一定是这个人或事超出了我能承受的范围,我便不该指责自己心胸不够宽广,我所有的愤怒和生气,都是情有可原。

3

心胸的宽广与否,是一辈子都在修炼的事,揠苗助长从来都没有好效果。

现阶段我做不到“宽以待人”,那就坦然接受我现时的狭隘,并与自己取得和解、谅解自己。该讨厌谁就去讨厌谁,想要什么就去争什么,愿意和谁绝交就和谁绝交。

只有当我们慢慢地再经历了一些事、看淡了一些东西、明白了一些道理,才会自然而然地不再在意、再去较劲了。

心胸的宽广,从来不是逼迫自己去接受一些不公或不爽,而是一种水到渠成的释然,到了某一个阶段,我们自己发自内心地不想去理、去论罢了。

那个时候,我们会发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是多么睿智的觉悟,任他雨打风吹,我自岿然不动。

而在人生境界持续登顶的过程中,允许自己不做圣人,不必事事原谅,接纳自己是个俗人,也会斤斤计较,更是一种让自己心里平和的方式。

我就静静的 等你回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