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俄罗斯手上控制着哪些战略位置?

 9tx22v工人 2022-06-25 发布于重庆

俄罗斯位于亚欧大陆北部,地跨亚欧大陆两大洲。俄罗斯国土面积为1709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领土的1/9。俄罗斯国土主要分为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俄罗斯国土欧洲部分为东欧平原,东欧平原面积为40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第二大平原。东欧平原是俄罗斯的核心地带,俄罗斯大部分城市和人口都是分布在东欧平原上,俄罗斯东欧平原分布着莫斯科工业区和圣彼得堡工业区。俄罗斯亚洲部分分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大部分能源来源亚洲西伯利亚,俄罗斯石油已经探明储量为82亿吨,占世界探明储量量的4%到5%。天然气为已经探明储量为48万立方米。俄罗斯从彼得大帝开始制定走向四大洋的战略。俄罗斯手上现在还控制着哪些战略位置?

文章图片1

俄罗斯地形图

文章图片2

俄罗斯工业区

加里宁格勒州位于欧洲西部,加里宁格勒州面积为1.51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00万。加里宁格勒州南临波兰,东北部和东部与立陶宛接壤,是俄罗斯的一块飞地。加里宁格勒州也是俄罗斯最小的州,属于西北联邦管区。

文章图片3

加里宁格勒州

加里宁格勒州原本是东普鲁士领土。加里宁格勒原来名字叫做哥尼斯堡。17世纪中,普鲁士控制哥尼斯堡,哥尼斯堡成为东普鲁士的一部分。1701年,普鲁士首位国王哥尼斯堡教堂加盟成为国王,并宣布把哥尼斯堡成为普鲁士的首都。1871年,普鲁士经过三次王朝战争实现德意志民族统一,建立德意志帝国,并宣布把首都从哥尼斯堡迁到柏林。世界第一次大战后,德国战败。协议国在原来的德国领土上划出波兰走廊,让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领土没有直接相连。世界第二次大战结束后,同盟国苏联,美国和英国决定把东普鲁士领土划入苏联版图,消除普鲁士再一次崛起的可能性。苏联把原来哥尼斯堡的德国人流放到西伯利亚或者遣散到东德,苏联从苏联本土迁入大量的俄罗斯人,这里原来德国建筑物没有了,直接被苏联建筑取代。

文章图片4

德意志帝国统一

加里宁格勒的战略位置重要。加里宁格勒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两个不冻港之一,加里宁格勒距离波兰首都华沙只有400千米,波兰历史上三次被瓜分都有俄罗斯。加里宁格勒距离德国首都柏林,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也是仅仅600千米。现在北约不断东扩,原始苏联加盟国和华沙组织成员先后加入北约。加里宁格勒这里也成为俄罗斯对付欧洲国家一张王牌。

文章图片5

加里宁格勒州位置

文章图片6

北约东扩

千岛群岛位于西太平洋上。千岛群岛位于俄罗斯远东勘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岛之间的岛屿。千岛群岛面积为1.56万平方千米,全长为1300米。千岛群岛由56个岛屿组成,最大岛屿是择捉岛,面积为3139平方千米。千岛群岛把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分隔开。千岛群岛上拥有活火山160座,其中有活火山38座,有太平洋火环之称。

文章图片7

千岛群岛

俄罗斯对千岛群岛的占领可以追溯到18世纪。1713年沙皇派遣沙俄军人科兹列夫斯基从勘察加半岛入侵千岛群岛。1856年俄国与日本在莫斯科签订《日俄友好条约》,日本与俄国共同瓜分千岛群岛,双方约定以伊图鲁普岛与乌鲁普岛之间海峡为界,海峡南部属于日本,海峡北部属于俄国。1875年,日本与俄国在圣彼得堡签订《库页岛千岛群岛交换条约》,日本把库页岛南部给俄国,日本获得整个千岛群岛。1945年,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雅尔塔签订《雅尔塔协定》,宣布把千岛群岛划入苏联版图。1945年8月苏联对盘踞在千岛群岛日本军队发动千岛群岛战役,苏联占领千岛群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一直控制千岛群岛。但是日本人认为南千岛群岛属于日本,也是导致日本与俄罗斯领土争端问题由来。

文章图片8

南千岛群岛

文章图片9

千岛群岛

千岛群岛长为1300千米,像一串珠状的岛屿形成的弧形岛屿。千岛群岛是太平洋与鄂霍次克海天然分界线。千岛群岛扼守鄂霍次克海与太平洋通道,也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进入太平洋的主要通道。俄罗斯虽然面临海洋面积大,但是俄罗斯海洋出海口却受制于人。黑海出海口被土耳其掌握土耳其海峡控制。波罗的海出口海只有2个港口属于俄罗斯,俄罗斯波罗的海舰队

容易被北约监控。俄罗斯北面只有摩尔曼斯克港是一个不冻港,其他港口都是属于冻港。俄罗斯只有太平洋港口有优势,一出千岛群岛就进入太平洋。

文章图片10

千岛群岛

文章图片11

四大舰队

俄罗斯虽然国土面积大,但是由于处于高纬度,冻土分布面积大。俄罗斯土地利用率不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