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人口为何从7千万迅速增到4亿?这种爆炸式增长是什么原因?

 渐华 2022-06-26 发布于山东

清朝人口出现爆炸式增长,和福建福州的一个老秀才有着很大的关系。这个老秀才叫陈振龙,1593年,51岁的陈振龙决定干一件大事。

陈振龙出生于万历年间,二十岁时中了秀才,但之后多次考取举人不第,就决定弃文从商,跟着亲戚下南洋,往来于福建和菲律宾之间做生意。

在菲律宾,陈振龙发现当地遍地都种着一种农作物,这种农作物不仅耐旱、高产、适应性强,而且生的熟的都可以吃。

这种农作物就是番薯。

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为了解决当地米粮不足的问题,西班牙统治者就从南美洲移植了番薯这种农作物。

陈振龙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发现,番薯的亩产相当高,而且一年可以种植两季。其中春薯亩产可达4000多斤,夏薯亩产可达2000多斤,全年亩产就是6000多斤。

如果能将番薯引进到中国,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农民来讲,番薯无疑是一种超级农作物。

要知道,当时我国主要农作物,北方小麦亩产只有300斤左右,而且每年只能种一季。南方虽然一年可以种两季水稻,全年亩产也不过600斤左右。

陈振龙就开始向当地人学习番薯的种植法。

由于西班牙人“珍其种,不与中国人”,在海关上设置层层关卡。

1593年,51岁的陈振龙决定,偷偷将番薯的种子引进到中国进行种植。

他通过贿赂当地土著,在得到番薯藤后(番薯的种子就是藤)将其绞入汲水绳,最终混过海关检查,历时七天七夜横渡大洋,从菲律宾带回福州,然后开始在自家住宅边上的空地试种。

刚好那一年,福建大旱,粮食欠收,多地出现灾荒。

陈振龙就让他的儿子陈经纶上书福建巡抚金学曾,告诉他,来自菲律宾的番薯可以救荒。

金学曾将信将疑,就回复说:你们先试种,看下收成如何。

四个月后,陈振龙第一批引种的番薯藤成功结出番薯,“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

巡抚金学曾获知这个消息后振奋不已,对陈振龙父子予以了表彰,称“事属义举”,随后便开始在福建全省推广番薯的种植。

陈振龙没有想到,自己拼死从菲律宾为中国带来的这件神奇宝贝,将在此后的几百年间,为中华民族的人口繁衍做出不朽的贡献。

为此做出贡献的不止陈振龙一人,就在陈振龙从菲律宾引种番薯进入福建前后,广东东莞人陈益、广东吴川人林怀兰,也分别从越南引种番薯,进入到了广东东莞和吴川等地。

除了番薯之外,还有一个与番薯有着同等重要贡献的农作物——玉米,几乎也是同一时期引入中国,之后,来自美洲的原产农作物马铃薯、木薯、花生等近30个农作物也先后进入中国,在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超级农业革命。

在中国农业史上,曾经有过两次农业革命,一次是北宋真宗时期开始大规模引种耐旱、早熟并且相对高产的占城稻,还有一次就是以番薯、玉米为代表的农作物引入中国掀起的超级农业革命。

这两次农业革命,都带来了中国人口的爆炸式的增长。

在陈振龙生活的时代,中国的人口大约有1亿左右,但在番薯引入广东和福建后不久,中国陷入了长期的战乱之中,明末清初近百年的动荡,使得清朝建立初期,全国人口只剩下7000万左右。

在中国古代,人口数量是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重要依据,为了提升国家实力,清朝自顺治帝入关后就开始想方设法提高人口数量。

尤其是随着康熙宣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摊丁入亩”正式取消人头税,中国人口开始呈爆炸式的增长。

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当时统计的人口数量为1.5亿,到了一百年后的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清朝人口达到了3.13亿人。

这些政策的奏效,又和这一场以番薯、玉米为代表的农业革命有着密切的关系。

康熙朝发起“湖广填四川”运动,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赋役政策,使得中国人口开始迅速增长

由于多年战乱,包括明末张献忠、李自成农民动动以及清初的三藩之乱,使得四川的人口几乎毁灭殆尽,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统计,当时的四川省仅余人口9万余人。

四川在当时被称为“天府之国”,战乱平息后,当那些踌躇满志的官员到四川上任后,才发现昔日的“天府之国”变得荒凉残败、千疮百孔。

于是,康熙发起了浩浩荡荡的“湖广填四川”运动,鼓励外省(主要是两广和两湖)移民进入四川垦荒。

为此,康熙下诏“凡愿入川者,将地亩给为永业”,同时规定“移民垦荒地亩,五年起才征税”,并对“滋生人口,永不加赋”。

中国人自古就有乡土情结,不是真的生活不下去,不会轻易离乡背景。因此这些移民的基本上都是一些灾民、难民。

随着两广和两湖移民进入四川,他们带去了容易种植的番薯。

番薯是非常养人的农作物,再加上好的土地政策,人口自然就能够得到快速的繁衍。

同样受战争波及,导致人口急剧下降的还有陕南。

陕南包括今天陕西省的汉中、安康和商洛三个地区。

故继“湖广填四川”后,康熙又促成了“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浪潮。

为什么都是湖广,这是因为当时东南各省尤其是湖广地区也因祸连兵结,灾荒不断,灾民逃荒者成群结队,清政府就得想办法安置这些灾民。

在这次移民浪潮中,湖南长沙吴氏家族的部分后裔成为这支移民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

吴氏刚到陕南的只有吴尚锡一人,他在陕南站稳脚跟后,就立刻回家乡招来其他吴氏的族人。

到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长沙吴氏家族五大房几乎都迁徙到陕南,到咸丰年间,吴氏后裔在陕南的人口有1300多人。

即使是到了今天,吴姓也是陕南地区的第一大姓。

吴氏家族人口在陕南的繁衍和增长,其实就是清朝中后期人口爆炸式增长的一个缩影。

雍正发起“改土归流运动”,“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人头税,是清朝人口增长极其重要的举措

康熙时期“滋生人口永不加赋”的经济政策和移民政策,在番薯、玉米和马铃薯的支持下,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得清朝人口在康熙晚期有了大幅度的增长。

雍正即位后,为了养活更多的子民,决定对西南地区实行广泛的“改土归流运动”。

“改土归流运动”,就是废除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世袭制度,实行与内陆相同的地方行政制度,改为由国家委派流官直接进行统治。

土司制度原是中央政权无力顾及西南边陲地区,让当地的官员来治理当地百姓的制度,是对当地头目的一种笼络手段。

在土司制度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其实就跟奴隶社会差不多了。

土司各自形成一个个势力范围,司法、财政、行政和兵事都可以自治,除了不能称帝外,其他一切比照皇帝,就相当于关起门来当自己的土皇帝。

这种制度在生产力水平不高、交通不便、民族文化差异巨大的情况下,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是土司世代为官,独霸一方,时间久了不仅对百姓是灾难,对于朝廷也是一种威胁。

同时,由于土司关起门来做自己的土皇帝,朝廷移民政策的推行也受到阻碍。

雍正四年(1726),雍正派出以云贵总督鄂尔泰为首的各地重臣,开始在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大规模开展“改土归流”运动。

改土归流促进了当地生产力的解放,使得大量汉人移民进入西南地区,他们将番薯、玉米、马铃薯的种子和种植技术带入西南。

原本很难种植水稻小麦的西南山地,有了更适宜山地种植的番薯、玉米和马铃薯等,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口自然就有了显著的增长。

不仅如此,雍正还在全国实施了“摊丁入亩”的赋税政策,即赋税与人头无关,和拥有的土地有关。

这是中国封建社会赋役制度一次非常重要也是极其伟大的改革,标志着中国实行两千多年人头税的废除。

这一制度的实行,大大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是清朝人口急剧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

乾隆将番薯种植由民间传播变成国家行为,使得人口呈爆炸性增长

尽管明末清初,中国历经百年动荡,但由于陈振龙引入粗生贱养、沙土也能存活且产量极高的番薯,使得常年“产米不敷”的福建人,在战乱和灾荒中,得以“足果其腹、灾不为荒”。

当时番薯在福建“遍地皆种,物多价廉,三餐当饭而食,小民赖之”。

不用说当时了,像我本人是福建惠安人,惠安一直以来被称为地瓜之乡,很多人讲普通话也带着浓浓的地瓜腔,在我成长的八九十年代,我的老家,几乎一天三餐全是地瓜,地瓜汤、地瓜粥、地瓜干、地瓜粉团等,一年很少吃大米。

得益于番薯的广泛引种,福建人口也从明朝万历年前的173万人,增加到了1834年(道光十四年)的1500多万人。

但由于战乱的关系,番薯这种超级农作物,只在广东福建一带引种,并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广泛传播。

直到乾隆十四年(1749),番薯才由南传到北。

当时,陈振龙的五世孙陈世元来到山东胶州(今青岛)经商时,发现曾经富庶的胶东竟然饿殍遍野。因为当时的山东连着三年都遭遇了灾害,旱灾、洪涝、蝗灾全都遇了个遍。

看着百姓蒙难,骨子里有着忧国忧民血液的陈世元,决定延续自己先祖陈振龙的使命,在黄河流域推广种植番薯。

陈世元自费在胶州引种成功后,又带上自己的三个儿子在山东全省乃至整个黄河流域进行广泛传播,还写了一本《金薯种植法》免费发放给百姓。

当地的官员在享受了番薯带来的红利后,也以官方的名义大力推广番薯的种植。

到了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皇帝也发现了番薯这种利泽万民的超级农作物,便发了一道圣旨,下令在全国大力推广,“使皆知种薯之利,多为载种”。

从陈振龙将番薯从菲律宾引种到中国的200年后,番薯种植终于从“民间小吃”变成了“官方指定”。

最终在番薯、玉米的广泛种植和有力支援下,中国的人口,也从明末清初的7000万人,繁衍至乾降五十九年(1794年)的3.13亿,到了道光三十年(1850年),又增长至4.3亿。

除了经济政策外,清朝时期也实施了很多有利于人口发展的婚姻政策

1、早婚制度

根据《大清律例》规定:

男年十六以上,女年十四以上,身及主婚者,无期以上服,皆可行。

古代的年龄都是用虚岁来算的,也就是说基本上男的14周岁,女的12周岁以上就可以结婚了。

无论是相较于当今社会或者是之前的朝代,清朝对于男女结婚的法定年龄界定明显比较早。

同时,朝廷还成立了专门负责“牵线搭桥”的部门,如果女子到了结婚年龄还没嫁出去,朝廷也会有专门负责牵线搭桥的官员,帮助适龄女子婚配,也就是“官婚”。

2、提倡三妻四妾

中国封建社会向来都是提倡三妻四妾的,清朝也延续了这一婚姻制度,这对于人口的繁衍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3、离婚条件苛刻

封建社会只有男人有权利“休妻”,女人是没权利“休夫”的。

但是男人“休妻”也不是随便休的,要以“七出三不去”为基本原则。

“七出三不出”的离婚条件是从汉朝开始的,“七出”指的是: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嫉妒、恶疾。

“三不出”指的是: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意思是如果女方的父母去世,无家可归不允许休妻;双方在为父母三年守孝期间不能休妻;丈夫变有钱了,不得休妻。

在这样的婚姻制度下,古代的离婚率是非常低的,一来女性也不敢离婚,一旦被休妻就表示这人品德不行,根本就找不到下家;二来离婚条件苛刻,男性也不会随便离婚。

清朝对于“休妻”的规定,基本上也是延续这一套制度来的。

以上的这些婚姻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人口的发展。

不过人口激增也给当时的社会带来很大的弊端。

首先,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必然减少,就导致了人口与土地的紧张关系。

也是因此,康熙朝才发起“湖广填四川”“湖广填陕南”的移民潮。

移民虽然促进了西南偏远地区的开发,但也因为过渡开发,导致当地自然生态、水土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其次,资源是有限的,人一多,人们的生活水平必然会受到影响,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动乱,出现了“攘夺之患”,比如乾隆后期的白莲教起义。

总而言之,人口问题对于每个国家来讲,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都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

一方面我们正在承受着过去几十年来人口膨胀带来的巨大压力 ,温饱、就业、就学等,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年轻人不敢生孩子,每年新生儿出生人数急剧下降的困境。

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我们国家来讲,任重而道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