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月报】甄西同:王五其人其事(短篇小说)

 新用户89134deQ 2022-06-26 发布于湖南

王五其人其事

文/甄西同

王五这几天烦着呢,见谁都不顺眼,像是吃了枪药似的。
一大早,太阳有一杆高了还赖在床上不起,老伴催他快起,太阳晒糊腚。他冲着老伴大喊:“大早晨找死。”吓得老伴扭身就跑。
起床后,望着白花花刺眼的太阳,拿起竹篙对着太阳“我把你捅下来。”满院的鸡、鸭乱飞。
王五今年五十岁,几辈单传,在村里属于'上等人’,曾在村里谋过事,是个死要面子的人,一个儿子,叫柱,长得帅气。柱找对象时,门槛差点被人踏破。
儿媳叫娟,不仅长得好看,还是个识文断字的人,对王五两口子总是爸长妈短地喊着。乐的他有事没事喝上两盅酒在村大街遛达几圈,羡慕的左邻右舍直咋嘴巴,看看王五,人家过的那叫啥日子?
这时,王五从怀里掏出烟来:“来,来,抽一支,点上。”
人越聚越多,王五把烟让了一圈又一圈。
“你这是哪辈子修来的福,他大哥。”聋子奶奶总是这样夸他。
“我也不知道啊。”王五的脸上洋溢着春风。
村里和柱一般大的年轻人找对象,总以娟为标准。
一年后,王五的烦心事来了。
一次,王五拿着烟在街上与人唠嗑,村里张六抱着孙子凑到跟前,从兜里掏出烟,一一让给各位。张六拿着烟来到王五面前说:“大兄弟,你抽的烟比我好,就不让你了。”
“还是你的烟贵,比老王的贵多了。”人群中不知谁说了一句。
“是吗?还能比老王的贵?”张六满脸不屑地说。
“对,这种烟贵。”其他人也附和着。
王五脸上火辣辣的,巴不得地下有个缝钻进去。
王五知道张六是在埋汰自己,因为他与张六有过结。
王五和张六本来是从小光腚一起长大的。
王五的儿子和张六的儿子一般大。
在柱介绍对象时,张六的儿子也在介绍对象。
一天晚上,张六来到王五家说:“哥,孩子介绍对象,需要见面礼,你也知道兄弟家底子薄,手里头不宽裕,想借点钱。”
王五望着张六为难地说:“巧了,兄弟,我家你大侄也在介绍对象,需要见面礼,再说了,房子还需要翻新,这都需要钱呀。”
“没多有少?”张六还要张嘴。
王五吩咐老伴:“时候太晚,该休息了。”
张六知道王五这是在下逐客令,于是,便悻悻地走了。
老伴抱怨王五:“人既然来了,没多有少借一点给人家,也算是咱们的心意。”
“你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王五眼睛一瞪,老伴就不吱声了。
因为王五曾向媒人许诺过,除了彩礼钱,要把所有的房屋修缮一遍,等柱结婚,还要大摆几桌,这都得需要钱。
张六因为没凑足彩礼钱,儿子的婚事黄了。
此后,张六开始对王五耿耿于怀。
特别气人的是王五有事没事跑在大街上,见人就散烟。原因是他儿子柱找了个俊俏漂亮的媳妇。
张六见不得王五那嘚瑟劲儿。总想找机会说道说道他。
张六看到王五那种表情,又笑嘻嘻地问:“兄弟,柱和他媳妇结婚一年多了,也该要个孩子,像咱们这个岁数在家闲着也是闲着,看看孙子该有多好?再说,大人都是过的小孩日子。”
王五听出张六话中有话。
“手里再有钱,人长得再好看,也不行啊!”张六接着说。
一句话戳痛了王五的心。
张六又抱着孙子指着王五说:“叫爷爷。”
所有人其实都知道,小孩还不满周岁,又怎么会喊爷爷呢?
王五不知咋回的家,一连几天不吃不喝,脸耷拉着。
老伴以为他病了,从村卫生室叫来大夫,却被王五骂的狗血喷头。
一年又过去。
身材姣好的娟身体没变化,腰间还是扁扁的。
作为公爹的王五急在心里,嘴里又不好说,偷偷给老伴说:“到底是咋了?有空问问娟。”
老伴用手戳了下王五的额头:“看把你给急的,想当爷爷?再说,这是他们小两口的事儿,要不要孩子他们自己做主。”
“不行,咱老王家不能从这里就没人,断了后?已经单传好几代了,要不到我死后也不瞑目。”王五理直气壮地说。
“想当年咱结婚的时候,好几年才怀上儿子。”
“那时候能和现在比吗?那时候过的是啥日子,现在过的又是啥日子,虽说才二十多年,变化大着呐。”王五两个眼珠子都要暴出来了。
一向顺从的老伴望着王五那张脸点点头。
一天早饭后,老伴来到娟屋里。
“妈,有事?”娟甜甜地喊着。
“没事,没事。”
婆母的举动并没有逃过娟的眼睛,问道:“到底啥事?妈。”
“柱,啥时候回来?”
“得一个多月,这次去广州出差,参加一个商品订货会,时间长的。”娟说。
婆母知道儿子在外地上班,时常不在家,便对娟说:“要不,你跟着柱去他那儿?”
“咋了,妈?”娟满脸疑惑。
“看看你们结婚都一年多了,该要个孩子了?”
娟哈哈大笑:“原来是这事?妈。”
“你爸说,他一个人太寂寞,想叫你们要个孩子,他带着。”
“妈,和我爸说,这几年我和柱商量没打算要孩子,等柱挣到钱还不晚,将来手里有了钱叫孩子上最好的学校,受最好的教育。”娟说。
“啥教育不教育?我和你爸生柱的时候,条件也不好,现在柱不照样打工挣钱吗?”
“那可不一样,妈,现在柱都怪自己没好好读书,直后悔。”娟说。
“这可是你爸的意见。”
“知道,妈,您老忙去吧,我也该上班了。”娟说完骑车出了院门。
娟在镇上一家企业上班。
晚上,老伴将娟的一番话说给王五听。
王五气不过,狠狠地将手中的饭碗摔在地上。大声斥责老伴:“这都是你惯的好孩子,明天就打电话叫柱回家。”
早被王五动作吓坏的老伴唯唯诺诺地道:“这事儿怎么怪起我来了呢?”
躲在自己房间的娟从晚上进门就看见公爹的脸色吓人,她知道婆母今天一定把早上说的话给公爹说了,刚才公爹摔碗的声音,她听的清清楚楚。
娟何尝不想要孩子?和自己一般大的姐妹有的小孩都会喊妈妈了。
她曽与柱商量过。柱不同意。柱说:“趁着年轻,甩开膀子大干几年,等手中有了钱,去城里买套房子,到那时再要孩子也不迟。”
娟懂柱。
柱和娟结婚没一月,就跟着一个亲属去了南方。好在柱天生聪明、勤奋、努力,一年后,便在公司站稳了脚,成了这家公司的骨干人员。
柱时常打电话安慰娟,要她好好在家照顾父母。
娟除了帮助父母种好几亩责任田外,还去镇一家企业上班。
娟想把今天的事儿告诉柱,可又担心柱分心,刚刚拿起的手机又放下来。
王五从那时起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整天虎着个脸,除在院里转上几圈,就是拿竹竿捅院里那棵高大茂密的梧桐树上鸟窝,被惊吓的鸟飞来飞去。满院的鸡、鸭、鹅被撵的四处乱躲。
一次,王五坐在院里正烦着,手里的馒头还没往嘴里添,一旁的一只母鸡看到跑上去狠狠的啄了一下。
王五气坏了,站起身来,飞起一脚向鸡踢去,不料那鸡并不买王五的帐,腾空飞起,两只爪子直向王五脸上挠去。
血顺着王五的脸流下来,疼痛难忍的他抓起一把铁锨向鸡砸去。
鸡躲在院里一水缸旁,王五再次举起铁锨向鸡砸去,鸡飞了,铁锨砸在缸上,缸被砸的四分五裂,水流淌了一地。
这一幕被在屋里的娟看在眼里,心里酸溜溜的,她知道公爹是冲着自己来的,她想前去和公爹说道说道,又怕公爹不理解。
夜里,娟给柱打了个电话,将公爹的做法告诉给柱,鉴于柱忙于客户沟通,她只是草草说了几句便将电话挂断了。
年后,娟随柱去了公司。
娟怀孕了,又回到家。
望着儿媳渐渐隆起的肚子,王五兴奋的像买彩票中了大奖。
王五走起路来精神多了,昂头挺胸,倒背着双手,转到人群中去,还是烟散了一圈又一圈。
王五吩咐老伴:“家里有她侍候娟,几亩地里的活由他去摆弄。”时不时王五还会呡上几盅小酒,哼上几声柳子戏。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娟生了,是个女孩儿。
望着脸蛋胖嘟嘟的孙女儿,王五虽然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但还是高兴的不得了。
王五私下告诉老伴,叫娟再生一个,一定生个男孩儿,这叫儿女双全。
孙女儿刚满周岁时,一天,王五抱着孙女去集市,恰巧看到张六也带着孙子在集市,本想绕开走的王五偏偏怀里的孙女儿大哭起来,张六扭头一看,领着孙子来到王五面前说:“这是咋的了?渴了?饿了?”说着拿出一个棒棒糖在孙女面前晃来晃去。
孙女儿的哭声戛然而止,伸出小手去接。
王五并不领情,抱着孙女儿要走。
张六说:“老哥,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小孩子知道啥?给吃的就不哭。”
王五还是不去搭理张六,转身正要走,一股湿漉漉的水㓎在胸前,孙女儿在撒尿。王五赶紧放下孙女儿。
这时,张六的孙子也冲着喊:“爷爷,我也撒尿。”
张六蹲下身帮着孙子,还没等他站起身来,孙子的尿水便喷在了脸上。
张六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大笑:“小乖乖,还能尿的再高些吗?”
见到此景的王五认为张六这是在羞辱他,朝着孙女儿屁股打了一巴掌,抱起哇哇大哭的孙女儿走了。
一连几天,王五像得了场大病。
一向要面子的王五只盼着娟再给他生个孙子。
王五督促老伴叫娟去柱那里,并说孩子有他们照顾。娟舍不得孩子,不愿意去。
王五一个电话打给儿子说:“要么把娟带走,要么你回家,要么我就死给你们看。”
娟无奈,只好跟着柱走了。
然而,事与愿违,在孙女儿三周岁该上幼儿园的时候,娟的肚子都没鼓起来。
老天爷就是会这样捉弄人,王五五十三岁那年得了一场病,经医院诊断为肺癌晚期。
王五临咽气前望着柱和儿媳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想要个孙子。”
柱和媳妇点点头。
一辈子爱面子的王五就这样带着无奈和遗憾走了。
娟和婆婆、女儿随柱去了南方,并在那里安了家。
娟和柱去了趟北京一家大医院做了检查。
娟又怀孕了。
十个月后,娟终于生下个带把的。

作者简介:甄西同,山东济宁鱼台人,鱼台县作家协会会员,当代华语文学签约作家。热爱文字写作,新闻作品常见于报端,已有七十余篇文学作品发表。


终审编辑:寂   石
排版编辑:野   草

乡土文学社编委会

顾 问 聂鑫森 

          湖南省作协原名誉主席
主 编 陈小平 
副主编  李秀珍  
            刘金龙(兼诗歌组长)
执行主编 丁村
编辑主任 王建成(兼小说组长)
副主任 施静云(兼散文组长)
编 委 马发军 史寿林  孙成纪
           朱玉华 刘金龙  陈 乐   
           陈贤东  陈 缘  余 萍
           杨天营  杨胜彪  杨军凯
           郭良美  皇 甫   彭太光   
           潘政祥  袁晓燕   朱吉述
乡土文学创作研究中心
乡  土  文  学 社
《 乡土文学 》 编辑部

长期法律顾问 陈戈垠 律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